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小雪初落穿该移(1/2)

信鸽飞走,二十个在县里当官的学子们整装待发。

他们除了带上之后与夷商交换的货物,还有胡萝卜。

胡萝卜过去种上,采收种子。

再用种子在两广地区种下更多的胡萝卜,过上两年,出了种子一部分拿回来,在关中种了吃。

一部分送到江南道,进行种植。

如此再两年,大唐所有的地方就全能吃到胡萝卜了。

二十个人里面的十三人接替十三个册上有的县的县令职务,五个人进州府。

州府中的参军位置他们顶替,刺史想要做什么事情,需要经过他们。

最后两个负责张九龄的市舶司工作,历史上唐朝的市舶司以太监坐镇。

队伍出发几日,一场中雨落下,半夜的时候又变成小雪。

“今年的雪提前了。”

李旦吃过早饭,跑出来找到看别人干活的李易。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希望黄河上游结冰封。”

李易看庄户用平铲铲地,有种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感觉。

运河修通了,从没到几字头的地方,一直到源头,李易盼着冻实。

冻实后,有的冰面平整,直接跑雪橇。

有的冰面乱七八糟的,可以用工具清理出来一条路。

哪一段路不封,只能绕过去,一般不冰封的地方水流都湍急。

马匹不可以长时间呆在冰面上,需要上岸垫上毡子休息。

“雨变成了雪,路面滑,孩子们今天还跑步过来?”

李旦说起不相干的事情。

永穆公主庄子的邻居新家盖好,孩子们回去,永穆公主不想回去。

故此孩子早上出发,跑步前进,横跨长安城又加一段的距离,抵达李家庄子。

永穆公主给孩子们上课,当天晚上住庄子里,第二天晚上跑回去。

有马车跟随,小孩子有的太小了,跑一跑需要上车。

“已经派人给送去了冰车子,他们会滑冰车。”

李易说着露出笑容。

他看见了,一群孩子跪在冰车上,冰钎子一下下扎地,正往这边滑呢。

下完雨又飘轻雪,地面一层冰。

跟在旁边拉车的马都是偶尔脚下打滑,钉马掌了也不行。

李旦看到同样笑了:“只有你能想出来这个办法。”

“别人不是不想,乃不愿去做。”

李易知道其他的人不可能为了帮孩子过来专门送冰车。

有送冰车的人力、物力,不如直接把孩子们放车上带回来。

对孩子来讲?

全乘车?

感觉到路不好走。

送冰车,孩子们会发现?

今天不但不困难?

而且还非常有意思。

把苦恼变成欢乐,孩子们会为此高兴上很长时间。

“没有冰啦?

滑不动啦。”

孩子们进庄子,路上的冰被铲下去?

冰车瞬间失去作用。

大孩子把钎子给小孩子?

帮着拽起冰车上的绳子赶路。

不然他们想一直滑到门口,从家门口滑出来的,感觉不圆满。

永穆公主笑着迎过去,跟孩子们一起嘻嘻哈哈去食堂吃饭。

由于要运动?

早上起来孩子们只喝一杯温水?

空肚子跑。

“我,我刚刚,滑,滑的时候,不?

不小心翻啦,害怕!”

芹儿自己拽冰车走?

跟永穆公主说她经历过的‘危险’之事。

“然后呢?”

永穆公主关心地问。

“然后就起来了。”

芹儿给永穆公主看她的小手,果然脏了?

而且疼,拍在冰上?

又麻又疼。

“多吃个煎蛋?

补补。”

永穆公主安慰。

“嗯!

补补!”

芹儿小脑袋点着认同。

李旦听着?

笑容更甚,看向李易:“只有李家庄子才会叫一甲的进士干这等活儿。”

“一甲不值钱,我是不愿意再教更多的人,不然还是全一甲。”

李易盯着一群学子们在那除冰,到村子里的二百二十个学子回来了。

他们收获很大,百姓们得到的更多。

回来的时候各村的百姓们为他们一人做了一身衣服和一双鞋。

还有一块按了所有百姓指印的布,算是万民表。

衣服鞋子学子们收好,不穿,布交给李易。

李易专门腾出来一排房子,安置东西。

等以后李易想再找学子教导的时候,会让新来的学子们看,包括一甲的‘证书’。

用这个告诉心高气傲的学子,别觉得自己在州府里有多厉害,你们不行,差远了。

我李家庄子考科举就是一甲,人人有万民表,还得干苦力。

你们算什么?

你们觉得你们在州府的成绩好,自己文采出众,在我庄子不行。

敢乍刺儿,直接赶出庄子。

不过李易相信没有学子会不听话,赶出去可不是能否得到庄子帮助的问题。

李家庄子不要的人,科举所有题全答对也没用。

李旦双手互相搓了搓,插进兜中:“今年的大棚蔬菜比去年会便宜许多。”

“人也多了,价格还是掉不下来,即便许多有钱人在其他冬天冷的州种上大棚。”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