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侠之大者(6/8)
正要开言,忽必烈笑道:“此处风物良佳,岂可无酒?
左右,取酒!
咱们来痛饮三碗!”
蒙古人自来生长旷野,以天地为居室,荒山饮食,与堂上无异,当即有侍卫取过烈酒乾脯,布列于地。
忽必烈向小龙女望了两眼,心下暗惊:“人间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见她与杨过携手并肩,神情亲密,问杨过道:“这位姑娘是谁?”
杨过道:“这位龙姑娘,是小人的授业师父,也是小人的妻子。”
他自经绝情谷中一番出生入死,更将羁縻普天下苍生的礼法习俗丝毫不放在眼□,心想偏偏要让世人皆知,我杨过乃是娶师为妻。
蒙古人于甚么尊师重道、男女大防等礼法本来远不如汉人讲究,忽必烈听了杨过的话也不以为异,只是听说这少女传过他武艺,不由得多了一层敬意,笑道:“果然是郎才女貌,天生佳偶,妙极妙极。
来,大家尽此一碗,为两位庆贺。”
说着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法王微微一笑,也举碗饮乾。
余人跟着喝酒,马光佐更是连尽三碗。
小龙女对蒙古人本无喜憎,此时听忽必烈称赞自己与杨过乃是良配,不由得心花怒放,喝了半碗酒后,容色更增娇艳,心想:“那些汉人都说我和过儿成不得亲,这位蒙古王爷却连说妙极,瞧来还是蒙古人见识高呢。”
忽必烈笑道:“各位三日不归,小王正自记挂得紧,只因襄阳军务紧急,未能相待,小王已在大营留下传言,请各位即赴襄阳军前效力。
今日在此巧遇,大畅予怀。”
法王说道:“请问王爷,我军攻打襄阳,可顺利否?”
忽必烈皱眉道:“襄阳守将吕文德本是庸才,小王所忌者,郭靖一人耳。”
杨过心中一凛,问道:“郭靖确在襄阳?”
忽必烈道:“这郭靖说来还是小王的长辈,总角之时与先王曾有八拜之交,乃是我成吉思汗祖父手下第一爱将。
此人智勇双全,领军远征西域,迭出奇计,建立大功。
先王曾对我言道:南朝主昏臣奸,将懦兵弱,人数虽众,总难敌我蒙古精兵,但若遇上郭靖,却须千万小心。
唉,父王果有先见,我军屯兵襄阳城外,久攻不下,皆因这郭靖从中作梗之故。”
杨过站起身来,说道:“这姓郭的与小人有杀父大仇,小人请命去刺死了他。”
忽必烈喜道:“小王邀聘各位英雄好汉,正是为此。
但听人言道,这郭靖武功算得中原汉人第一,又有不少异能之士相助。
小王屡遣勇士行刺,均遭失手,或擒或死,无一得还。
杨兄弟虽然武勇,却是独木难支,小王欲请众位英雄一齐混入襄阳,并力下手。
只消杀了此人,襄阳唾手可下。”
法王、潇湘子等一齐站起,叉手说道:“愿奉王爷差遣,以尽死力。”
忽必烈大喜,说道:“不论是那一位刺杀郭靖,同去的几位俱有大功。
但出手刺杀之人,小王当奏明大汗,封赏公侯世爵,授以大蒙古国第一勇士之号。”
潇湘子、尼摩星等人对公侯世爵也不怎么放在心上,但若得称大蒙古国第一勇士,名扬天下,实乃平生之愿。
蒙古此时兵威四被,幅员之广,旷古未有,西域疆土绵延数万里,亦已三分而有其二,自帝国中心而至四境,快马均须奔驰一年方至,若得称为第一勇士,普天下英雄豪杰自是无不钦仰。
当下人人振奋,连金轮法王也是眼发异光。
杨过凄然一笑,缓缓摇了摇头。
小龙女深情无限的望着他,心中却道:“要他甚么公侯世爵,甚么天下第一勇士?
我共盼你好好的活着。”
众人又饮数碗,站起身来。
蒙古武士牵过马匹,杨过、小龙女、金轮法王等一齐上马,跟在忽必烈之后,疾趋南驰,往襄阳而来。
沿途但见十室九空,遍地□骨,蒙古兵见到汉人,往往肆意虐杀,杨过瞧得恼怒,待要出手干预,却又碍着忽必烈的颜面,寻思:“蒙古兵如此残暴,将我汉人瞧得猪狗不如,待我刺杀郭靖、黄蓉之后,必当击杀几个蒙古最歹恶的军汉,方消心中之气。”
不数日抵达襄阳郊外。
其时两军攻守交战,已有月余,满山遍野都是断枪折矛、凝血积骨,想见战事之惨烈。
蒙古军中得报四大王忽必烈亲临前敌,全军元帅、大将迎出三十里外。
随从军卫怒马腾跃,铁甲锵锵,军容极壮。
各将帅遥遥望见忽必烈的大纛,一齐翻身下马,伏在道旁。
忽必烈驰到近处,勒马四顾,隔了良久,哼了一声,道:“襄阳城久攻不克,师老无功,岂不堕了我大蒙古的声威?”
众帅齐声答道:“小将该死,请四大王治罪。”
忽必烈扬鞭一击,坐骑向前疾奔而去。
诸将帅久久不敢起身,人人战栗。
杨过见忽必烈对待自己及金轮法王等甚是和易,但驾御诸将却这等威严,心想:“蒙古军兵强马壮,纪律严明,大宋如何是其敌手?”
不自禁的皱起了眉头。
翌晨天甫黎明,蒙古军大举攻城,矢下如雨,石落似雹,纷纷向城中打去。
接着众军驾起云梯,四面八方的爬向城头。
城中守御严密,每八名兵士合持一条大木,将云梯推开城墙。
攻拒良久,终于有收百名蒙古兵攻上了城头。
蒙古军中呼声震天,一个个百人队蚁附攀援。
猛听得城中梆子声急,女墙后闪出一队弓手,羽箭劲急,迫得蒙古援军无法上前,接着又抢出一队宋兵,手举火把,焚烧云梯,梯上蒙古兵纷纷跌落。
城上城下大呼声中,城头闪出一队勇壮汉子,长矛利刃,向爬上城墙的蒙古兵攻去。
这队汉子不穿宋军服色,有的黑色短衣,有的青布长袍,攻杀之际也不成队形,但身手矫捷,显然身有武功。
攻上城头的蒙古兵将均是军中勇士,自来所向无敌,但遇上这队汉子,搏斗数合,即被一一杀败,或横□城头,或碎骨墙下。
宋军中一个中年汉子尤其威猛,此人身穿灰衣,赤手空拳,纵横来去,一见宋军有人受厄,立即纵身过去解围,掌风到处,蒙古兵将无不披靡,直似虎入羊群一般。
忽必烈亲在城下督战,见这汉子如此英勇,不由得呆了半晌,叹道:“天下勇士,更有谁及得上此人?”
杨过站在他身侧,问道:“王爷可知他是谁?”
忽必烈一惊,道:“岂难道便是郭靖?”
杨过道:“正是!”
此时城头上数百名蒙古兵已给杀得没□下几个,只有最勇悍的三名百夫长手持矛盾,兀自在城垛子旁负隅而斗。
城下的万夫长吹起角号,又率大队攻城,想将城头上三名百夫长接应下来。
郭靖纵声长啸,大踏步上前。
一名百夫长挺矛刺去,郭靖抓住矛□向前一送,跟着左足飞出,踢在另一名百夫长的盾牌之上。
两名百夫长虽勇,怎挡得住这一送一踢的神力?
登时几个□斗翻下城头,筋断骨折而死。
第三名百夫长年纪已长,头发灰白,自知今日难以活命,挥动长刀,直上直下的乱砍,势若疯虎。
郭靖左臂□出,抓住他持刀的手腕,右掌正要劈落,忽地一怔。
那百夫长也已认出郭靖面目,叫道:“金刀驸马,是你!”
原来他是郭靖当年西征时的旧部,黄蓉计取撒麻尔罕,此人即是最先飞降入城的勇士之一。
郭靖忆及旧情,叫道:“嗯,你是鄂尔多?”
那百夫长见郭靖记得自己名字,不禁热泪盈眶,叫道:“正是,正是小人。”
郭靖道:“好,念在昔日情份,今日饶你一命。
下次再给我擒住,休怪无情。”
转头向左右道:“取过绳子,缒他下去!”
两名健卒取过一条长索,缚在鄂尔多的腰间,将他缒到城下。
鄂尔多是蒙古军中赫赫有名的勇士,突被城头宋军用绳索缒下,城下蒙古兵将都好生奇怪,不知是何变故,一齐后退数十丈,城头也停了放箭,两军一时罢斗。
鄂尔多到了城下,对着郭靖拜伏在地,朗声叫道:“金刀驸马既然在此,小人万死不敢再犯虎驾。”
郭靖站在城头,神威凛然,喝道:“蒙古主帅听着:大宋与蒙古昔年同心结盟,合力灭金,你蒙古何以来犯我疆界,害我百姓?
大宋百姓人数多你蒙古数十倍,若不急速退兵,我大宋义兵四集,管教你这十多万蒙古军死无葬身之地。”
他这几句话说的是蒙古语,中气充沛,一字一句送向城下。
城墙既高,两军相距又远,但这几句话数万蒙古兵将却俱都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相顾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