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73章 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1/2)

“伟鸿同志,你那篇文章,我看了。所以请你过来,想了解一下,你心里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笑容一闪即逝,洪老总随即变得严肃起来,缓缓说道。

应该说,洪〖总〗理今天能请刘伟鸿过来,当面了解刘伟鸿的看法,非常有风度,也显示出〖总〗理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位站在权力金字塔塔尖的大人物,肯亲自接见一个二十几岁刚刚出任副厅级干部没多久的年轻人,当面聆听他的意见,本身就需要非凡的气度。

刘伟鸿连忙ting直身子,说道:“〖总〗理,我是有感而发。”

“当然。我就是想听听你〖真〗实的想法。”

昨天晚上接到方黎的电话,刘伟鸿就已经在脑海里反复理顺思路,应该怎样向洪老总阐述自己在国企改制方面的想法。尽管今天被夏寒受伤的突发事件打断了一下,但并不影响理刘伟鸿的整体思路。

“是,〖总〗理。我先谈谈在我的工作之中,实际遇到的几个国企改制的情况吧。”

说着,刘伟鸿眼望洪老总,lu出征询的神情。方黎并没有告诉刘伟鸿,此番接见有多长的时间,刘伟鸿需要估算一下,如果时间紧张的话,他就必须进行重点阐述。洪老总日理万机,时间是很紧张的。

洪副〖总〗理点了点头,说道:“好,你说吧。可以说得详细一点。”

这就是说,今晚接见的时间,安排得比较宽裕。

“是!”

刘伟鸿轻轻舒了口气,随即开始向洪〖总〗理汇报久安市青山化肥厂和楚江机械厂改制失败的情况。

洪老总听得很认真,觉得有疑问的时候,会插口问上一两句,脸上神情一直比较严肃,并未对刘伟鸿汇报的情况作判定,只是倾听。如他这样的大人物,是不会轻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的。地位越高,得到的各种消息和报告就越多,但事情的本质只会有一个,正确的决定也只会有一个,越是大人物,就越是必须透过这无尽的报告和消息,敏锐地捕捉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做出正确的抉择。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大人物,是人云亦云的。

“从青山化肥厂和楚江机械厂的改制过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改制缺乏正确的引导,改制本身被个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随心所yu。

很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二个,就是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没有合适的途径。

目前久安市,就是使用直接推向社会的模式。

我们很多国企的职工,大部分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因为客观的原因,那个时代参加工作的工人,大部分知识比较贫乏,缺少专业技能。

长时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劳动技能非常的单一。

这样一种情况,骤然之间失业,然后面向社会,再就业很艰难。

与此同时,这批职工的年龄,大多是在三十几岁到四十几岁之间,正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主要的收入来源。

他们下岗,没有了工资收入,影响的就不是一个人,而且一家人。

这个年龄段的人,要重新学习新的专业技能,难度更大。

再就业的时间更长。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迅速,物价上涨也比较快。

相对而言,我们以前给国企干部职工定的工资待遇标准偏低,一个家庭的积蓄,在断绝了新的收入来源之后,只能支撑很短的一段时间。

在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别的收入来源,整个家庭的生活,很快就会陷入困顿之中。

〖总〗理,久安刚刚完成地改市没多久,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中小城市。

这样一个小城市,仅仅两个工厂改制出现的问题,就影响到了全市的安定团结,造成很大的社会隐患。

推而广之,全国各地这种类似的情况,应该会更严重。

我相信,久安这两个工厂,不会是特例,有一定的代表xing。”

刘伟鸿侃侃而谈。一旦放开来,他就没有什么顾忌了,畅所yu言。

洪〖总〗理严肃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国企改制,职工下岗,是错误的?”

刘伟鸿摇摇头,平静地说道:“〖总〗理,我不这么认为。

国企改制,职工下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实行的计划经济。

闭关锁国的时候,勉强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也会越拉越远。

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富强,改革开放必不可免。

不然就只会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被动。

我并不认为,越穷越光荣,那是错误的观点。

国企要适应新的时代潮流,改变经营体制,参与全方位的竞争,这肯定是必要的。

我们的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只要是公有制的企业,现阶段都存在体制僵化,机构臃肿,人员素质低下,发展潜力不足的问题。

不改革这些问题,企业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我完全赞成国企改制,也赞成部分职工下岗。

我的意见是,改制必须要规范化,制度化,有一整套严格的监督体系,有专门的领导机构和监督机构,同时必须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决不能搞黑箱操作。

〖总〗理,请恕我直言,在我国,有一句俗话,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下面的同志,喜欢揣摩上意,一个政策出来,下面就一窝蜂地涌上来,争先恐后,胡乱折腾,以此邀功,获取政绩。

唯经济化,唯成绩论,太片面了。

而且我们界定成绩的方式,也不科学。

主要凭借下面上报的材料来判断,没有其他的参考指标和衡量的量化标准,这正是造成浮夸风,造成虚假成绩的主要原因。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是一种恶xing循环。”

刘伟鸿的神情,也渐渐严肃起来。

洪〖总〗理略略一蹙眉头,淡然说道:“伟鸿同志,言辞很ji烈嘛。”

“对不起,请〖总〗理原谅。”刘伟鸿连忙说道:“不过我说的都是内心话。”

“嗯。”

洪老总轻轻点头,不置可否。

“你继续说。”

“是!

有关职工下岗,我认为这是更加关键的问题。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出发点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以经济发展为全部目标,其他所有工作,都以此为前提,那么,在很多人,尤其是在领导干部的心目中,不要说职工下岗是可以容忍的,就算是其他更加严重的问题,都能容忍。

阵痛嘛。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大发展,都必须要忍受阵痛。

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牺牲局部的利益,换取全局的胜利。

多年以来,我们都在遵循着这样的思路。

战争年代,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总是会有部分同志要做出惨烈的牺牲。

这个无可厚非。

我要阐述的是,是不是能够把这种牺牲,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掩护大部队转移的小分队,留下一条转移的通道?

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

“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

洪老总轻轻地重复了一遍,眼里闪过一抹深思的神sè。

“是的,〖总〗理。

这就是我的想法。

现阶段,我们的国企职工和集体企业职工,总共有多少?

这个我没有查过具体的数据,但是我想,几千万肯定是有的。

或许三千万,或许五千万。

但不管是几千万,相对于我们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少部分。

我们现在是打算让这部分工人下岗,来换取全部公有制企业的高速发展,造福十亿人民。

整体上来说,这个思路并没有错。

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安排这些工人下岗。

是不问青红皂白一刀切,还是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在逐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逐步下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