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章大朝会显手段(1/2)

李寒峰穿上龙袍,施施然从后殿走进来,坐在了龙椅上。

看到他出现,李全安目光灼灼。

等李寒峰的目光扫过来,他便低下了头。

“陛下驾到,文武百官行礼。”

周福高声叫道,顿时下方的文武百官跪伏在地,齐呼:“参见陛下。”

这一刻,李寒峰有种天地都在掌握的感觉,他知道这就是权势的力量。

“难怪古往今来这么多人想要造反当皇帝,这种感觉实在让人欲罢不能。”

李寒峰定了定神:“众爱卿平身。”

文武百官起身,李全安心里有些奇怪,他感觉李寒峰好像变了。

“大朝会开始,百官都可以上奏。”

李寒峰摆摆手,没有让周福说话,自己开口了,“谁先来?”

那些官员听李寒峰这么说,心里都有点奇怪,大家相互看了看,心中迟疑。

兵部尚书刘源几步上前:“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镇北元帅秦横在北境私自调兵,不听朝廷调令,罪同谋反,请陛下下旨治罪。”

“胡说!”

刘源刚说完,李全安就大喝一声:“秦横坐镇北疆,劳苦功高,对朝廷更是忠心耿耿。

何况瓦烈人是我朝大敌,秦横出征,是他职责所在,刘尚书岂能污蔑秦横造反?

如此一来,边疆军士,有谁还会为朝廷卖命?”

“韩王所言甚是……”

“秦横枉顾兵部命令,就是造反!”

刚才还安静的朝堂立刻变成了闹哄哄的菜市场,李寒峰静静的看着下方的百官分成了两个阵营,彼此攻击,韩王所在的阵营明显人更多。

李寒峰用心记住韩王阵营的官员。

众多官员足足争吵了一个多小时,李寒峰始终没有说话。

直到后来大家的嗓子都喊哑了,吵闹声才慢慢平息。

“都说完了吗?”

李寒峰冷声道,他突然走下了台阶,“这就是我大夏的大朝会?

这就是我大夏的官员?

你们和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小贩有什么区别?”

这些官员被李寒峰骂懵了,刘源最先反应过来:“臣等君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请陛下恕罪!”

官员们都跪了下去,韩王并不想跪拜,但是也只能无奈的跪下。

李寒峰露出一个笑容,回到了龙椅上:“你们都是朕的辅助,都是朝廷的重臣,得要脸面。

好了,刚才说到秦横的事情,刘尚书说的确实严重了一些,朕还是相信秦横的忠心的。

但征战乃是国之大事,不能不慎重,这样吧,传旨下去,召秦横回京,让他当面陈述。

北疆辛苦,秦元帅也可以养养身子。”

“这怎么可以……”

李全安又要反对,但刘源截住了他的话:“陛下圣明。”

李寒峰和刘源达成了默契,他没有给李全安说话的机会:“朕继位不到半年,在处理政务上经验尚浅,还需要倚仗各位大臣。

朕心里很清楚,虽然朕是一国之君,但处理国事还是要你们来,朕能够做的,就是给有功劳的大臣以荣耀。”

李寒峰说到这里,朝堂已经安静下来,能够参加大朝会的都是高级官员,一个个都是人精,已经听出李寒峰的意思。

李寒峰继续道:“朕这些日子也在思索,朝中之事,无非文武而已。

我大夏立朝不过百年,北边尚有瓦烈人的威胁,南面也有海外岛国的骚扰,想要国泰民安,一定要大力发展武备。

诸位将军为朕抛头颅洒热血,像兴业伯一家三代血染疆场,这份功劳朕记在心里。

朕还年幼,当向各位将军多多学习军事,各位将军都是沙场上历练,这一身经验是大夏的宝贵财富。

朕打算建立一家军事学院,一来让各位将军的兵法和战场经验能够传承下去,二来也可以为大夏培养更多的武备人才。”

“陛下,何为军事学院?”

刘源问道。

李寒峰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军官学校,学校的老师就是朝堂上的各位将军,至于学生……朕打算从各位将军的后人当中挑选第一批学生。

有时间的话,朕也会到军事学院学习。”

李寒峰说完,朝堂又沸腾开了,左侧的武官们都很兴奋。

这些武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封爵的贵族,他们大多是当年打天下时所封的贵族后人,另一部分是新晋的将军,这些人渴望军功,也希望能够封爵。

只是随着国家承平,立功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

不管是哪种武官,听到李寒峰要建军事学院,而学员就从他们的后人中选择,都非常的高兴。

“陛下英明!”

朝堂上爵位最高的历阳侯杜良说道。

“陛下英明!”

众多武官齐声呼喝,声震朝堂,把一些文臣吓得差点摔倒。

李寒峰见了很高兴:“既然如此,朕将此学院命名为皇家军事学院,具体筹备之事就交由历阳侯来吧。

历阳侯,你可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臣拼着这条老命也要把军事学院建好!”

杜良大声说道。

李寒峰哈哈一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有一老,千秋不倒。

历阳侯可要好好保重身体,朕将来倚重你的事情还有很多。

还有各位将军,朕年幼继承基业,但绝对不会止步于此,希望各位将军能为朕开疆拓土,将来流芳百世。”

李寒峰一番话说的杜良心花怒放,其他将军听了也很高兴。

这些将军高兴,韩王李全安可就不高兴了。

他没想到李寒峰竟然想出这样的法子来拉拢武将,而他还没有办法反驳。

如果他敢反驳军事学院的事情,就站在了这些武将的对立面。

别看韩王权势滔天,但真的面对这些武将的联合,他也只能退避三舍。

“难道皇帝招揽了高明之士?”

李全安脸色阴晴不定。

拉拢了武将,李寒峰又向文官施恩。

他的思路也很简单,就是拉拢尽可能多的朋友,孤立自己的敌人。

“一个国家不仅要重视武功,也要重视文治。

诸位大臣都是苦读多年,如今为朝廷鞠躬尽瘁,可能无法兼顾对后人的教导。

朕决定扩大国子监的招生,这次招生的范围就是朝中五品以上官员的直系后人。”

李寒峰道。

这一下轮到文官高兴了,国子监是大夏培养后备官员的重要机构,许多高级官员都曾经在这里学习过。

之前国子监的招生非常严格,哪怕是当朝丞相想要将子女送进去都不容易。

“陛下圣明!”

李寒峰点点头,看着一脸不爽的李全安,心里笑开了花。

他现在实力不如李全安,但却占着大义,这也是他最大的武器。

大朝会结束,李寒峰心满意足的离开,但文武百官的心里却不平静。

李寒峰今天的表现太反常了,尽管手段还有些稚嫩,但已经彰显出帝王的风采。

“上天不绝大夏啊。”

刘源走到赵朗身边,故意说道。

赵朗微微一笑,心中也想起了一些事情。

韩王府。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