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章84 军师拥熊虎-2(1/2)

“如今的局势,危如累卵。

辽军已经势不可挡,再加上许多奸贼助纣为虐,眼看就要有席卷之势!

镇国军虽有精兵猛将,可兵力实在太少,独木难支大厦。

各州县有不少志士在召集义兵乡兵抗贼,但是仓促间成列。

若能将这些江湖豪杰整顿成军,正可以解我燃眉之急。”

陈东喝了口茶水,沉吟道,“元直前日发来的书信,让我筹备一个名义来招抚有心为国效力的荆襄豪杰。

眼下圣上被北虏所窘,我等号称遥尊天子,徐图恢复,不便于另立新军号,以免落他人口实。

就在数月前,圣上为安抚太学士子,将其充入军中,又招募汴梁市井游侠数千人,新立了一军,赐名为保义军。

汴梁失陷后,河南马步军总管张叔夜大人自尽殉国,保义军也没了上官,一些太学的士子,也流亡到了东南一带。”

说到这里,陈东顿了一顿,看着赵行德道,“现在保义军虽有名分,但上下也只得几十个毛头小子。

这些后辈们,开口元直先生,闭口元直先生,仰慕行德久矣啊。

我看,这些江湖武人虽然桀骜难驯,对元直到是十分敬重,不如便以保义军的名义,将他们招揽进来,元直你也好以礼仪教化管束这些江湖豪杰,让保义军成为我大宋东南半壁又一根栋梁。”

听陈东的口气,似乎有将保义军相托之意,赵行德迟疑道:“行军打仗,以兵权专一为要。

少阳兄曾赞岳飞堪比古之名将,而镇国军在鄂州可用精兵不过八千多人,为何不将保义军余部和荆襄豪杰一起纳入岳帅麾下,再整顿各州县乡兵、团练、义军,一举将镇国军扩充至数万人的规模,平常号令专一,打起仗来如臂使指,方能克敌制胜。”

他的话有理,陈东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方才低声叹道:“国家兵权托于一人之手,终不是谋国之道。”

他见赵行德脸色微变,又道,“岳将军治军用兵,确实有过人之处,堪称世之名将。

但镇国军从上到下,只知有岳将军,不知其他。

我曾将清流士子若干人引入镇国军,结果要么对岳将军俯首听命,要么难以立身。”

他叹了口气,“元直你说的没错,军中贵在号令专一,岳将军这么做,也有他的道理。

可是,你想过没有?

如今天下板荡,百姓朝不保夕,人心纷乱。

前些年,就连方腊这等草莽中人都能自立,图谋割据东南。”

“岳将军的忠义,你我素来所知,不至于......”

赵行德打断陈东的话。

“太祖对周世宗忠义如何?”

陈东压低声音,“如今辽寇、奸贼势大,我等势力微弱,到还无妨。

只怕到了有一天,外驱北虏,内除奸贼之后。

军中若只镇国一系独大的话,就算岳将军无意,难保众将无心。

万一有人要重演黄袍加身之事,恐怕岳将军也是身不由己。”

陈东缓缓道,“遥尊天子而不奉乱命,本来就是亘古未有的事情。

圣上虚悬在外,难免惹人觊觎。

唯有将兵权稍稍分散,别立他军,与镇国军相互制衡。

未雨绸缪才是善始善终之道。

才能真正保全岳将军这一场忠义。”

理学社中的士人多数都有以文御武的心思,若岳飞一直独掌兵权的话,只怕局势稍稍好转,就有人要以此为借口发难,甚至可能指责陈东和岳飞二人居心叵测。

现在把赵行德抬出来,也是未雨绸缪。

理学社成立之时,赵行德便被推为治兵斋掌议,这些年来虽然流落夏国,但这个掌议职分一直未去。

他这十年养望,在乡绅士子中名望越来越高,理社也没有更好人选来出掌兵马了。

“可是......”

赵行德仍然犹豫道,“兵权宜专不宜分。”

“若战事需要,保义军自然也可听从岳将军号令。

分立别军,并非是要分岳将军的号令之权。”

陈东看着门外远处小心戒备着的水寨兵丁,他不知这是因为赵行德遇刺,所以陆明宇特意加强了戒备,见这些寨丁颇有精神,并不像普通厢军那般懈怠懒散,陈东心下暗暗称许,笑道,“岳将军的军令森严,犯了军令,那是要杀人的,元直你也要小心了。

你治兵保义军,将来也不会岳将军相互掣肘吧?”

赵行德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陈东见状,也没再多相劝。

陈东唯一的顾虑,是赵行德引军投了夏国。

不过他信得过这位旧友的人品,若是理义难以两全,最多像关云长那般封金挂印,绝不会裹挟兵马而去。

而镇国军才是东南抗辽的主力,毕竟保义军只是一只偏师而已。

只要镇国军和保义军保持着均衡,夏国也不至于挑动东南的内乱,白白便宜了南下辽寇或敌视关西的曹迪蔡京等人。

............

赵行德和陈东谈话的时候,离这里不远处的另外一处院落中,陆明宇,罗闲十,澧州白马寨首领张无敌,锁头水寨首领王清等人也聚在一起商议。

众人都是一方山贼水寇,此番前来,各自都存了一番心思,而陈东的到来,让众首领对招安的期待迅速强烈起来。

“招安的话,落个官身虚名,但要受许多的束缚。

我看赵先生,陈大人行事,断然不会像蔡京这样遇敌便跑,咱们将来是要真刀真枪和辽贼拼命的。”

陆明宇满脸忧色道,“如果跟了镇国军,或是被其他将军辖制,莫说封妻荫子,衣锦还乡,恐怕白白送死的机会更多些!”

“陆寨主说的是啊。

北边几十万大军都垮了!

契丹人这么厉害,若官府存心让咱们去送死,咱们那就是一只蚊子腿儿,给人家塞牙缝儿都不够!

白死人的事情,咱们绝对不干!”

王清点头道,“书生们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皇帝也不能差饿兵不是?

既然陈东亲自来了,那就先和他说好了。

要是缺粮缺饷的话,兄弟们立刻就回寨子里去!”

王清原先也做过禁军的军官,在剿灭匪盗的时候,就是因为被同僚出卖,所以被迫落草为寇。

谈及“送死”

二字,他的眼睛阴郁地很。

同普通盗贼对招安的憧憬不同,王清对朝廷里各种倾轧可谓记忆犹新。

“那陆寨主的意思是?”

罗闲十罕有地没和陆明宇抬杠,问了一句。

“俗话说,合则力强,分则力弱,”

陆明宇环视着屋内十几个江湖同道,“我们这些山水寨子的老老少少加起来有十几万人不止,但真正能上阵打仗的兄弟,满打满算也不过万。

如果招安之后,官府把咱们东一块,西一块的分散开来,那就只能任人鱼肉了。”

他的话语阴沉,勾起了众寨主心头深深的隐忧。

朝廷以招安为名,将群盗诱杀或是送上战场消耗干净,那是最常见的事情。

招安这条路,对没有靠山的盗匪而言,可能比江湖草莽还要险恶得多。

“合则力强?

各个山头怎么排座次?

谁做大谁做小?”

张无敌聛睨地看着陆明宇,“难不成陆寨主有这个本事坐第一把交椅吗?”

白马寨势力虽然不大,但张无敌的勇力过人,在东南一带名气却不小,以至于江湖上盛传这个“无敌”

的绰号,他本名叫什么,也没人记得。

听了张无敌的话,其他十几名匪寇首领都怀疑地看着陆明宇,他做了这么多事情,要说别无所图,那是绝不会有人相信的。

但以十三连环寨的势力,想要压服群雄,坐稳头把交椅,那也是不可能的,除非陆明宇还藏着别的底牌,或者是阴谋。

在江湖匪寇之间,信任,哪怕是最小的信任,也几乎是不存在的。

当面称兄道弟,背后下绊子捅刀子的事情多了。

张无敌挑衅口吻,并没有惹起陆明宇的不快,他干笑了两声:“陆某人自己有几斤几辆,自家心里清楚得很。

就算众兄弟抬爱,推举我来坐头把交椅,官府会答应吗?

坐第一把交椅的人,不但统帅近万兄弟,还要照顾拖家带口十几万人,你们谁要是真的有这本事,我陆某人绝不二话,甘心奉他为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