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四)(2/2)

另一人附和他道,“王平章肯定不会答应。”

“可要将之判‘粗’,其举主能答应吗?”

又有一人在旁问道。

“王平章更近一点。”

蹇周辅笑道,笑容一现便收,又恢复其木然、阴森的外在表情。

“这就两条了。

其他都没问题吗?”

“没问题了。”

第一人点头。

“不,还有一条。”

蹇周辅低声道,“这一条人名的顺序错了。”

蹇周辅少年时与范镇、何郯为布衣交,但范镇、何郯显达之后,蹇周辅却累考不中,最后是通过特奏名入官,之后才考中的进士,比起昔年老友,迟了不知多少年。

如今他已近六旬,距离重臣的班列依然遥远。

但蹇周辅在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这三馆一阁组成的崇文院中,算是老前辈,说话有些分量。

而朝廷任事,也往往先选择他这种老成稳重的三馆中人来主持,一来二去,倒是威望日高。

这一回的主考,就是看在蹇周辅的年纪和才识,这是朝廷任用他的主因。

“这就三题了。

都判粗的话,此人可就要被刷落了。”

“朝廷开制科,其用意,各位应该明白。

不让滥竽充数者充斥朝堂,我等才会奉旨参与知阁试。

制科只待当世大贤,宁缺毋滥,但凡可判可不判的错处,全都算成错误,没有必要保全。”

蹇周辅坚定的说着。

不过他已经看出这份试卷的主人。

虽然有弥封官,但看了几眼之后,试卷的归属很容易能够确定。

这一次的制科总共就十几人,不是数千人参加的进士科,要想一卷卷的对应上,也不会很难。

在这一次的考试总,黄裳的答案中规中矩,在十二人中排在前列,但不论是什么样的作品,即使再完美,只要有心去找,总能找到错处。

而这一次,不是简单的错误。

“但这是黄裳的卷子啊。”

一名考官叹道。

蹇周辅顿时瞪起了眼:“我等奉旨监考,难道首先考虑的不是完成太后交托的任务?

崇文院是天子的储才之地,也是朝中最为清要之处,难道要畏惧一参政?

王平章如何会让他的女婿当面大逞凶威?!”

蹇周辅一点儿都不怕。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