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国经济规模的设定及参考资料(5/6)
由于烹调方便和人们生活习惯,目前在肉食消费中猪肉仍占50%以上。
饲养杂交野猪,可提高饲草利用率,猪肉品质好,市场价格也较高。
4、促长防病实践证明,给猪添加青绿多.
汁饲料,有消暑防病作用。
用适量牧草或优质草粉喂生长猪可促进猪骨架生长和提高瘦肉率:饲喂妊娠母猪可防止母猪便秘、乳.
房炎、子宫炎和产后无乳综合症,而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三、种草养鹅成本低 1、鹅食多种草鹅能充分利用多种青草、树叶和农作物副产品转化为优质的鹅产品。
野生青草类只要无毒、无异味都可喂鹅,如鹅肠菜、稗草、马唐草、地毯草、台湾草、蟋蟀草等。
但野生青草受气候、土壤、地理环境影响,不能满足全年养鹅的需要,通过种植牧草可解决全年饲草供应问题,饲草的质量也较高。
可种植黑麦草、俄罗斯饲料菜、菊苣、籽粒苋、聚合草、小鹅草等牧孽,或利用白菜、苦墨菜、长叶莴苣、君达菜、椰菜等产量高的蔬菜作鹅饲草。
2、放养成本低鹅通过种草和改造牧地进行放养,可降低生产成本。
在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一只中型肉用仔鹅,每天仅需配合饲料0.
1公斤左右,而且70日龄肉鹅可达3.
5公斤以上。
料肉比为1-1.
5:1,成本比鸡、鸭、猪等都低。
和猪相比,同样的饲料量,养鹅可以得到3倍于猪的产量,同样的投入值,鹅是32倍,鸭是24倍,鸡是14倍。
3、圈养能增收种草养鹅也可规模圈养。
雏鹅从10日龄起,青饲料用量可达饲喂量的70%-80%,第21日龄开始,青饲料喂量占90%-92%。
一般鹅每天喂青饲料约2公斤,当雏鹅长到50-60日龄,才适当增加精料,可获得满意效果。
如用配合料饲喂1只商品鹅,从小鹅到出售需要耗用精饲料10公斤左右,而种草养鹅仅需精饲料6公斤左右。
种1亩黑麦草所需草种、复合肥等投资不足300元,而种1亩黑麦草的产量可养5批鹅,每批50只,每只鹅的成本可降低4-6元。
每推广1亩草,产生经济效益可达1千余元。
4、鹅肉增值潜力大鹅肉蛋白质含量高达18%,赖氨酸含量比鸡肉高30%;鹅肉脂肪含量仅11%,而瘦猪肉含脂肪为28%,瘦羊肉为13%,而鹅脂肪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猪、牛、羊都丰富得多,县城鹅肉胆固醇含量低,有益健康。
鹅全身是宝,鹅羽绒、肥肝、鹅掌、鹅头、鹅舌、鹅颈、鹅翅等都是出口畅销产品。
马的日粮中需要有一些牧草,因为牧草有助于预防消化方面的疾病。
适量的优质牧草还是降低饲料成本的有效方法,因为饲料成本通常是养马的一项最大支出。
另外,如果对某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了解,可导致马匹受害甚至致死,这些问题可能发生在草地上,也可能定饲喂不合适的干草所致,或者是因为采食了某些种类的植物。
在良好的草地上,马一般不会去啃食树木或其他物体。
最后一点,草地在美化自然景观的同时,还为马提供了一个健康的运动场所。
营养和饲养的一般知识 事实证明,马是天生的食草动物,因为野马在辽阔的草原上生活得很好。
只有在需要马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例如让马干活或大运动量的骑马活动,才需要给马饲喂精饲料。
在其他时间,优质草地完全可以满足马的营养需要。
如果只有低品质的草地可以利用,则可能需要补饲,对成长的马驹和哺乳的母马更是如此。
给马提供放牧草地是一个有益健康的饲养方式,它既允许马匹的运动,又为马提供所需的营养。
一匹马所需要的草地的多少决定于许多因素,例如马的个体大小和年龄,牧草种类,提供的补充饲料数量,以及土壤肥力。
不过,在美国南方,给每匹成年马应该提供0.
4~0.
8公顷草地。
草地管理的特殊要求 马的选食性比牛强,而且趋向于“斑点”
采食。
在草地上有豆草存在时,这一点尤其明显。
马可以采食豆草,但更喜食禾草。
所以,马的放牧草地需要定期修剪,以便使过牧和轻牧区域的牧草变得均匀,并保持牧草的幼嫩。
如果载牧量过大,马就没有机会选择采食,营养摄入量将会下降。
马和牛一起放牧是可取的,因为牛可以降低马的“斑点”
采食的影响。
另外,马和牛均可以到对方的粪尿斑点采食,但是不到自己的粪尿斑点采食。
记者有一次机会触摸阿拉伯马,那是在埃及种马场一次拍卖会上。
我当时被阿拉伯纯种马的美态折服。
那是一匹淡棕色的骏马,高昂而又苗条,似还含几分羞涩。
手摸她的皮毛,犹如触及绸缎,柔软溜顺。
瞧她跑起来的小碎花步,轻盈飘逸,似在舞蹈。
那马好像意识到你在欣赏她,只用眼角轻轻瞟你一眼,活像一位高贵的公主。
由此,记者琢磨出为什么阿拉伯诗歌总把骏马比喻为美女。
从那以后,记者开始留心阿拉伯马。
一般说来,阿拉伯马昂头,长腿,细身,小嘴,短耳朵,大鼻孔。
跑得快,悟性强,好调教。
3岁的马便能驰骋赛场。
评价阿拉伯马的优劣,不仅要看毛色、体格和神态,而且要查究马种和血缘。
阿拉伯马繁衍至今,大体分成五支。
它们是卡希拉特、萨格拉维、哈姆丹尼、哈达亚特和萨比扬。
具体到一匹马,血缘状况又可分为“纯纯种”
和“纯种”
。
所谓“纯纯种”
,即这种马从未与其它种马交.
配过。
而“纯种”
马则少许有血缘混杂。
纯种阿拉伯马的头不能大,而且必定高昂,显出一种高傲的模样。
双眼有神,敏感异常,如有生人接近,马会显出吃惊的神色。
背高而挺直,腿长而不歪,蹄正而有力。
好马呼吸柔和,只要有一声咳嗽,便不是快马。
据说,名贵骒马饮水用杯,以此来显示她的嘴小与高贵。
相传,拿破仑用兵,最喜欢阿拉伯马。
他兵败莫斯科,回程法国的坐骑便是一匹阿拉伯马。
他手下一位将军写信向他报告:“阿拉伯马要比欧洲马耐用。”
赛马良种 伊斯兰教义认为,马与人是朋友。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时代,阿拉伯马便已在阿拉伯半岛内陆生存繁衍,随游牧部落四处漂流。
沙漠中自然环境恶劣,马只有在冬季和初春有草可吃,其余时间皆与人同食。
至13世纪,阿拉伯游牧部落还实行马与人同食同宿。
这便淘汰了一大批弱者,只有最强者生存下来。
阿拉伯纯种马之一的K.Raswan,便是幸存的佼佼者,全世界目前仅存370匹,其中300匹养育在沙特阿拉伯。
17世纪末,阿拉伯纯种马跟随游牧部族传到约旦、叙利亚、埃及等国。
英国驻叙利亚阿勒颇一位公使,因迷恋马匹,1705年将阿拉伯马带回英伦三岛。
200年后,这支阿拉伯纯种马的后代繁衍成为英国非常著名的赛马品种。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安娜女士深入沙特内陆,发现阿拉伯纯种马,便在英伦和埃及办起了种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