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15)(2/2)
只是赵顼也不是对军事一窍不通,韩冈的话虽然偏驳,但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想要收复燕云之地的两个核心城市,两场大规模的决战的确不能少。
而在燕山诸山口、榆关【今山海关附近】
,以及奉圣州【今张家口】
、胜州,乃至兴、灵也少不了几场大战。
这么一算,韩冈的计算倒是一点不差。
而韩冈在继续阐述他的观点:“这些战役,决战绝不能败,一败便无可挽回,会战败上一次,就要付出几倍的努力,而更小规模的战斗,也必须胜多败少,以求不断消耗辽人的军力。”
对于攻辽的计划,韩冈一向不支持从河北出兵。
以河北平原的地形,对辽人的骑兵实在是太有利了。
倒是以河东的地形,能充分发挥宋军步卒的作战优势。
而且禁军中最为精锐的西军,更是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峰谷之间追杀西夏人的实力。
可如果将他们安排在河北平原上,在战术上恐怕会很不适应。
但耶律乙辛将他的斡鲁朵放在黑山下的河套平原,不仅仅是贪图那里的土地肥沃,必然也有地理战略上的考量。
当黑山下有了一支多达两万的精锐骑兵坐镇,不论是西北侧的阻卜人,还是东南方向上的西京道,都在其兵锋攻击范围之内。
宋军从河东出兵,想要打下大同,收复云中之地,比起几年前,难度要高了许多。
肯定是一场大规模的决战,用来决定云中诸郡的归属。
“难道只有这样才能赢?!”
赵顼不忿的怒叫着,“耶律乙辛接连弑君,难道辽人就无忠义之心?!”
“陛下!”
韩冈提声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若大宋攻辽,谁能保证辽人不会有同仇敌忾之心?
与其期待耶律乙辛众叛亲离,还不如做好辽国上下一心的准备。
若是辽人当真并力拮抗,也一样能胜。
若是辽人心不齐,那便是锦上添花的美事。”
赵顼默然良久,垂着头看着河北的沙盘,最后心中的坚持化作长叹了一声,“韩卿是坚决反对对辽用兵”
“陛下明鉴。
魏武平冀州,袁熙袁尚北逃辽东。
魏武并没有派兵去攻打公孙氏,反而驻兵不进。
可二袁的首级,却自动送到。”
赵顼的声音和缓了一点:“魏武灭袁,跟如今有何处相似?”
“庙堂之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缓而胜急,本质上是一样的。
耶律乙辛在弑君之前,已秉政二十年,如今年过五旬,待其病死,甚至只需病重,无力控制朝政,辽国必然生乱。
快则数载,多不过一二十年而已。
陛下如今也不过三旬,至其时春秋正盛,国势亦当倍于当下,何愁不能一举灭辽?”
看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