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章 110 三登黄鹤楼-5(2/2)

陈东叹了口气,邓素的神色微动,终究没有说出什么劝解的话来。

“前几天看邸报说,朝廷和各州县都在扩练新军,兵马加起来不下六十余万,足以保境安民了。”

赵行德望着外面一只寒鸦停在院中的古柏枯枝,显得孤单而寥落,他嘴角浮起一丝苦涩的笑容,“行德身为夏臣,奉命援宋抗辽,也算不辱使命。

夏国与突厥的战事旷日持久,正在紧要关头。

私心猜测,回到关西后,朝廷必派我往河中率火炮营参战。

我的家人皆在关中,诸位若还念着故旧之情,便放赵某一家团聚。”

他的声音低沉,陈东和朱森有些动容,邓素心中也涌起几分萧索之意。

放不放赵行德回夏国,终究不可一时意气用事。

离开武昌侯府,一路之,陈东的神色郁郁,邓素则若有所思。

两人商议,还是未雨绸缪,由朱森从礼部选拔吏,再从赵行德推荐的军官中召集人手,以“君子之道”

为意旨,着手编撰“君子法”



邓素在礼部稳住局面,一边逐个说服学政,把“宋礼法”

议题押后,拖延时间,一边放出朱森编纂“君子法”

的消息,一点点将“君子法”

的内容透露出去,根据学政之中的议论,对“君子法”

加以增删修改,这样一来,到大礼议结束的时候,就可以让“君子法”

与“宋礼法”

、“俗易法”

鼎足而三了。

“少阳,”

邓素斟酌词句道,“元直人才难得,太可惜了。”

“那有什么办法呢?”

陈东叹道,“你我都知道,那些个罪状,多是子虚乌有。

终究是我等欠他为多。

元直在关西若是籍籍无名尚好,偏夏国朝廷又对他颇为看重,我朝汴梁夺帅,夏国立刻便册封他保义侯,拜将军。

与当年狄青被俘之后,我朝偏偏特意加封他爵位,厚待其子的用意相同。

我朝能给他多少爵禄,夏国肯定也会给。

既把元直架起来了,又是千金买马骨的做法,做给我朝的俊杰看。

唉,可惜了元直......

他的妻儿皆在关中,骨肉离散,我对不起他......”

“我朝能给的,夏国未必能给。”

邓素沉吟了片刻,低声道:“陛下也是惜才,听闻元直妻子被夏国扣留,便动了念头。

十六长公主殿下,乃陛下同母所生,一向最受先皇的宠爱。

若是少阳你不反对的话,陛下将赐婚与元直,将他留在关东。

他终究是宋人,良禽择木而栖......”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