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四回 排难解纷(4/12)

杨过道:“你说的是鲁有脚鲁帮主?

此人武功并不怎么,也说不上有甚么大作为,但瞧在‘锄奸杀敌,为国为民’八个字上,算他是一号人物。”

郭襄心想:“你自己这样了不起,眼界自是极高,我再说下去,只怕你要说不对了。

何况,除了爸爸、妈妈、外公、鲁老伯。

我也想不出还有谁了。”

杨过见她脸现踌躇之色,心想:“郭伯伯、郭夫人、黄岛主、鲁帮主这四人都是名扬天下的豪杰,这小姑娘说得出他们名头,原也不足为奇。”

于是说道:“你只要再说一个,说得对,我便带你同去黑龙潭捕捉九尾灵狐。”

郭襄待要说姊夫耶律齐,觉得他武功虽高,终还够不上“大英雄”

三字,要说武敦儒、武修文二位师兄罢,那更加谈不上,正自为难,突然灵机一动,说道:“好,又有一位,:解困济急,锄强扶弱,众口称扬,神雕大侠!

这位倘若不算是大英雄,那你便是撒赖。”

杨过笑道:“小姑娘说话有趣得紧。”

郭襄道:“那你便带我到黑龙潭么?”

杨过笑道:“你既说我是大英雄,大英雄岂能失信于小姑娘?

咱们走罢。”

郭襄很是高兴,伸出右手便牵住了他的左手。

她自幼和襄阳城中的豪杰为伴,众人都当她是小侄女看待,互相脱略形迹,绝无男女之嫌,这时她心中一喜,竟也没将杨过当作外人。

杨过左手被她握住,但觉她的小手柔软娇嫩,不禁微微发窘,若要挣脱,似乎显得无礼,侧目向她望了一眼,见她跳跳蹦蹦,满脸喜容,实无半分他念,于是微微一笑,手指北方,说道:“黑龙潭便在那边,过去已不在远。”

借着这么一指,将手从郭襄手掌中抽出来了。

杨过少年时风流倜傥,言笑无忌,但自小龙女离去之后,他郁郁寡欢,深自收敛,十余年来行走江湖,遇到年轻女子,他竟比道学先生还更守礼自持,虽见郭襄纯洁无邪,但十多年来拘谨惯了,连她的手掌也不敢多碰一下。

郭襄丝毫不觉,和他并肩而行,走了几步,见神雕形貌虽丑,躯体却极雄伟,伸手拍了拍它的背脊。

她从小便和一对白雕玩惯了,常自拍打为戏,那知这神雕翅膀微展,“啊”

的一下,将她手臂推开。

郭襄吃了一惊,“啊”

的一声叫了出来。

杨过笑道:“雕兄勿恼!

何必和人家小姑娘一般见识?”

郭襄伸了伸舌头,走到杨过右侧,不敢再和神雕靠近。

她那里知道,她家中的双雕乃是家畜,这神雕于杨过却是半师半友,以年岁而论更属前辈,身份大不相同。

两人一雕向着黑龙潭而去。

那所极易辨认,方圆七八里内草木不生。

黑龙潭本是一座大湖,后因水源干枯,逐年淤塞,成为一片污泥堆积的大沼泽。

只一顿饭功夫,杨过和郭襄已来到潭边。

纵目眺望,眼前一片死气沉沉,只潭心堆着不少枯柴茅草,展延甚广,那九尾灵狐的藏身所在,想必在其中。

杨过折下一根树枝掷入潭中。

树枝初时横在积雪之上,过不多时便渐渐陷落,下沉之势虽甚缓慢,却绝不停留,眼见两旁积雪掩上,树枝终于没得全无踪迹。

郭襄不禁骇然:“树枝分量甚轻,尚自如此,这淤泥上怎能立足?”

怔怔望着杨过,不知他有何妙策。

杨过折了两根树干,每根长约七尺,拉去小枝,缚在脚底,道:“我且试试,不知成与不成?”

身子向前一挺,飞也似的在积雪上滑了开去。

但见他东滑西闪,左转右折,实无瞬息之间停留,在潭泥上转了好几个圈子,回到原地。

郭襄笑道:“好本事,好功夫!”

杨过见她眼光中充满艳羡之意,知她极盼随已入潭捉狐,但自量又无这等轻身本领,笑道:“我答应过要带你到黑龙潭捕捉九尾灵狐,你有没胆子?”

郭襄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没你这般本领,纵有胆子,也是枉然。”

杨过微笑不语,又折下了两根五尺来长的树干,递给郭襄,说道:“缚在自己脚底下罢!”

郭襄又惊又喜,将树枝牢牢缚在脚底。

杨过道:“你身子前倾,脚下不可丝毫使力。”

伸左手握住了她右手,轻喝:“别怕!”

一握一拉,郭襄身不由主的跟他滑入了潭中。

初时心中惊慌,但滑出数丈后,只觉身子轻飘飘的有如御风而行,脚下全不着力,连叫:“当真好玩!”

两人滑了一阵,杨过忽然奇道:“咦!”

郭襄道:“怎么?”

她微一凝神,足下稍重,左脚一沉,污泥没上了足背,她惊叫一声:“啊哟!”

杨过一提将她拉起,说道:“记着,时刻移动,不得有瞬息之间在原地停留。”

郭襄道:“是了!

你瞧见了甚么?

是九尾灵狐吗?”

杨过道:“不是!

那潭中好似有人居住。”

郭襄大奇:“这地方怎住得人?”

杨过道:“我也是不懂了。

但这些柴草布置有异,并非天然之物。”

这时两人离那些枯柴茅草更加近了,郭襄仔细瞧去,说道:“不错,乙木在东,丙火在南,戊土居中,北方却不是癸水,而是庚金之象。”

她自幼听谈论阴阳五行之变,也学了两三成。

她与姊姊郭芙性格颇有差异,虽然豪爽,却不鲁莽,可比姊姊聪明得多。

黄蓉常说:“你外公倘若见了你,定是喜欢到了心坎儿中去。”

黄药师颇务医卜星相、琴棋书画以及兵法纵横诸般杂学,郭襄小小年纪,竟隐然有外祖之风,只是分心旁骛,武功进境便慢,同时异想天开,我行我素,行事往往出人意表,令郭靖、黄蓉头痛之极,她在家有个外号,叫作“小东邪”



比如这次金钗换酒飨客,跟随一个素不相识的大头鬼去瞧神雕侠,又跟一个素不相识的神雕侠去捕捉灵狐,其大胆任性之处,与当年的黄蓉、郭芙均自不同。

杨过听她道出柴草布置的方位,颇感诧异,问道:“你怎知道?

是谁教你的?”

郭襄笑道:“我是在书上瞧来的,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

但我瞧这潭中的布置也平平无奇,不见得是甚么了不起的高人。”

杨赤点头道:“嘿,但那人在污泥中居住,竟不陷没,这可奇了。”

于是朗声说道:“黑龙潭中的朋友,有客人来啦。”

过了一会,潭中寂静无声。

杨过再叫一遍,仍然无人应答。

杨过道:“看来虽然有人堆柴布阵,却不住在此地,咱们过去瞧瞧。”

向前滑出二十余丈,到了堆积柴草之处。

郭襄忽觉脚下一实,似是踏到了硬地。

杨过更早已察觉,笑道:“说来平平无奇,原来潭中有个小岛。”

一句话刚说完,突然眼前白影闪动,茅草中钻出两只小狐,却是一对九尾灵狐,一向东北,一向西南,疾奔而远。

杨过叫道:“你站在这里别动!”

腰间一挺,对着奔向东北的那头灵狐追了下去。

这时他不用照顾郭襄,在雪泥之上展开轻功滑动,当真是疾如飞鸟。

可是那灵狐奔得也真迅捷,一溜烟般折了回来,掠过郭襄的身前。

突然风声微响,杨过急闪而至,衣袖挥出,堪堪要卷到灵狐,那灵狐猛,在空中翻了个筋斗,这么一来,杨过的衣袖便差了尺许,没有卷到。

郭襄连叫:“可惜!”

但见一人一狐在茫茫白雪上犹如风驰电掣般追逐,只把郭襄看得惊喜交集,不住口的叫嚷为杨过助威:“神雕侠,再快一点儿!

小灵狐,你终于逃不了,不如投降了罢!”

另一头灵狐东一钻,西一纵,时时奔近杨过身边。

杨过知它故意来扰乱自己心神,只作不见,始终追逐第一头灵狐,要叫它跑得筋疲力竭。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