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章 100 翻谪夜郎天-1(1/2)

火铳营将黄澄澄的粟米运回去后,整个大营都轰动了。

泡) 从白羽军、铁骨军到其它火铳营,都赶过来要分一杯羹。

按照夏国的军制,营队单独缴获的物资可以自留三成。

但负责辎重配给的行军司马认为,火铳营只和镇**对峙,没有发生战斗,因此不能算缴获。

于是吴阶亲自首肯,将三百石谷子平分给各营,两万大军,上至将军,下至火铳手,每人只分得一升五合粟米。

王器之据理力争,行军司马方才给火铳第八营争取到了每人三升的特殊优待。

比王上将军还要多一倍。

饶是如此,军士军官里也有些怨言,有的抱怨行军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镇**对峙过,这谷子也算是第八营战场缴获了。

有的的后悔没有和镇**小小冲突一下,坐实“战场缴获”

的资格。

当然,得陇望蜀的抱怨只局限在军官军士中间,底下的火铳手都喜笑颜开。

西城门内外,到处都是埋锅造饭的军卒。

小米特有的香味弥漫在营里。

“熬粥喝呢?

还蒸黄馍馍?”

包七丈将一把谷子捧起来,在鼻子上嗅了嗅,捧着头发愁道,给所谓“幸福的烦恼”

,做了个绝佳的注解。

郭宏笑道:“包大哥的手艺,怎么做都不错。”

他把自己领得的一袋米交给包七丈,“要出力找我啊。”

他从包袱里取出一张皱巴巴地星图看了起来,包七丈笑着点了点头。

这老兄弟是从军后才识字的。

赵将军在火铳军里不光教人识字念文,还教观天侧地之术。

包七丈这辈子是土里刨食的命,但年轻一些的郭宏对未来的打算就不一样。

大夏的疆土无边无际,北疆、河中、乃至关中、蜀中有些地方都只有大略的地图。

为了分给荫户土地,寻找矿藏,确定边界,也为方便调兵遣将,丞相府将广阔的国境分成百上千个部分,从民间雇佣掌握观天侧地术的人绘制详细地图。

观天侧地是个极为艰苦的活儿,需要绘制地图的往往都在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

但报酬也也极为丰厚。

在人烟稀少的北疆,丞相府和州府甚至直接将大片土地作为报酬给绘制地图的人。

矿藏的收益权也归第一个标明经纬度的人所有。

赵德在火铳军中传授观天侧地之术后,郭宏便迷上了这一个行当。

郭宏识字不多,十个大食数字都没问题。

他跟包七丈说,退役之后,不要授田,拿饷钱买一匹好马,背个皮囊做个观天测地客。

“好吧,拿就一半做黄馍馍,一半熬粥喝。”

包七丈笑道,“等你老哥领到授田,老弟你过来,谷子,白面随便管饱。

你大嫂子的手艺比老哥还好得多。”

郭宏抬起头来咧嘴一笑,又低头去记那些弯弯曲曲的大食数字。

白羽军营地里,军士们早已习惯以肉食奶食为主,对粟米的喜爱没有火铳手那么强烈,不过在距离关中千里之遥的襄阳城里能吃上中原小米,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军士大都出自小康人家,将整治一顿面食当成是乏味的行军打仗中的调剂。

各营从骑射行军,握槊,刀术,甚至安排伙食,都各不相让。

营地里,有人从火器营的铁匠铺里找来铁锤,将喂马的大石槽洗干净,将揉好的面团放在里面,一堆人轮流轮动铁锤砸面团子,据说能让面劲道无比,是某个关中面馆的独门秘技。

其他人一边喂马,一边哄笑,丝毫看不出很快就要南下打仗的紧张。

“第二营做拉面,第三营是臊子面,第四营做铺盖面,”

行军司马展元如数家珍般地请示道,“第五营搞烤饼子,第六营扯面,第七营裤带面,第八营弄油泼面,第九营蒸炊饼,杨校尉,咱们第一营搞点什么名堂镇镇他们?”

“不怕他们,”

杨任笑道,“跟我出去一趟。”

“好啊。”

展元笑道。

他不知校尉又想出了什么招式。

杨校尉在军中资格极老,威望极高,吴阶对他也礼敬三分。

营里有杨校尉撑腰,只要不是闹出大乱子就没什问题。

而杨任不在营中时,军士们办事就要更小心一些。

很快十几骑兵就嘻嘻哈哈聚在一起,亲兵的马鞍子后绑了好几个大袋子。

“泡好的黄豆。”

望着展元眼里疑惑的目光,杨任笑答道,“上午攻进城去,打听到了城西有处豆腐坊所在,咱们去弄一顿豆腐去。”

他拍了拍肚子。

豆腐在关中蜀中,都是常见。

骑兵行军打仗,多是在荒漠野岭,随口啃啃肉干、奶饼,嚼点炒米面充饥,至多生火做个杂煮汤。

军中带的黄豆是军马的饲料。

“好啊,”

展元舔了舔嘴,笑道,“是好久没吃豆腐了。”

杨任哈哈大笑,一提马缰,当先在前面领路,十数骑兵跟在后面,一字纵队驰向襄阳城。

守城的火铳营军卒检验过校尉的金腰牌,恭敬地搬开城门外鹿角,放这一行骑兵入城。

战马的蹄声在石板路上格外清脆响亮。

外面马蹄纷乱,动静颇大。

周二十娘早早将豆腐坊关上了门,将裙子扎在腰间,坐在门槛上,无力将头靠在门板后,哀哀叹了口气。

这该死的世道!

豆腐坊一天都没生意。

这大暑天的,昨夜里做出来的豆腐很快就要馊掉,只能卖给人家委诸。

周二十娘曾叫王周氏,丈夫 王豆腐死得早,但夫家舍不得彩礼,想让王豆腐的弟弟接着娶寡嫂子。

但周二十娘却不愿,自己带着两个儿女从王家搬了出来,恢复娘家的姓氏。

一个寡妇靠着这豆腐坊拉扯儿女,小本生意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这些大兵的,打仗打死了算了。”

周二十娘正恶狠狠地想着,枕着的门板忽然“砰砰砰”

的砸响,她后脑勺被震得发痛,似乎是那些骑马的杀神上门了,他们想要干什么?

“娘——”

身后不远处,大一些的女儿拢着弟弟,眼中满是恐惧和慌张。

周二十娘本能地跳起身来,双全攥紧,牙齿咬着嘴唇,好像一只保护小鸡的母鸡,又不知如何是好。

“老板,开门!”

叫门的声音中气充沛,“大生意上门来了!”

“今天关门了,不做生意了。”

周二十娘冲口而出。

她又有些惋惜地回头望,宽大的桌案上,一板一板的豆腐,她点出来的豆腐白嫩可口,生意也是附近街坊最好的,每天至少要做五六板,往往午后就被买光了。

外面声音一滞,旋即道:“没做也没关系,咱们借你店里做豆腐的家伙用用。

老板,开门吧。”

说完又“咚咚咚”

的敲起门来。

敲门的人嗓门、力气都很大,他自以为是平常,周二十娘在听耳中却感觉好像砸门一般。

左邻右舍都小心地从门缝里往外看,但没有人敢出来,连平常对豆腐西施垂涎三尺那个杀猪匠也不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