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98章 一池三山(1/2)

伍老板一开口就是夸赞,颇有几分礼贤下士的意味。

也就是说,他习惯性把自己摆在较高的层次上了,属于一种职业病。

对此,方元脸上挂着礼貌性的笑容,谦逊道:“过奖,过奖。”

“不是过奖,这是事实。”

伍老板态度多了几分真诚:“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昨天与两位交流,回去之后我辗转反侧想了一个晚上,觉得两位说得很对。”

“广场的设计,的确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了。

需要进行一番深层次的挖掘,让它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更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方向、载体……”

说话之间,伍老板摇头叹气道:“不过我看了许多份广场的设计方案,却没有一份上我感到满意的,不知道两位有什么高见?”

“高见倒没有,就是有一些小心得。”

谈到了正事,包龙图率先开口,表情十分从容,充满了自信的神采:“不知道在伍老板的心目中,能够代表英州城市的形象或文化,到底是什么事物呢?”

“英石行吗?”

伍老板迟疑道:“毕竟英石作为中国四大园林石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比较有名气的。”

“这是个好想法。”

包龙图赞不绝口:“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样才能够快速打开局面,更好的推广宣传这个城市形象。”

“哈哈,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伍老板心情舒畅,笑逐颜开道:“说句实话。

英州的诸多特产之中,也就是英石比较有底蕴,可以承载城市的文化。”

“没错。

没错。”

包龙图附和起来,也不尽然全是奉承,也有几分真心实意。

毕竟英石具有悠久的开采和玩赏历史,宋代的时候就有了相关的文献记载,并且被列为宋代皇家贡品。

当年宋徽宗赵佶大索天下奇花异石的时候,英石也在榜上有名。

能够成为皇帝玩物的东西,无论古今都是质量上等的代名词。

“对了小林。

去把那几个设计方案拿来。”

与此同时,伍老板吩咐一声,小林立即在办公室中的书架上。

轻快抽出几个文件夹,然后走来把文件夹递给方元和包龙图。

在两人翻看文件的时候,伍老板在旁边摇头道:“这几个方案,也算是比较好的设计了。

起码还有一些亮点。

不像其他设计方案。

基本上是一个模式,让人看了心烦。”

“嗯嗯。”

方元点头之余,也在仔细翻阅文件资料。

不得不说,能让伍老板称赞有亮点的东西,设计方案肯定是不错的。

反正方元以专业的眼光来看,这方案没有什么大问题。

不仅没有问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很完善的方案。

大布局井然有序,小细节精雕细刻。

广场该有的功能,都已经考虑周全了。

尽善尽美。

特别是广场的造型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感觉颇有创意。

花了几分钟时间,方元和包龙图匆匆把几个方案翻看了一遍,然后相互看了一眼,表情也有几分慎重之色。

这些设计方案从他们的本心来说,真的挺不错的,但是伍老板却不满意,由此也可以知道他的要求到底有多高了。

“两位觉得怎么样?”

伍老板笑问起来:“两位是专业人士,我也想听听你们的见解,在你们看来,哪个方案比较好?”

“……都不错。”

方元沉吟了下,点评道:“其实每个方案各有优点,各有千秋,严格来说都没有什么不好。

不过每个方案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或是简约的风格,或是传统的风格,或是前卫的风格……”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成本。”

方元笑道:“节约成本,也是方案优劣的关键环节。

以小钱办大事,就要看设计师怎么统筹安排了。”

“没错。”

伍老板深以为然,非常赞同这一点,觉得方元说到他心坎上去了。

一些设计师,总以为他是一方首脑,修筑广场是为了捞政绩,一定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所以设计方案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

一算成本,动辄上亿。

反正伍老板看到这样的方案,无一例外,全部给否决了。

他可不是酒囊饭袋,非常清楚英州只是县级别的地方城市,根本不需要那么富丽堂皇的广场。

真按照那些设计师的意思,把广场修得高端大气,估计他这个官也做到头了。

察觉伍老板眼睛中无意流露出来的认同之色,方元心中一动,灵光一闪,然后轻笑道:“说实在话,这几个方案好是好了,不过也有点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的意味。

真按照他们的方案修建广场,耗资肯定不能少。”

“是啊。”

包龙图眨了眨眼,附和道:“不管是哪个方案,起码要两三千万才能把他们构想中的广场修建出来。”

伍老板眉头微皱,旋即又舒展开来:“这也没有办法,有些钱是必须花的,不然质量也跟不上,更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

毕竟广场一但落成,至少二三十年不会更改,所以一定要坚固耐用,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

伍老板这话十分坚决,他是想捞政绩不假,但是要实打实的政绩,而不是纸糊似的面子工程。

面子工程好做,但是也容易出事。

现在资讯十分发达,不出事还好,一出事肯定是全国皆知,就算他高升又怎么样,一样会被撸下来。

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伍老板可不想栽在自己的政绩上。

“伍老板你说得对,有些钱必须要花。”

方元笑道:“但是有些钱却可以省下来的,比如说当年明成祖迁都,主持紫禁城修建工作的,就是有鲁班再世之称的蒯祥。”

“不过当时的经费有限,蒯祥十分聪明,统筹兼顾,利用有限的资金,完成了明成祖的命令,把紫禁城修得美轮美奂。”

方元轻叹道:“这其间最脍炙人口的典故无疑是在修城的过程中,由于砖石在城外比较远的地方,每天搬砖困难,耽搁了许多时间。

蒯祥灵机一动,直接利用紫禁城要修护城河的机会,就地取材,挖泥烧制成砖,一举两得,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嗯,这个典故,我也有所耳闻。”

伍老板点了点头,也有些疑惑:“不过这与广场的修筑有什么关系吗?”

毕竟现在不是古代,在城外拉砖还觉得远。

以现代的交通运输条件,只要伍老板的一声令下,估计一晚上的工夫,建筑广场需要的砖石材料,就直接堆满了各大仓库。

“当然有关系。”

方元一笑,忽然转移了话题:“伍老板,你听说过一池三山吗?”

“什么?”

伍老板愣了一愣,皱眉道:“什么一池三山。”

“一池三山,那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

一池,其实是指在海;三山则是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包龙图同样有些不解,不过还是帮忙解释起来:“传说三座仙山之中有仙人居住,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天地共生。”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数千人寻仙境、求仙药。

毫无结果,只得借助园林来满足他的奢望。

所以就在园林中建造一池湖水,湖中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

包龙图详细解说道:“受此启发,汉高祖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筑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