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927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六)(2/2)

从夜色中,悠悠传来一句话,是程颐的声音。

“先生!”

吕大临连忙回头。

不远处的院墙下,一扇小门吱呀打开。

一个略嫌削瘦的身影从门处走了过来,正是方才自称不胜酒力、提前退席的程颐。

程颐本来是准备在年节前回洛阳的,可是一听到牛痘传世,便立刻做出了在关西在留上一年的决定。

他的看法跟吕大钧相同,韩冈是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冒着巨大的风险来宣扬自己的道。

凭借着牛痘在天下万邦的推广,韩冈对格物致知的释义,以及与其紧密联系的气学,都因此而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韩冈苦心如此,可比辞官授徒更要艰难上十分。

不仅是要承受着天子的压力,还要靠自己为整个学派保驾护航。

任何一们学派,没有高官显宦的襄助,想授徒传世,那是极困难的。

泰山孙复,安定胡瑗,徂徕石介,全都是靠当时的宰执重臣在背后支持,才能国子监中立足。

而盱江李觏,因为无人在朝中匡助,现在他的传人已经寻之不见,只有一部分观点被王安石所吸收。

张载若无韩冈,气学出不了关中。

而二程年纪不大时便广有声名,那是有洛阳诸位元老重臣一力推重的缘故。

韩冈现在没有后台帮他宣讲他的学术,只能自己亲历亲为,而气学门墙,还得靠他来支持。

一人身兼两职,却还要咬牙支撑,甚至不惜为此开罪天子。

这样的坚持,有着压倒性的力量!

程颐作为旁观者,看着也是不免要感慨许久。

“和叔说的是不错的。

求学不论高下。

和叔立乡约,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

与此事上,吾亦要向和叔请教。”

程颐的气度让吕大临感佩不已,但对韩冈的看法,他依然不改!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韩冈曲解大义,如何能容忍?!

程颐只当没看到吕大临脸上的倔强,继续说道:“先圣求学四方,礼乐官制皆,也曾说过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但有一条大关节却始终没有动摇——”

看了一下侧耳恭听的吕大临,程颐铿锵有力的说道:“大道不曾改!”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