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时间线及大事年表(3/4)
两个月后,这信函才送到敦煌,李若雪将陈东的来信束成一扎放在家书中。
这封信通过道路曹往前沿邮寄送到赵行德手中,已是他历经跋涉,抵达辽东的三个月之后了。
冬天,饿得皮包骨头的汉军几乎不能打下任何一个契丹营寨,而集中起来的汉军则是契丹骑兵最好的追杀目标。
契丹人躲在坚固的营寨里,热炕烧着,大块肉大碗酒,根本不会出来,而汉军只能带着少数妇孺在深山老林里熬着。
夏元德二十年宋靖康元年辽延庆三年汉金结盟抗辽承影营攻保州汉攻开州之战陈东贬斥广州 “今日是什么节庆?”
李若冰低语道。
“不会呀,今天是靖康年二月二十五,不是什么节庆。”
谢松石跑海路也有多趟了,对日子记得极为清楚,他正感激着李若冰给的肥差,忙不迭的接口道。
赵行德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天色拂晓,他和金昌泰带了百骑出山,途经二十里外的一个汉人聚居的村庄,却发现已是一片焦土。
这把火才被春雨浇灭不久,废墟里还冒着嘶嘶的白雾和青烟。
赵行德点了点头,问道:“四月间青黄不接,不知寨中兄弟吃得上饱饭吗?”
杜吹角这时稍稍明白赵行德之意,大声道:“去年的存粮,加上挖掘得野菜,菩萨保佑,不要饿死老人和孩子吧。”
听到这一问一答,满帐的汉军首领,脸上怒意渐渐不见,许多脸现羞愧,只有少数还是不屑一顾之态。
这时天色已晚,外面风刮得呼呼直响,响起两个闷雷,眼看一场大雨将至。
白虎堂中点燃松脂火把照得亮如白昼。
四下安安静静,军士都朝这边看了过来,只有一个声音在堂中回荡:“自守之道,是我朝的根本制度。
我朝百姓皆自守之民。
我朝州县乡里,皆自守之土地。
蛮夷若要入寇,则步步维艰,不能深入。
为何,因女真、契丹蛮夷,唯知奴役百姓而已。
一旦入寇,我朝百姓必群起攻之。
而我们随意役使百姓,便是坏其自守之心志,无异于为蛮夷做了准备功夫。
使民不能自守,则国亦不能守。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此意。”
赵行德面带着微笑,却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行。”
他看了看周围汉军众将,解释道,“这伐木出海的通道,对我军极为重要,眼下已经是六月,再拖下去,过秋天,河水就要结冰,一耽误就是一年,我不能看着百姓喝西北风吧。”
他双手一滩,笑道,脸上的神气,已经和那些占山为王的汉寨首领没什么两样。
“还有三个月才能收麦子,四个月才能收割赤梁。”
金昌泰摊了摊手,“要想不吃树皮草根的话,就得从中原买粮。
此番出了三千石军粮,将来开州之战还有耗费。
至少要买五千石粮食。”
他笑道,“这购粮的银钱?”
八月末,就在开州城下,赵行德得到了承影第四营和高丽人和谈成功的消息。
在夏国营展示出来势力的威胁下,高丽国同意来远县城归“凤凰山汉军”
管辖,夏国营承诺不支持鸭绿江东面的女真部落。
李四海亲自赶到开州城下,既为了向赵行德详细说明了和谈的条款,也为了亲眼见识一下开州城下的战况。
和汉军刻意低调地经营苏州关南不同,开州这边汉军唯恐声势闹得不够大,现在不光光护国府在过问这里的情况,就连大宋汴京朝廷,枢密院也提出渡海以粮草援助汉军和辽国为难的建议,只是现在宋辽两国的关系极佳,就连援助女真金国的粮草军械都被压缩了不少,这援助汉军的提议也被压了下来。
开州之战震动辽东,赵行德既战功赫赫,财路又宽广,在汉军将领中声望渐隆,夏国营在鸭绿江一带展布势力,几乎有反客为主之势。
太白山鸭绿江这边的情势,很快传到了苏州关南。
九月间白露霜降,天气越来越冷,还有三个月,苏州地峡两面的海水就要结冰。
在扼守苏州地峡的南山上,赵德所设计的新城筑城进展缓慢,也令韩凝霜忧心忡忡。
十一月十八这天,乌云笼罩着整个天空,仿佛要压到地面一样。
堡寨里的汉军兴致勃勃地议论着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两千骑兵护送野战火炮营出城训练。
这两个多月来,太白山鸭绿江畔的夏国营也没闲着,赶在鸭绿江封冻以前,将囤积在江岸边的木料和木炭都顺流出海,又从高丽、日本、宋国买进了一批粮草囤积起来。
金昌泰选拔了五百守备兵组建了第五守备营,全部配备火铳枪,按照赵行德留下的《火枪营操典》训练。
五天,十天,一个月过去了,预料中的腥风血雨并没有到来,反而下了好几场大雪,整个辽东覆盖成白茫茫一片,进入十二月,金国大军南下的风声也传了出来,各地百姓都松了一口气,这如泰山压顶一般的大祸,就这么无形之中过去了。
赵行德收到陈东的回信,已是十二月了。
和行德许久没有通书信,陈东的这封信函写得很长。
没有真正的紧急之事,却用了最快的邮驿,也不知费了牙角行多少银钱。
这么办事,倒是符合他豪爽的性子。
李邕也不会计较这些。
也托陈东的福,赵行德终于知晓了中原最新的情况。
皇帝赵柯登基已经有两年,初步掌握朝政后,开始展露锋芒。
东南行营都部署王彦和河北行营都部署刘延庆互调职位。
上谕为免士卒劳顿之苦,两名大帅只能带亲兵五十名赴任。
几大将门虽然根深蒂固,但显然颇为所动。
西京行营都部署曹迪,河东行营都部署杨忠嗣,河东路经略安抚使折可适,三位边庭柱石一起上表乞骸骨。
官家下旨嘉勉并挽留其继续为国尽忠,还分别赐给三位老臣锦袍、玉带、旗帜等物。
最后曹、折两位老将留任,杨忠嗣加为左卫大将军,解甲归田,其子杨彦卿继为河东行营都部署。
河东军退出了河北,王彦应随即派兵接收了真定府。
朝中隐隐有将宦官监军立为常制的议论,许多理学社士人拼命反对,甚至有太监不得出京的提议。
对这些议论,官家皆未置可否。
从汴梁到广州,恰是流刑三千里之距。
隆冬时节,滴水成冰的天气,陈东带着家眷奴仆一路南行,众人嗟叹气苦。
他却一路考寻流放路途上古代先贤之遗泽,居停下来时,听武松说些江湖奇人奇事,倒也乐在其中。
这天来到南北要隘武阳关,恰逢大雪封山,前路艰险,不得不在驿站暂避一时。
夏元德二十一年宋靖康二年辽延庆四年辽金决战完颜阿骨打身亡苏州南山城之战夏攻西京道辽宋结盟蔑尔勃偷袭北州 东京留守萧素贤督促士卒死战不降,甚至将登城被俘的金兵公然在城头挖心掏腹,分给守城军兵食之,断了大家的生路。
守城的辽军再如何不堪,总有数万人马,辽阳城内储积又多。
金兵虽然勇猛,又得火炮相助,攻城战还是一直持续到了三月间,传来了沈州陷落,守将耶律迪烈殉城的消息。
耶律大石亲征的消息传出之后,辽军士气大振。
自从去年十二月出兵以来,现时已是四月末。
金辽两军在沈州、辽阳鏖战了将近半年,士卒皆已疲敝,又不耐酷暑,然而,此时谁也不敢轻言后退。
耶律铁哥被严令戴罪立功,也开始和金兵互有攻守,步军凭借山势连营十余里,互为犄角,又有大队铁骑在营寨之间来回呼应。
金兵竟是屡攻不下。
辽金两边就此僵持下来。
在金兵连日攻打下,辽阳城已经摇摇欲坠。
然而,战事绵延数月,却一直还未攻克。
眼看上京方面耶律大石亲征的援军就要到达,驻跸黄龙府的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终于忍耐不住,决定率领两万铁骑南下,与耶律大石会猎于辽阳城下。
七月二十三这天,乌云蔽日,一丝风也没有,闷热得仿佛一个蒸笼一样。
金国大军再次出营列阵,这一回,按照赵行德的指点,数千重甲的铁浮图都下马当做步军,和韩凝霜部下的万余汉军一起,守在火炮营阵地的周围。
赵行德尽可能让火炮的阵位靠近了辽军。
总共三百多门大小火炮布置在六个相互掩护的炮垒上,三十三门重炮都集中在中央炮垒,对准了辽军的火炮阵地,就算打不准,也要骚扰辽军的火炮营,剩下的数百门小火炮则用来防守炮垒本身,防范辽国骑兵的突击。
金昌泰同时还送来一封未署名的私信。
赵行德拆开之后,却是陈东所写的,数月前他便已经抵达广州了。
满纸全无被贬谪蛮荒的颓废,反而是要大干一场的兴奋。
几十万犯人陆陆续续从各地州县押送到广州、琼州,陈东已经开始在流放的士人中选拔流官,同时招募士人子弟为军官训练厢军。
不过,中原人多安土重迁,士人子弟肯从军报效的凤毛麟角,现在应募的多是那些流放的学社子弟,本身不能入仕途,借此博一个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