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回 风月无情(5/8)

陆立鼎连声称谢援手之德。

他曾听兄长说起,生平所见武学高手,以大理一灯大师门下的最是了得:一灯大师原为大理的国君,避位为僧后有“渔樵耕读”

四大弟子随侍,其中那农夫名叫武三通,与他兄长颇有嫌隙,至于如何结怨,则未曾明言。

可是武三娘不与己为敌,反而出手逐走赤练仙子的弟子,此中缘由实在难以索解。

各人回进厅堂。

陆立鼎将女儿抱在怀内,见她已然苏醒,脸色惨白,但强自忍痛,竟不哭泣,不禁甚是怜惜。

武三娘叹道:“这女魔头的徒儿一去,那魔头立即亲至。

陆爷,不是我小看于你,凭你夫妇两人,再加上我,万万不是那魔头的对手。

但我瞧逃也无益,咱们听天由命,便在这儿等她来罢!”

陆二娘问道:“这魔头到底是何等样人?

和咱家又有甚么深仇大怨?”

武三娘向陆立鼎望了一眼,道:“难道陆爷没跟你说过?”

陆二娘道:“他说只知此事与他兄嫂有关,其中牵涉到男女情爱,他也并不十分明白。”

武三娘叹了口气道:“这就是了。

我是外人,说一下不妨。

令兄陆大爷十余年前曾去大理。

那魔头赤练仙子李莫愁现下武林中人闻名丧胆,可是十多年前却是个美貌温柔的好女子,那时也并未出家。

也是前生的冤孽,她与令兄相见之后,就种下了情苗。

后来经过许多纠葛变故,令兄与令嫂何沅君成了亲。

说到令嫂,却又不得不提拙夫之事。

此事言之有愧,但今日情势紧迫,我也只好说了。

这个何沅君,本来是我们的义女。”

陆立鼎夫妇同时“啊”

的一声。

武三娘轻抚那受伤男孩的肩膀,眼望烛火,说道:“令嫂何沅君自幼孤苦,我夫妇收养在家,认作义女,对她甚是怜爱。

后来她结识了令兄,双方情投意合,要结为夫妇。

拙夫一来不愿她远嫁,二来又是固执得紧,说江南人狡猾多诈,十分靠不住,无论如何不肯答允。

阿沅却悄悄跟着令兄走了。

成亲之日,拙夫和李莫愁同时去跟新夫妇为难。

喜宴座中有一位大理天龙寺的高僧,出手镇住两人,要他们冲着他的面子,保新夫妇十年平安。

拙夫与李莫愁当时被迫答应十年内不跟新夫妇为难。

拙夫愤激过甚,此后就一直疯疯癫癫,不论他的师友和我如何相劝,总是不能开解,老是算算这十年的日子。

屈指算来,今日正是十年之期,想不到令兄跟阿沅……唉,却连十年的福也亨不到。”

说着垂下头来,神色凄然。

陆立鼎道:“如此说来,掘坟盗我兄嫂遗体的,便是尊夫了。”

武三娘深有惭色,道:“刚才听府上两位说起,那确是拙夫。”

陆立鼎怫然道:“尊夫这等行迳,可大大的不是了。

这本来也不是甚么怨仇,何况我兄嫂已死,就算真有深仇大怨,也是一了百了,却何以来盗他遗体,这算甚么英雄好汉?”

论到辈份,武氏夫妇该是尊长,但陆立鼎心下愤怒,说话间便不叙尊卑之礼。

武三娘叹道:“陆爷责备得是,拙夫心智失常,言语举止,往往不通情理。

我今日携这两个孩儿来此,原是防备拙夫到这里来胡作非为。

当今之世,只怕也只有我一人,他才忌惮三分了。”

说到这里,向两个孩子道:“向陆爷陆二娘叩头,代你爹爹谢罪。”

两个孩子拜了下去。

陆二娘忙伸手扶起,问起名字,那摔破额角的叫做武敦儒,是哥哥,弟弟叫做武修文。

两人相差一岁,一个十二,一个十一,武学名家的两个儿子,却都取了个斯文名字。

武三娘言道,他夫妇中年得子,深知武林中的险恶,盼望儿子弃武学文,可是两个孩儿还是好武,跟他们的名字沾不上边儿。

武三娘说了情由,黯然叹息,心想:“这番话只能说到这里为止,别的话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了。”

原来何沅君长到十七八岁时,亭亭玉立,娇美可爱,武三通对她似乎已不纯是义父义女之情。

以他武林豪侠的身份,自不能有何逾份的言行,本已内心郁结,突然见她爱上了一个江南少年,竟是狂怒不能自已。

至于他说“江南人狡猾多诈,十分靠不住”

,除了敌视何沅君的意中人外,也因当年受黄蓉的欺骗,替郭靖托下压在肩头的黄牛、大石,弄得不能脱身,虽然后来与靖蓉二人和解了,但“江南人狡猾多诈”

一节,却是深印脑中。

武三娘又道:“万想不到拙夫没来,那赤练仙子却来寻府上的晦气……”

说到此处,忽听屋上有人叫道:“儒儿,文儿,给我出来!”

这声音来得甚是突然,丝毫不闻屋瓦上有脚步之声,便忽然有人呼叫。

陆氏夫妇同时一惊,知是武三通到了。

程英与陆无双也认出是吃莲蓬怪客的声音。

只见人影幌动,武三通飞身下屋,一手一个,提了两个儿子上屋而去。

武三娘大叫:“喂,喂,你来见过陆爷、陆二娘,你取去的那两具尸体呢?

快送回来……”

武三通全不理会,早去得远了。

他乱跑一阵,奔进一座树林,忽然放下修文,单单抱着敦儒,走得影踪不见,竟把小儿子留在树林之中。

武修文大叫:“爸爸,爸爸!”

见父亲抱着哥哥,早已奔出数十丈外,只听得他远远叫道:“你等着,我回头再来抱你。”

武修文知道父亲行事向来颠三倒四,倒也不以为异。

黑夜之中一个人在森林里虽然害怕,但想父亲不久回来,当下坐在树边等待。

过得良久,父亲始终不来,他自言自语:“我找妈去!”

向着来陆摸索回去。

那知江南乡间阡陌纵横,小路弯来绕去,纵在白日也是难认,何况黑夜之中?

他越走道路越是狭窄,数次踏入了田中,双脚全是烂泥。

到后来竟摸进了一片树林之中,脚下七高八低,望出来黑漆一团。

他急得想哭,大叫:“爸爸,爸爸!

妈妈,妈妈!”

静夜中那里有人答应?

却听得咕嘘、咕嘘几声,却是猫头鹰的啼声。

他曾听人言道,猫头鹰最爱数人眉毛的根数。

若是被它数得清楚,立即毙命,当即伸指沾了唾液,沾湿眉毛,好教猫头鹰难以计数。

但猫头鹰还是不住啼鸣,他靠在树干上伸指紧紧掀住双眉,不敢稍动,心中只是怦怦乱跳,过了一会,终于合眼睡着了。

睡到天明,迷糊中听得头顶几下清亮高亢的啼声,他睁开眼来,抬头望去,只见两只极大的白色大鹰正在天空盘旋翱翔,双翅横展,竟达丈许。

他从未见过这般大鹰,凝目注视,只觉又是奇怪,又是好玩,叫道:“哥哥,快来看大鹰!”

一时没想到只自己孤身一人,自来形影不离的哥哥却已不在身边。

忽听得背后两声低啸,声音娇柔清脆,似出于女孩子之口。

两只大鹰又盘旋了几个圈子,缓缓下降。

武修文回过头来,只见树后走出一个女孩,向天空招手,两只大鹰敛翅飞落,站在她的身畔。

那女孩向武修文望了一眼,抚摸两只大鹰之背,说道:“好雕儿,乖雕儿。”

武修文心想:“原来这两只大鹰是雕儿。”

但见双雕昂首顾盼,神骏非常,站在地下比那女孩还高。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