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125 窈窕夸铅红-5(2/2)
这已是水师军官中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传统。
“武昌侯几度挽狂澜于既倒,陛下赐婚,”
苏同甫点头道,“忠心自然是无可置疑的。”
“苏先生说的是。”
周纶伸手虚引道,“前面便是都督大帐白虎堂了。”
“多谢。”
苏同甫客气地拱了拱手。
所谓云从龙,风从虎。
一个传令军官的表现已经令他为之侧目,心下对与赵行德的会面也有些期待起来。
他迈步进帐,只见一人端坐在上首书案之后,神态温和儒雅,身上未着戎装,葛袍方巾俨然儒士,手中只差一柄羽扇,俨然就是戏台上周瑜的形象了。
这时赵行德已经站起身来,拱手为礼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苏同甫亦拱手为礼,二人这才坐下来,亲兵上茶时,二人先寒暄了一阵,方才转入正题。
“流求乃蛮荒之地,赵某刚刚平定了岛夷海寇,不知苏先生所来何事?”
“苏某此前寓居漳州,刚刚从贾知州、叶主簿那边过来。”
苏同甫观察着赵行德的神色,又解释了一句,“不过,赵侯不必担心,苏某并非是为漳州做说客,而是南海股券和扬州证信堂的事情而来。”
苏同甫抬起茶盏请呷了一口滚烫的茶水,只觉满口清香,赞了一声,“好茶,赵侯果是雅人。”
殊不知赵行德知道他讲究这些,所以特用上好的茶饼招待,若是平常,他也只泡些简单的炒青茶而已。
“扬州的事情?”
赵行德玩味地重复道,看着苏同甫,“不知三得先生有何见教?”
“南海股券和证信堂之事,苏某深感佩服。”
苏同甫放下茶盏,正色道:“不瞒赵侯,就在数月之前,苏某得邓大人的举荐,曾经有幸面见陈相公,在他面前陈述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理财之道,只可惜陈相公未能采纳。
苏某本来有些心灰意冷,没想到赵侯在扬州的种种举措,竟然与苏某的设想有不少暗合之处,苏某见猎心喜,这才不避嫌疑,特意前来拜访赵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