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37)(2/2)
至于蔡确,现在已经不想掺和进这件事中,将水师派驻到高丽国,韩冈的计划已经超出了他愿意付出的代价。
现在都已经是宰相了,所求的只是稳妥,而不是管勾右厢公事和监察御史时的进取。
倒是张璪,碎碎念道:“辽人当遣使诉我犯其疆界!”
“海上本无疆界,敢问界碑立在哪里?”
韩冈笑了一下,“既然当年辽国能够出兵侵占西夏兴灵,那么我中国也可以在高丽海外占下几座有流水、有港口的岛屿,修起堡垒,驻兵巡海。”
韩冈胆大包天,韩绛有点吃不住了,“辽人驱使高丽海商,只是猜测而已。
现在却要将水师驻扎到高丽,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草木皆兵”
“既然有这个可能,中国就不得不防。
御敌于国门之外,总比在家门内守着要好。
如果辽国当真能驱动贼人犯我大宋,只消三五条船,便能让江南风声鹤唳。
但反过来,一支放在高丽边境上的水师,就能让辽国不敢轻举妄动。
必要时还可以支持高丽。”
“远隔重洋,驻军如此之远,军心可能安?”
“再远也没有从开封到长安远。
从开封出发,三五天内,能走到哪里?
南京应天!
西京河南!
北京大名!”
“海上行舟岂能与官道上一样走?
又没有道路、建筑,方向偏了,也难以知晓。”
“相公顾虑得甚是。”
韩冈附和着韩绛的话,却是在反驳,“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必须要有航行于海上的利器,才能让人安心去探索新的航路,也能让水军安心巡守海疆。”
韩绛多看了韩冈几眼,沉下眼皮不搭话了。
一说到利器,朝野内外都知道那是韩冈的本行。
韩绛自是知道在殿上的没一个有资格跟韩冈就此事谈论的,自家也没必要赶着让这个后生蹬鼻子上脸。
注1:北宋与高丽交往早期,使臣多是从明州出发,最有名的两艘万石神舟,也是明州船场打造。
直至元丰年间,来往渐多,海路更熟,才改成密州板桥港为始发地。
到了哲宗元佑二年,密州的市舶司成立。
而杭州、明州的市舶司,都是在开国初年就成立了。
注2:宋元以来我国航海者对于今黄海分别称之为黄水洋、青水洋、黑水洋。
大致长江口附近一带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称为黄水洋;北纬34°、东经122°附近一带海水较浅,水呈绿色,称为青水洋;北纬32°―36°、东经123°以东一带海水较深,水呈蓝色,称为黑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