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章 112 虚对鹦鹉洲-8(2/2)

长箭划出一条完美地弧线,“绑”

的一声扎在箭靶上。

武昌侯府中,赵行德放下弓箭,踱步回到校场旁边。

赵环安静地站旁边,俏脸微红。

赵行德卯时之前便起来打熬力气,练习武艺。

赵环每天早期看他练箭,她总是静静地站在旁边,好像很紧张似地,搞得赵行德哭笑不得,又不能当真对她视若无睹。

幸好箭术是他每天晨练的最后一课。

有一次赵环来得太早,正碰见赵行德冲完冰水浴,两人都弄得面红耳赤后,她就从来不敢那么早到校场了。

“我让芍药去街上打听过,虽然北方打仗,但粮食没有涨价,比从前还要降了。”

“哦?”

赵行德点了点头,低声道,“只要粮价稳着,就不会出乱子。

不过,奇怪的是,按道理说,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要一打起仗来,粮价必然会涨上去的。

朝廷的常平仓,乡间的义仓,都没有这本事把粮价给压下去。”

他随手拿起锦帕擦了擦汗,将帕子放回弓架上。

在赵环入住侯府之前,这块搭在弓架旁的锦帕便是没有的。

“我也让芍药打听清楚了,”

赵环眼中闪一丝小得意,微笑道,“市面上好多南海运来的粮食,靖康年间,陈相公便在广州市舶司组织移民屯垦种粮的,那边田地很多,一年四季的气候又好,最多可以种三熟稻子,所以这两年,南海运来的稻谷越来越多。

原先只到广州,官军收复江宁、杭州以后,粮船已经可以溯江直到鄂州了。

现在市面上的粮食,大多是从南海运过来的。”

“原来如此。”

赵行德点头微笑道:“果然原委都清楚了。”

他心中微微有些吃惊。

一是吃惊宋国在南海移民屯垦见效如此快,想必和中原战乱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是吃惊赵环一个长在深宫的女子,居然有闲心去弄查清楚市面上粮食的来源。

粮食这类东西是宋国的屯垦移民最容易生产的东西,也许还有一些金铁矿藏,不过屯垦地也需要从本土买进大量的布匹、铁器、甚至兵器、盔甲、火药这些东西。

“是啊。”

赵环有些顽皮地吐了吐舌头,脸上又现疑色,问道,“昨天我向皇兄请安,他正在翻阅一份养马的奏折,奇怪了。

往常去父皇那边,地方的奏折都是反对民间养马的,到最后,朝廷的保马法几乎给废除了,可这一次,为什么呢?

这些州县学政居然要主动提出来要放民间养马?”

在蔡京当政的时候,州县士绅群起反对保马法和方田均税法,这两样都名列在朝廷十大恶政之中的。

“竟有此事?”

赵行德也十分奇怪,低头沉吟道,“你仔细说说看。”

请分享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