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0章 尤德病逝(2/2)

此外,斐济、玻利维亚和伯利兹等小国更纷纷来港开设办事处,企图吸纳投资移民。

移民潮在此后一直持续,至主权回归前夕才稍为出现“回流”

的现象。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在当时的英国引起颇大争论。

一些人对于英国首相玛格利特撒切尔能够与中国政府达成这一协议感到奇怪。

实际上,英国在谈判桌上并无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法阻止中国收回新界,又不能将香港分割,而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心也不可动摇。

然而,很多评论指出英国在谈判桌上的立场处于弱势。

香港并非一个军事上可防护的地方,再加上大部分的食水和食物供应来自中国内地的广东省,在经济上,乃至于双方协定上,只归还新界给中国,保留香港岛与九龙半岛是不可实行的。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市民在不能预见香港前景的情况下,对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崩溃导致整个香港经济因而受到拖累。

在新界的土地租借争拗也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在70年代晚期,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之时,最后商讨的议题就是和土地与财产有关。

1986年10月,尤德接待第二次访问香港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此时他的健康状况已开始出现问题。

12月,尤德率领香港高层经济贸易代表团到北京,为香港贸易发展局北京办事处主持开幕典礼,并主持香港产品在北京首次举办的展览会开幕典礼。

尤德原定在12月5日返港,但在当日清晨时份,他于下榻的英国驻北京大使馆心脏病突发,在睡梦中去世,享年62岁。

12月6日晚上,尤德的遗体用飞机运回香港。

12月7日,香港政府在港督府举行尤德爵士吊唁仪式。

12月9日上午,港督府举行丧礼,丧礼以最高级军事荣誉形式进行,而他的灵柩在多名港府官员和立法局议员护送下离开港督府,灵柩运抵圣约翰座堂,随后在座堂举行安息礼拜。

尤德的遗体火化后,骨灰由家人带回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墓园安葬。

当人死亡,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平凡的人被历史淡忘,历史专门为不平凡的人记录他的身平,功绩或者耻辱,统统被刻在历史柱子上。

张毕玄等人感到整个香港仿佛沉默了,许多人从香港市民从内心发出为这位一心为香港前途奔波的老人逝世而哀悼。

悲伤的氛围是会感染的,张毕玄心头也泛起淡淡的惋惜情绪.。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