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章 136 无时不招寻-7(2/2)

她所说的“五年”

太平,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而五年之上太平,则要看宋国本身施政是否得当,若百姓朝不保夕,则是官府为渊驱鱼,诛杀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

大部分夫人是没有这种见识的,因此,太子妃虽然交游广阔,却独与李若雪更加亲近。

张采薇一边说着,一边看李若雪的神色,见她只是听着,虽然一直沉默,目光却有些波动,仿佛心中本来有很重的担心,这时终于放轻松了一些。

张采薇见状,心生怜意:“男人只顾着建功立业,妹妹真是苦了自己。”

她目光落在书桌上,见托盘盛放红色鲜果,讶然道:“这是赵将军差人送来的么?”

这时南北交通不变,新鲜荔枝又极不容易保存,由唐入宋,在北方要吃到新鲜的荔枝,唯有快马运送一途。

张采薇是公侯之女,也只在敦煌吃到过鲜荔枝,还是蜀国国王进献,康皇后赏赐下来的。

至于普通的北方士人,多只知“一骑红尘”

的典故,而未见过新鲜荔枝。

李若雪轻轻“嗯”

了一声,伸手拿起一颗荔枝,剥开了递给她。

“这是昨天夜里送到的。”

李若雪低声道,“当初和元直一同同窗读书时,偶见白乐天《荔枝图序》曰‘壳如红绢,膜如紫绡,肉莹白如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我想不出这佳果到底是何模样,元直便说将来一定会找来让我看看。”

素手如葱剥开红绢紫绡,只见果肉晶莹雪白,散发出新鲜的荔枝香气,让她鼻端顿生一股酸楚之意。

“啧啧,”

张采薇叹道,“赵元直也算是有心了。”

盛夏时节,正是岭南荔枝成熟的季节,刚刚采摘下来便放入冰壶中保存,快马一路疾驰,沿途毫不耽搁,方可在三日之内便送到洛阳。

张采薇算着时间,恰好是赵行德身陷广州,布置对付海盗的这段日子。

他要么是百忙之中办了这件事,要么及早筹划,安排人在岭南等着,一但荔枝成熟便快马加鞭送往洛阳,完成两人当初的一个约定。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