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九绝技与新的礼物(1/2)
皓月当空,群星璀璨。
与现实世界不同,就算满月高挂与天空之上,也无法让璀璨的群星黯淡。
在这瑰丽的天空之下,是这片充满了各种神奇景象的土地,它的名字叫做艾欧尼亚。
是的,她是网游《英雄联盟》背景故事里的艾欧尼亚,殇月在从老僧口中亲耳听到之后,顿时对这十年来的所有疑问都有了答案。
怪不得这里的野兽不会惧怕人类,怪不得这里的各种资源如此充沛,怪不得自己随时都不会因为饿肚子而发愁。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殇月都曾经在那个网站上看到过。
人们居住在由大树长成的屋子里,只要向自然之灵祈祷,就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从来都不会为活着的基本物质需求而产生忧愁。
“原生魔法的发源地”
、“初生之土”
、“天眷之地”
,这些都是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美丽的形容。
以自己在这里生活十多年的经历来看,以上面那些词汇来形容这片土地,真的是一点都不为过。
也许正是因为艾欧尼亚这得天独厚的环境,所以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似乎都不知道暴力是什么。
在这里获得食物是那么的轻松,想要自己的房子也是那么的容易,所以他们完全不需要去跟别人抢,跟人有关的事情都会自然而然的解决。
可殇月对于这一切却不这么看,因为太不真实了,就像是水泥还没干的地基一样,只需要一个外力,这里的一切美好和和平都会被轻易打破。
而且在殇月的记忆里,这个外力在不久后就会袭来,它会像山崩、洪水一般,将现在艾欧尼亚的一切摧枯拉朽的吞噬。
所以至少在他们没有到来之前,殇月不想和这里的人有太多的接触了,他实在不想和这些和小孩子一样有幼稚想法的人扯上什么感情。
吃过了晚饭,殇月照例去山顶寺庙拿了一些换洗的衣服。
没办法,已经14岁的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之前从寺庙里拿的那些长袍,基本上每个几个月就变成了紧身衣的模样。
所以无奈之下,殇月最近这一年来,去寺庙的频率要比之前高了很多。
此刻刚刚还是温热的气候,在没有了阳光的照射后急速衰减,空气中的水分自发的凝聚在了一起,在这丛山峻岭建凝成了皑皑云海。
它们遵循着热升冷降的自然规律,组成由白云构成的滔天巨浪,向着山下的平原冲击而去,直到远方的村落旁消散。
穿着刚刚换上的崭新的月白色长袍,殇月离开了寺庙,顺着旁边的小路直接来到了山顶悬崖之上。
云海就在他的脚踝上快速的流动,山风微微吹起他长袍的下摆。
皓月在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迸发出亮晶晶的光线,殇月登高望月的样子,就好似随时都要乘风而去的谪仙一般。
半晌之后随着长长的叹息,殇月提起长袍下摆,将小腿交叉直接盘膝坐下。
这时云海之下一道道清脆的声音响起,那声音就像是有现实世界的和尚敲木鱼一样,清脆而又充满了节律性。
“#¥%!
@!
#@!
%......”
老僧的声音突然从下方传来,在这空旷的夜空中,在这寂静的群山里,在这茫茫的云海中,苍老的声音越传越远,那阵阵梵音好似充斥在这个天地之间。
伴随着这样的bgm,殇月也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开始了他已经坚持了14年的功课。
前文说过,那个人叫殇月来参加一个游戏的内测,并给了他两个内测礼包,其中一个伴随着他穿越了过来。
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星期开始到现在,让他能在这世界上存活的,除了这个世界那来自自然之灵的特殊照顾以外,还有就是这个内测礼包了。
和那只白色的独角兽生活了7天后,殇月这才注意到自己的记忆中,突然多出了9本书。
虽然他以前看过不知道多少书,但是他敢肯定的是,记忆中他从来没有看过任何蓝色封皮的线装书。
更为重要的是,记忆中那九本书的名字自己居然能“看”
的清清楚楚,分别是《神明灵》、《拘灵遣将》、《六库仙贼》、《神机百炼》、《双全手》、《通天箓》、《风后奇门》、《大罗洞观》,以及最后一本《炁体源流》。
这九本书分明就是与国漫《一人之下》里所说的甲申八绝技极为相关。
看着记忆中的九本书,殇月第一时间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个视频网站,里面有一道家大佬曾经做过关于这方面的猜测。
他认为这算上三十六贼之首的无根生所拥有的《神明灵》,和其他八绝技,三十六贼真正目的是: 以神明灵入道为最初的一,然后以通天箓护航,以拘灵遣将留魂,以六库仙贼充能,以神机百炼锻体,以风后奇门改命格、掩天机,以大罗洞观统筹全局。
最后将这八个绝归一,得到长生之种,成就炁体源流。
当初刚看到这样的猜测时,殇月是佩服作者的脑洞,但是随着对于道家理念,以及道教修炼体系了解的越来越多。
他惊讶的发现,搞不好甲申八绝技以及神明灵的真正密辛,有很大的可能就像那位作者说的那样。
比如,除了神明灵的拥有者无根生以外,其他八绝技的拥有者,起身份所对应的门派,都在上古传说中有着羽化成仙的人物。
还比如,隐藏在《西游记》中,关于道教用人体为丹鼎,需要将体内金丹凝炼九次,成就九转七返之势,方可最终成就长生不老。
这九转不也正好应对着,这九门绝技的数量吗?
还有在动漫中,《炁体源流》的领悟者张怀义曾说过:“术之尽头,炁体源流。”
根据这句话仔细看一看除了《炁体源流》以外的八绝技,不都是道家理念中的“术”
的一种么?
而最最最为重要的证据是,在《道德经》的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原著中有人形容神明灵是,能将依托于炁的“术”
归为最开始的炁状态,而《炁体源流》则刚好相反,是所有“术”
的尽头。
这不刚好对应了道家理念中的“一”
和“九”
两个数字所代表的理念,也是构造一切玄妙的大门。
这些记忆从自己的脑海中浮现,殇月当时只是佩服对方的脑洞,但是当他来到这个世界,在记忆中“看”
那九本绝技的时候。
他顿时就明白了,那名作者的脑洞恐怕是真的,就算不是真的,那也是那个选中自己的人,把这个脑洞变成了真的。
后来他仍旧带着一丝怀疑的心情,回忆着自己翻开书页的画面,却发现无论如何,他只能想起翻开第一本《神明灵》的记忆。
“氣者,米上之云也,乃是天地鼎炉所炼之气,分:阴、阳、风、雨、晦、暝。
六气盈满,神明灵也。”
这是《神明灵》的总纲,是在阐述《神明灵》练的是与炁不同的气。
而殇月也在读完了整本《神明灵》后,也终于明白了,这个功法的原理。
其实说白了,就三个步骤:第一要把体内的先天一炁提炼出来,贮藏在腹腔的气海丹田。
第二步,则是要在合适的地方,将天地六气吸收起来,同样储藏在丹田气海之内,让其和先天一炁互不打扰。
第三步,这是最难的一步,要让先天一炁与六气完成一次互相转换的循环。
只要第三步完成,那么以后随着体内的炁越来越多,他对炁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从而可以轻松的将对方发出来的炁,化为天地之气。
根据《神明灵》最后面记载着的,如果到了大成阶段,修炼者甚至可以直接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气与炁的转化,进而将对方的炁化为自己的炁。
当然了,现在的殇月还在第二阶段,距离第三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现在的他正在一边凝聚体内的先天之炁,一边收纳自然界的天地六气,并努力维持在一个完美的平衡状态。
只要体内所容纳的气与炁达到最多也是最均衡的时候,才能让第一次转化的时候,有更大的容错率。
山风疾驰,云海徐徐,殇月闭目端坐于“天空云海”
之上,胸腔节律性的起伏,正按照功法中记载的那样行着吐纳之法。
在这一刻,时间虽是自顾自的前行,却给人一种不知被何时冻结的感觉。
这漆黑的夜晚中,天地间都泛着一丝令人感觉到不可描述的寂静,会令人不自觉的生出一种慌乱之感。
不知何时,月亮已经爬到了天空的正中位置,殇月脚下寺庙里的老僧早已休息,一只类似乌鸦的叫声划破这种安静,那凄厉的叫声响彻天际。
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殇月渐渐的睁开双眼,望着身下远方的大地与大海。
夜深了,周围也变得冷了,整个世界的空气也都降了下来,云海也从群山消逝而去,露出了殇月身下所坐着的山崖峭壁。
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结束了一天的功课后,起身回到下方山腰的山洞里去睡觉,反而好像在等待什么人一样。
玉盘一样的圆月高挂于空中,银色的月霜穿过茫茫宇宙,照耀在了艾欧尼亚头顶的天空。
得益于源生魔法存在于这片土地的每一次丝空气,月光照在这里的大地上,和这里的源生魔法产生了其妙的化学作用。
天空好似被一层七彩的薄纱笼罩了一遍,尽管是在夜晚,也能在天空中交织出一幅绚丽的油彩画。
子时已至,又到了新旧两天的交替之时,七彩夜幕之下,殇月的眼神中开始迸射出期待的目光。
他的脑海中,穿越之前的那个夜晚的记忆再一次浮现出来。
那个选中自己的“天庭一老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