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04章 从兽面兽心到人面人心(1/2)

于是,高瞻远瞩的熊老和同样高瞻远瞩的上江城领导,很快达成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上江晚报》对疫情的“夸大其词”

的报道,是以偏概全的。

作为党的喉舌,没有真正发挥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报社的主要领导,还没有真正领会中央“疫情报道公开透明”

的指示“精神”

所在。

必须进行批评教育,并彻底纠正。

各位看官,说到这里,笔者需要对上级领导的“指示”

与“精神”

做一个解释。

事实上,各种指示文件,其表面文字与其深切蕴含的“精神”

,是有相当差距的。

我们在研读红头文件时,如果你看到文件的抬头这样写“关于贯彻……的精神的通知”

,那么,你一定要小心了,不要以为你认全了里面的汉字就万事大吉了。

你必须学会从字缝里,领会其“精神”

实质所在!

否则,你的理解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很可能完全是南辕北辙,最终的结果,你将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了文件的文字,而违背了文件的“精神”

,犯严重错误。

[] 当年鲁迅先生从字缝里看出了“吃人”

的精神,这就是一种很值得大家借鉴的阅读方法。

“精神”

比字面更为重要,切记切记!

经在下如此解释,各位看官应该已经认识到了“公开透明”

这四个字的“精神”

,然而,《上江晚报》的秦主编肯定没有领会到“公开透明”

的“精神”



陈思思更没有领会到“精神”



主编和记者都没有领会“精神”

,这导致了《上江晚报》在两个月之内,连续刊发了十二篇有碍上江城经济建设的报道。

这也导致了熊老对报社的批评教育。

熊老的批评教育是委婉的,也是切中时弊的。

所以,当白发苍苍的秦主编坐在同样白发苍苍的熊胜利他爹的家里的时候,白发苍苍的秦主编冒出了与其年龄很不相符的冷汗。

熊老语重心长:“老秦啊,你是一位老同志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工作了大半辈子,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党和人民给予了你极高的评价和荣誉。

中央要求,对于疫情要公开透明,百姓的确有知情权,要让公众了解他们身边发生了什么,你们报社的报道,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

关于这样的谈话方式,笔者在前面的章节已经描述过了,先是高度赞扬,再加上一个转折词。

秦主编对陈思思使用过,陈思思对熊胜利使用过,柳青青对宋清风使用过,凡事心有灵犀的人都驾轻就熟且能深刻领会到其中的“精神”

,秦主编当然深谙此道。

所以,当熊老的“但是”

出口的时候,秦主编顿时醍醐灌顶,对“精神”

的理解,霍然明朗,冷汗顺流而下,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熊老“但是”

后面的话就不用说出来了,秦主编急忙接口道:“报社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有一定的偏差,好在影响还不是很大,我们马上进行纠正,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深切领会精神,挽回影响,将社会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聪明人一点就通。

秦主编和熊老的谈话,并未涉及的疫情报道的不妥之处,大家心里明白,那个“精神”

是不能明言的。

不能“明言”

,并不是说就不能“领会”



熊老满意地点点头,端起了茶杯。

秦主编带着一身冷汗回到了报社,立即展开纠正工作。

纠正工作主要有两项内容,其一,立即停止对上江城疫情的“不实”

报道。

其二,协助上江城当局,挖出潜伏在疾控中心内部的卧底份子。

第一项工作,进行的很顺利,秦主编只要责令有关部门停止刊发陈思思的报道就行了。

对此,秦主编还是心有内疚的。

不管怎么说,陈思思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她撰写的报道极有分量,应该说,陈思思这两个月的工作成效,在整个报社,都是出类拔萃的。

所以,秦主编在停止刊发陈思思的稿件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对陈思思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那就是,给陈思思发了一大笔奖金,奖励她这两个月来的工作成绩,并建议陈思思的年度考评为优秀。

陈思思上班才一年多,见习期满转正才半年,就获得了考评优秀,这在《上江晚报》的历史上,可谓开天辟地第一人,表面看来,一个考评优秀,她的地位和待遇均并无实际改观。

但是,凡是在国家事业单位干过的人都知道,对于一个刚上班才一年的年青人,考评优秀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陈思思进入了报社后备人才队伍!

也意味着,总社对于陈思思以前所犯的不是错误的错误,既往不咎,有点平反昭雪的意思,因而,陈思思的前途,顿时光芒四射。

这里面的利害关系,陈思思心知肚明,很明显,秦主编已经脱离了她爸爸陈大强的阵营,站在了陈思思一方,成为陈思思的坚定支持者。

所以,陈思思非常愉快地服从了秦主编的禁发令。

然而,报社第二项纠正工作,也就是深挖卧底的工作,却遭到了陈思思的强烈抵.

制。

陈思思对包大成的认识,有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首先,包大成在吉斯吉招工摊位,挺身而出,为化装成打工妹的陈思思奋勇出头,尽管那次见义勇为很不成功,形象也不高大,但给陈思思留下了一个还算不坏的第一印象。

接着,在希尔顿酒店的西餐厅里,两人曾经相谈甚欢,并互留电话号码,陈思思对包大成的印象,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由于妓女事件,导致两人的关系进入冰点,陈思思对包大成的看法,也随之一路下滑,最终,在传染病医院,因为包大成硬逼着陈思思喊了一声“陈思思是母夜叉”

,陈思思对包大成的认识,达到了最低谷,包大成在她的心目中,成了“兽面兽心”



然而,随着,众多误解的依次解开,陈思思对包大成的认识,逐渐上升,从兽面兽面,变成了兽面人心,最终,在多多茶点,陈思思硬逼着包大成喊了一声“包大成是牛.

鬼.

蛇神”

,陈思思彻底找回了面子,从而对包大成尽释前嫌,将对包大成的看法,提升到了人面人心的高度,并承认,包大成的确是一位好青年。

只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包大成做她的卧底,陈思思强压对包大成的好感,始终不给包大成彻底平反,以便用“嫖客”

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要挟利用包大成,从而把包大成牢牢拴在她的战车上,这种手段很是不仗义,对此,陈思思还有很有负罪感的。

随后,随着包大成卧底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成效日益凸显,陈思思考评优秀,军功章也有人家包大成的一半。

陈思思再次把包大成的印象,从“人面人心”

,提升到了“人面仁心”



“人心”

和“仁心”

发音完全相同,但评价高度天差地别,“人心”

的意思是说包大成不坏,“仁心”

则是高度赞扬包大成是个道德模范。

既然包大成是个道德模范,陈思思对他的态度,就必须进行全方位调整。

首先,否定包大成是敌人,其次,承认包大成是线人,进而,肯定包大成是战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