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章 96 迫胁上楼船-9(1/2)

“邓卿!”

赵杞失声道。

*(*)他盯着邓素,眼珠仿佛要凸出来。

曹迪转头看过来,赵杞浑身如坠冰谷,他似意识到什么,嘴张得大大的,什么都没说出来。

虽然是炎炎盛夏,气氛却冷得像万载的寒冰,却又带着一股让人窒息的焦灼。

裨将亲兵早已屏退,中军帐里只闻三人长短不一的呼吸,每一秒都好像一年那么漫长。

“邓大人好胆气!”

沉默了片刻,曹迪忽然笑道,仿佛坚冰一样的空气,在这一瞬间化开,邓素面沉似水,赵杞的背上却已凉浸浸一片。

“倘若前几日邓大人前来,说不定便要那样了。”

曹迪缓缓道,“刚刚斥候来报,辽军前锋五千骑已经进抵鄂州城下,大军转瞬便到。”

他脸上难得浮现一丝苦笑,“这议和之事,当从速进行了。”

“啊?

这么快?”

赵杞大惊。

邓素却道:“刘延庆怎么办?”

“这个交给老夫来办。”

曹迪口气傲然,赵杞不禁打了个寒战。

邓素一愣,追问道:“用赵行德出掌东南行营之事?”

曹迪虎目落在他身,上下打量了片刻,忽然道:“邓大人胆大包身,可不曾想过亲自出掌东南行营吗?”

他口气里带着一丝嘲讽,邓素的眉头皱起。

不待他推辞,曹迪又道:“赵行德出身河北,受王彦的赏识提携,由他接手东南行营,也不为唐突。

但是,但当仿照朝廷换帅旧例,除了东南行营旧将部属,他带亲随须在二十人以内。”

邓素微一沉吟,赵杞紧张地看着他,邓素点了点头道:“好!”

“好!”

曹迪紧跟着道。

二人目光相对,曹迪道:“耶律大石大军进逼,为防腹背受敌,背水一战,我军大队将撤往江东,兵战凶危,还望邓大人好生守在陛下身边,勿要失职。

陛下乃万金之躯,铸成大错,可就悔之晚矣。

老夫这里还有军务要安排。”

言罢,曹迪躬身告退。

为了防止动摇军心,曹迪一直严密地封锁着辽国大军前锋的出现的消息,然而,西京行营盘根错节,在累代世交的将领中间没有秘密。

辽国大军到来的消息,甚至比退往江南的军令传得更快,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谣言,仿佛野火一样在襄阳大军中蔓延,刚刚还在全力攻打鄂州的宋军各部,顿失了战意。

“契丹兵马杀过来了!”

“退得慢了,就要做枉死鬼!”

“官家已经准备退往广南路了。”

赵杞送曹迪到大殿门外,见大江北岸,一队队兵马正拥挤在码头边争抢船只过江。

若在平常,只觉得是军纪不靖而已,此时此刻,赵杞却平生一股悲凉之意,摇头道:“败退,败退,退到何处是个了局,再不振作,朕有何面对见列祖列宗于地下。”

他转身对邓素道:“说服陈东等人,并力为国之事,就全托付邓卿了。”

邓素拱手领旨,他遥望着滔滔江水中拥挤的船只,长长叹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竟有一些筋疲力竭的感觉。

大宋江河日下,到底如何才能挽回乾坤呢?

鄂州城头,赵行德心情复杂地看着襄阳大军争先恐后地渡过长江,每一军每一营都生恐被落在了后面,在抢渡的大军旁边,甚至根本没有兵马护卫。

占地甚广的江北营盘仿佛一个乱糟糟的蜂窝,发出各种各样的嘈杂喧天,只见人出,不见人入。

就连汉阳城中也不断有人马涌出。

虽然辽兵南下是迟早的事情,但事情没真正来临之前,总有人心存侥幸,现在则又好像天塌了一般惊慌失措。

除了军队外,还有不少百姓也仓皇渡向江东。

鄂州的百姓在襄阳大军到来之前大都逃散,军中民夫是沿途左近被裹挟而来的,还有从襄阳一路跟随大军南下的军兵眷属。

宽阔的江面上,除了大大小小船只之外,还漂浮着各色垃圾,在码头附近,有不少落水的人在江水中挣扎。

有两艘船因载得太多,经不起波涛而在大江中沉没,坐船的大都是西京军卒,不同水性,惨叫和呼救声,鄂州城头上听得清清楚楚。

“这么混乱,老子带五千骑就够踏平了,”

马睿摇了摇头,又问道,“童将军已经问了几次,打还不是不打?”

襄阳大军忽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当时到把童云杰吓了一跳,汉军水师炮船虽然厉害,但架不住蚁多咬死象,于是一边暂且退后和宋军水师拉开距离,一边用旗语向赵行德询问处置。

“南下的辽军到了。”

赵行德脸色凝重,“通知童将军,等待襄阳大军退尽,准备打大仗。”

他虽没得到确切消息,却已有**分笃定。

城下的襄阳大军,连攻城也不顾了,仿佛吃了败仗一样退回营寨。

若不是尚有将领竭力维持军纪,士气颓丧到了极点的军卒甚至可能立刻掉头,继续往南逃窜,逃到没有辽军的地方,把城池、土地和百姓留给辽兵。

汉阳城和鄂州遥遥相对,一群骑兵簇拥着一个将军从汉阳城涌到江边的码头上,这伙亲兵横行惯了,一到码头边如狼似虎地搜集船只。

然而,此时此刻,谁都嫌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船只更是救命的,谁又能让出来?

襄阳大军中多是世代从军的,平常被克扣些军饷,差来差去使唤倒也罢了,但到了这时候,谁肯相让?

几乎片刻之间,好几拨人马都亮出兵刃,为了争夺船只真刀真枪地火并起来。

原来还有些家眷百姓聚集在码头上,见着情形,顿时哭爹喊娘的四散奔逃。

“他***,”

童云杰骂道,“他们连汉阳也不守了?”

“大将弃城而走,守也难守住。”

赵行德的语气平静地可怕。

他恨不得立刻将这弃城而逃之将斩了。

汉阳与鄂州夹江相对,若守住两城,以火炮封锁江面,则死死卡在了辽军自汉水下江南的通路。

同时,汉阳在江北岸,以之为依托,可以和辽军有攻有守,不至于太被动。

然而,襄阳这守城的大将连辽军都还没望见,居然便弃城而逃了。

“砰——”

赵行德的拳头狠狠砸在坚硬的城垣上。

正走上前来的相府书吏邱安世吓了一跳,躬身道:“陈相公有要事请赵将军前去相商。”

“我去去就来!”

赵行德转身对马睿道,“马兄要看牢城下这些家伙。”

他跟随相府书吏下了清远门,赵行德原以为陈东招他去相府商议应对之策,身边也没带卫士,谁知这书吏带路径直向着东城内的东圃,若非这邱安世乃是赵行德熟识的书吏,几乎要怀疑他的居心。

“丞相见我,为何要在东圃?”

赵行德心下思量,笑问道:“陈相公莫不是邀了贵客?”

“小吏不知。”

邱安世恭敬道,“不过,陈相公只是吩咐在下在东圃订了一僻静的雅室。”

“哦。”

赵行德点了点头,也不再多问,跟随邱安世径入东圃。

这东圃乃子城外有数的酒楼,往来人等繁杂,陈东一向轻车简从,院门外只三两个卫士。

邱安世将赵行德带到门口,自己却恭敬地在院外相候。

雅室并不大,赵行德迈步入内,只见陈东和曹良史二人已在室内相候,神情微微有些异样。

桌面上摆了四副茶盏,另一人背对着房门,似正在欣赏挂在墙上的书画。

这情景,仿佛当初在汴梁太学中得闲宴饮,却和当下紧张的气氛格格不入。

赵行德心中微感诧异,却见那人转过身来,笑道:“元直兄,别来无恙?”

“邓守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