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皇帝的婚礼(1/2)

感谢杨三水大爷的评价票!

感谢大家的支持!

谢谢!!!

一年半之后的大年正月初一,五羊城张灯结彩,原本知州留下的府邸被简单休整了一下,作为皇帝陛下的行宫使用。

这里还有一个女人,那就是原本宋末帝的母亲杨淑妃。

再加上几十个仓促之间带来的宫女和太监,一起构成了这小小的皇宫。

今天是赵宋皇族的大喜的日子,在今天,虚岁刚满十一岁的皇帝陛下,将迎娶已故襄阳王郭靖的女儿郭襄作为皇后。

在丞相陆秀夫的府邸之中,郭襄坐在一个精致的小阁子里,身穿大红凤袍,头戴凤冠霞帔,被一件上好的大红绸缎盖头盖住了脸面,静静的坐在那里。

在她旁边的是她的姐姐郭芙,此刻正坐在她旁边,一边摆弄检查着她所需要的种种小物件,一边又讲着女子出嫁的各种注意事项。

只是这些事项大都是江湖人士或者诗书之家的礼仪,半点都用不到在皇家的婚礼上。

另外她们的外祖父黄老邪更是一个视封建礼教为糟粕的怪人,在这样的家教之下,更是不将各种礼仪放在眼里。

宋廷四处流落,人员损失也极多,因此那些管辖礼仪的官员们也多有散失。

在陈香穿越过来的两年半里,一直倡导简单有效的社会作风,因此这场婚礼虽然要办的非常隆重,以振奋国民之心,又不准繁琐,不准奢侈浪费,王公将相都要与民同乐。

不分彼此。

如此的要求可是难坏了陆秀夫和文天祥,好在陆秀夫虽然不擅长机变。

却特别擅长实务,很快便按照皇帝的吩咐,整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准备好了这一场婚礼。

男方的客人中,自然是皇室成员和朝廷大臣,女方的客人之中,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豪客。

皇室成员和朝廷大臣自然是极为懂规矩守礼仪的,而江湖豪客们就没有那么规矩了。

不过也正是这些还知道收敛的江湖豪客,使得整个五羊城更加热闹起来。

在宋朝之前,岭南地区也人迹罕至,是一块并没有被大规模开发起来的土地。

只有这五羊城略微算是有些人气,其他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黎苗族时代生存的土地。

后来北宋覆灭在金朝的铁蹄之下,大量汉人不断度过长江,向南迁徙躲避战乱。

同时南宋也建立了起来,江南这一带才开始人烟逐渐稠密了起来。

后来蒙古人又再度入侵,再一次将汉人像是推塞子一样的向南推去,这才使得岭南这一带开始有了人气。

这一年来,宋廷打起了翻身仗,和蒙古人之间开始了诡异的战争。

在正面战场上双方之间并没有打过一次像模像样的战争。

但是在战场之外,双方却绞杀的十分惨烈。

为了根除汉人的群众基础,蒙古人也毫不犹豫的采取了三光政策,更是逼迫大量的汉人开始逃难,这才开始念起腐败无能的宋廷的好来。

开始逃向宋朝控制的岭南地区。

蒙古人也有几次想要混在难民之中偷偷夺去关卡,但是在大量汉人侠客的渗透之下。

还没有接近关口便被一个接一个被刺杀身亡,就算少数几个侥幸蒙混过关的,也根本找不到组织,更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只能长时间潜伏下来。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岭南的汉人人口从原来的不足百万一下激增到了两百万口,陈香更大量推平黎苗山寨,硬将其征为民夫,使得现在宋廷实际控制的人口达到了三百多万,而光是五羊城一座城市,便集中了其中大约二十万左右的人口。

因此这五羊城虽然看起来不如临安开封等大城那般富饶昌盛,却对久不见盛世的岭南人民来说已经是非常繁华的大都市了。

在外面的广场上,每过一刻钟,便有十数枚大型烟花被燃放出来,映的漫天如同星河倒垂,美丽极了。

自从陈香执政以来,便一直特别重视工学和商学,在工学之中,尤其关注火药和水车风车等借力器械。

尤其是陈香认识到了明教的重要性,决定要重兴明教,并将其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之后,更是特别重视火药的研发工作。

特别招募了许多炼丹的道士点化成了光明使者,使他们无惧火药爆炸,从而非常高效的开始了火药武器的研发工作。

这些特别绚丽,飞的特别高的烟花,便是这两年来火药武器研究的副产物。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小皇帝召集天下佛教、道教、儒教和明教的高僧大德齐聚一堂,在皇帝和超级高手双重身份的硬性推动下,开始对明教教义进行了完全的重新梳理和建立,一个完美融合了三个宗教的全新明教正在初露端倪,郭襄相信,只要给这个小皇帝时间,一个政教一体的兴旺国家,很快就能形成。

胡思乱想中的郭襄很快便被郭芙拉了一下,有些嗔怪的说道:“襄儿,你想什么呢?

今天可是你的大好日子,而且嫁的还不是普通人,一定要上心啊!”

郭芙的脸上已经有了一些皱纹,不管怎样,她已经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了,自从嫁给耶律齐之后,也生了三男二女,就算武功修炼的极为精深也阻挡不了岁月的催促,已经显出一些老相了,今天也穿着全新的绸缎衣服,还显出一些腰身来,倒也显得风韵犹存,别有风味。

“姐姐,我在想,如果爹和娘知道我最终会嫁给皇宋的小皇上,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

郭襄幽幽的说道。

其实比起郭襄来说更加紧张的郭芙也愣了一下,停下了手中为自己找事做的活计,转过头来,认真的看着郭襄,又看了看窗外的天空,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说道:“我想,他们一定是十分欢喜的吧……要知道。

你可是爹和娘最疼爱的小女儿,又是外公最心爱的小外孙,这小皇帝又看起来不像是个病秧子,也像是个懂事能够振兴朝政的好皇帝,虽然还有着明教教尊这重身份,也不过是一个大帮派的掌门罢了,爹和娘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听了郭芙这么说,郭襄却一点也不觉得心事少了许多。

更觉得惆怅满腹,对于自己这个大小姐脾气,直肠子惯了的姐姐,郭襄知道自己不能在这般绕圈子说话了,于是想了想,又说道:“可是……爹原来曾经和他的结义兄弟杨伯伯约定过,如果下一代有男有女的话。

必然要结为儿女亲家……如今大姐已经嫁给了耶律大哥,杨过大哥又有了龙女侠,我现在又要嫁给别人了……你说父亲的在天之灵……会不会……会不会也有那么一点遗憾和不甘?”

郭芙这才明白自己的妹妹在说些什么,不由得也楞起神来,坐在了郭襄的旁边,双手拿着那上好丝缎做的红色手帕。

眼睛空空的望向了远方,似乎也想起了自己和那个狡黠英俊的男子之间的一些往事。

两个姐妹两人谁都不说话,只是坐在那里,静静的坐着,似乎接下来的话题。

无论怎样提起都不太妥当。

郭芙想了半天,终于笑了起来。

说道:“妹妹,我险些就被你给骗了,你若心里真的还有他,也不会在小皇帝直接向你求婚的时候一口便答应了!

还不知羞臊的非要给他做什么贴身机要秘书,都已经住到皇宫里了,我说你啊,就是太年轻了,脑子又太聪明,想的太多了。

你别说别的,杨过那小子虽然长得帅,武功也强,却是一个负心薄幸的浪荡子,若不是他和龙姑娘之间经历曲折,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有着爱情,共患难的义气,师徒间的恩情,还有几十年的辛苦折磨的话,杨过说不得早就将她像是公孙绿萼、程英和陆无双一样的给甩了。

而且他虽然机智百出,聪明不凡,却一点也没有担当,更没有责任感,不管出了什么事情,都拍拍屁股走人了,甚至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要是我说,这样的男人没有什么好的。

要不,我也不会顶着爹的压力,求娘做主,嫁给了你耶律大哥。”

郭襄从来没有听过自己这个像长辈胜过像姐姐的亲人如此说着体己话,不由得也起了聊天的兴趣,问道:“那你为什么要选耶律大哥呢?”

说道这里,犹是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妈的郭芙也脸上一红,悠然神往的说道:“你耶律大哥不仅长得也帅,头脑也聪明,武功也强,当然这三样统统都比不上杨过那浪荡子,但是他却有着杨过根本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一个男人必须拥有的责任心和宽阔胸怀。

比起杨过来说,耶律齐更像是一个爹那样的男人,才真正算的上是英雄好汉!

你看襄阳城破之后,正是家国危机,最需要我们江湖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你再见过杨过那奸猾小人没有?

我猜杨过那小子的黯然销魂掌,有一大半是他自己自怨自艾!

可怜他自己!”

郭襄有些黯然的低下了头,轻轻地摇了摇头,晃得满头金饰叮铃作响,吓得郭芙又是一阵埋怨,好好有为郭襄整理了一番,这才开始继续贬低杨过,赞扬自己的老公来:“不像耶律大哥,他甚至本人都不是汉人,武功更不是天下第一,却继承了爹的遗志,明知道不敌还要带人前来驻守襄阳城,害的腿都没了……等到陛下前去解救的时候,更是表现出一个男子汉的气节来,根本不会为了补上一双断腿而屈膝去拜什么皇上教主,你说杨过那小子能做到这点么?”

郭襄想了想,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若是杨大哥的话,他一定会用自己的小聪明从小皇上那里将光明使者之躯骗到自己手上,而不是等着小皇帝赐给他。”

郭芙嗔怪的说道:“你都跟人家相处了两年时间了,还叫人家小皇帝,这可不对!

男人啊,可都特别在意这一点,以后就叫陛下就好了!”

郭襄脸上一红,说道:“姐!

你倒是比人家更在意呢!”

郭芙又和她调笑了一番,说道:“好了。

我知道你是个有主见的,既然你已经乖乖的坐在这里。

身上也都打扮的如此美丽,那你一定也打定了主意。

我看陛下娶你虽然有着要稳定江湖义士之心的打算,却也是真心喜欢你的,你看他望着你的那双眼神都不一样,那哪里是一双十岁孩子的眼睛,你说他有四十岁我都相信!

怕是我那久经耶律大哥,也不见得内心就比这陛下还要成熟!

而且陛下这才十一岁,便力挽狂澜。

更做出了许多传奇之举,当真已经可以算的上是大英雄,大豪杰了,就算是爹和娘在,也要竖起大拇指好好的称赞一番!

更兼得生的十分英俊,比起杨过那小家子气的帅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还有着令人难以自拔的魅力。

让人见着就觉得喜欢,真是皇家贵胄,就是不一样!

再说了,以后这皇宋的未来,还有我们郭家的荣耀,可就落在你们身上了!

你可要抓紧。

多生几个大胖小子,以后可就是皇上他娘了!”

郭襄脸上更红了,啐道:“姐姐!!!

你胡说些什么啊!!!

他还只是个小孩子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