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十二回 英雄大宴(9/9)

霍都侧头避开,但见对方身法轻盈,招数奇特,当下不敢抢攻,要先瞧明他武功家数,再定对策。

朱子柳道:“敌人笔□儿横扫千军,阁下可要小心了。”

说着笔锋向前疾点。

霍都虽是在西藏学的武艺,但金轮法王胸中渊博,浩若湖海,于中原名家的武功无一不知。

霍都学武时即已决意赴中原树立威名,因此金轮法王曾将中土著名武学大派的得意招数一一与他拆解。

岂知今日一会朱子柳,他用的兵器既已古怪,而出招更是匪夷所思,从所未闻,只见他笔锋在空中横书斜钓,似乎写字一般,然笔锋所指,却处处是人身大穴。

大理殷氏本系凉州武威郡人,在大理得国称帝,中华教化文物广播南疆。

朱子柳是天南第一书法名家,虽然学武,却未弃文,后来武学越练越精,竟自触类旁通,将一阳指与书法融为一炉。

这路功夫是他所独创,旁人武功再强,若是腹中没有根柢,实难抵挡他这一路文中有武、武中有文、文武俱达高妙境界的功夫。

差幸霍都自幼曾跟汉儒读过经书、学过诗词,尚能招架抵挡。

但见对方毛笔摇幌,书法之中有点穴,点穴之中有书法,当真是银钓铁划,劲峭凌厉,而雄伟中又蕴有一股秀逸的书卷气。

郭靖不懂文学,看得暗暗称奇。

黄蓉却受乃父家传,文武双全,见了朱子柳这一路奇妙武功,不禁大为赞赏。

郭芙走到母亲身边,问道:“妈,他拿笔划来划去,那是甚么玩意?”

黄蓉全神观斗,随口答道:“房玄龄碑。”

郭芙愕然不解,又问:“甚么房玄龄碑?”

黄蓉看得舒畅,不再回答。

原来“房玄龄碑”

是唐朝大臣褚遂良所书的碑文,乃是楷书精品。

前人评褚书如“天女散花”

,书法刚健婀娜,顾盼生姿,笔笔凌空,极尽仰扬控纵之妙。

朱子柳这一路“一阳书指”

以笔代指,也是招招法度严谨,宛如楷书般的一笔不苟。

霍都虽不仅一阳指的精奥,总算曾临写过“房玄龄碑”

,预计得到他那一横之后会跟着写那一直,倒也守得井井有条,丝毫不见败象。

朱子柳见他识得这路书法,喝一声采,叫道:“小心!

草书来了。”

突然除下头顶帽子,往地下一掷,长袖飞舞,狂奔疾走,出招全然不依章法。

但见他如疯如癫、如酒醉、如中邪,笔意淋漓,指走龙蛇。

郭芙骇然笑问:“妈,他发癫了吗?”

黄蓉道:“嗯,若再喝上三杯,笔势更佳。”

提起酒壶斟了三杯酒,叫道:“朱大哥,且喝三杯助兴。”

左手执杯,右手中指在杯上一弹,那酒杯稳稳的平飞过去。

朱子柳举笔捺出,将霍都逼开一步,抄起酒杯一口饮尽。

黄蓉第二杯、第三杯接着弹去。

霍都见二人在阵前劝酒,竟不把自己放在眼内,想挥扇将酒杯打落,但黄蓉凑合朱子柳的笔意,总是乘着空隙弹出酒杯,叫霍都击打不着。

朱子柳连乾三杯,叫道:“多谢,好俊的弹指神通功夫!”

黄蓉笑道:“好锋锐的‘自言帖’!”

朱子柳一笑,心想:“朱某一生自负聪明,总是逊这小姑娘一筹。

我苦研十余年的一路绝技,她一眼就看破了。”

原来他这时所书,正是唐代张旭的“自言帖”



张旭号称“草圣”

,乃草书之圣。

杜甫“饮中八仙歌”

诗云:“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黄蓉劝他三杯酒,一来切合他使这路功夫的身分,二来是让他酒意一增,笔法更具锋芒,三来也是挫折霍都的锐气。

只见朱子柳写到“担夫争道”

的那个“道”

字,最得一笔钓将上来,直划上了霍都衣衫。

群豪轰笑声中,霍都跟跄后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