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从整体框架进行讨论?(2/2)
在场的人有三、四百人,当然,除了各种真正在学界著名的科学家之外,还有像亨利他们这种跟着导师过来的学生们。
“人挺多啊。”
林晓感慨一声。
“嗯,而且还有不少大佬们要来呢,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们,包括希格斯也会,可惜的是你们华国的杨先生没有来,他可是我的偶像呢。”
亨利说道。
林晓笑了笑:“杨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了,需要好好休息,华国到法国又太远了。”
“好吧。”
亨利说道:“有时候真想知道他当初到底是怎么发现宇称不守恒的。”
“为什么不是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呢?”
“那就不了,宇称不守恒听起来很酷,但是杨米尔斯规范场会让我想起标准模型的,标准模型太让人头疼了。”
林晓笑了笑,标准模型就是基于杨米尔斯规范仓理论为基础,杨振宁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有一句颁奖词便是:“这项工作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
想起杨振宁的工作,林晓也联想到了自己的想要研究的课题。
杨老当初,是怎么完成证明的呢?
他忽然觉得自己可以去找他问一问,说不定能够从这位前辈的那里得到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