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凌霄堂上(中)(2/2)
关于锦囊内到底写了什么卫廉上官希河未曾向后人留下一个字。
不过卫廉收回了屠城命令还宽恕追附卫义的诸多皇族仅仅将他们削去爵位放逐于荒僻之处甚至连卫义的妻儿也未为难。
相对对杜汕后人的封赏却很薄薄到丰谷穗大陆上人人大惑不解。
但卫廉却将杜汕葬于自己陵墓之中并排放置于他的墓屋中一切享有与他同等待遇。
由于廉帝在这一点上的固执陵幕又是事先造好最后浩天阁元老院上议院无可奈何只得将廉帝棺材做大一些以显帝王尊贵。
历史学家普遍的看法是杜汕料到自己得卫廉绝对信任位高权重于无人能及必遭帝国诸多权贵妒嫉而他亲手订下的分权制衡体制极大限制了皇权让卫廉关键时刻不一定保得住他。所以与其等未来遭遇变故拖累家人不如借卫义之手留下千古贤名。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杜汕一生追求梦想是创立完美的分权制衡体制。可当他在云起城完成这一伟大的梦想起却现由于廉帝的绝对信任和他的无上威望让他本身成为分权制衡制度的障碍。基于对完美的追求杜汕杀死了可能成为障碍的自己。
极个别狂热崇拜杜汕的历史学家认为杜汕极具前瞻性预见到了分权制衡制度有其缺点未来会给荣昌帝国带来灾难。为了给帝国保留一点变革的火种有必要保留卫义一脉的皇族后人。故而杜汕宁可自己牺牲。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历史学家是近二百年来的人物。
杜汕的区域内除杜汕的蜡像外另有八幅生动详致的杜汕生迹事迹丰功伟绩浮雕图。
第一幅是卫义挥手让人乱棍打出杜汕的情景。
第二幅是上官希河月夜追赶杜汕却与杜汕促膝长谈后拜服于他的情景。
第三幅是卫廉杜汕并肩站立面对满山遍野追杀而来的骑兵谈笑风生的情景。
第四幅是江阴杜汕处身于数十个世家代表之中大展才华舌说服众人让他们效忠廉帝之情景。
第五幅是端坐于云起城墙之上的杜汕凭借口舌散去卫义四十万雄兵的情景。
第六幅是杜汕云起城召集荣昌各地权贵代表共同议定分权制衡的国体的情景。
第七幅是杜汕决别廉帝毅然独身一人入光明都的情景。
第八幅是天空之中杜汕脸在云朵中微笑地面上荣昌帝国军队正在奋勇一往直前厮杀。
单单论功绩算最挑剔苛刻的人亦不得不承认杜汕之才华能力绝不逊于龚秀明慈义。
阻碍杜汕进入云霄堂的不是别的恰恰是被他惊世才华匡扶了正统的浩天阁的卫氏皇族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