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秋来暮色寒(1)(2/2)
仁多零丁不论是从自家的侄儿那里,还是通过别的途径收听到的情报,都能确定韩冈的危险性,“他若是再有几年历练,国中想找出一个能压着他的,可就难了……”
“那就杀了他!
趁他人还在陕西,找几个心细胆大的细作去刺杀他好了。”
“有用吗?
……成功与否且不论,宋人那里岂止一个韩冈?!”
仁多零丁几乎要为梁乙逋的糊涂大骂出口,“王舜臣这个名字有没有听说?
箭术堪比刘昌祚,领军时更是勇猛无匹,是王韶帐下第一得用的陷阵猛将。
种朴这个名字有没有听说?
在罗兀城设伏杀了嵬名济的便是。
李信有没有听说过?
笼竿城下,他七支飞矛连杀七个铁鹞子的正副指挥使,直冲进笼竿城,我都没能拦住他!
这些宋将,可都不到三十岁啊!”
而且王韶才四十出头,乃是正当年的岁数。
同样四十上下的出色将领,在东朝的关西军中,一抓一把。
一想及此事,仁多零丁就如赤身卧在冰雪中,寒气直逼骨髓。
他在紫宸殿上摇着头,怒声说着:“这不是刺杀一两人,就能扭转过来的局势!
大势已变,不再是二十年前的局面。
再不设法扭转,那就是大白高国的灭顶之灾!”
东朝年轻一辈英才频出,无论文官武将,都不是几十年前东朝仁宗时,满朝文武、无一堪用时的惨状可比。
韩冈、王舜臣、种朴、李信而当仁多零丁反观大夏,却没有几个趁得上手。
自家的侄子就算了,没能攻下临洮堡不怪他,可不在已经确认无法击破宋人援军的情况下抽身撤退,那就是他的问题了。
禹臧花麻算是不错。
但他的不错,也仅仅是在宋人手上没吃大亏而已。
禹臧花麻几次出手,还没在宋人那里占到半点便宜,只除了一个景思立。
至于其余,梁乙逋都可以算是不错的了。
要跟东朝那边相比起来,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
宋夏两国国力天差地远,原来能立国,就是因为宋人的战斗力不堪一击的缘故。
但现在,在人才上,差距也越来越大。
宋人的皇帝虽然因为年轻,毛躁了一点。
可若是他做了十年天子后,掌控朝局,稳定内事的本事肯定会大涨。
到那时,可就是大夏的祸事了。
“兀卒年岁已长,也到该婚配的年纪。”
仁多零丁提起并不在场的西夏国君。
秉常今年十四岁,虽说是早了点,但这个年纪娶亲的绝不算少。
“不知枢密家的孙女中,有哪个有心侍奉天子?”
老将摇头,对梁乙逋的试探回以一丝嘲笑:“是大辽!”
他一扫被他的提议镇住的殿中众人,森然说道:“必须要与大辽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