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有心得(2/2)
陈明洛见陈绍鹏若有所悟,就接着说道,“我们的社会无论外表怎样变化,其实质都是农民社会。
谁迎合了农民谁就会成功。
我们周围的人无论外表是什么,骨子里都是农民。
农民的特点是目光短浅,注重眼前利益。
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须具有农民特点,要搞短期效益,要鼠目寸光。
一旦你把眼光放远,你就不属于这个群体了,后果可想而知。”
“要相信拍马是一种高高级艺术。
千万不要以为拍马只要豁出脸皮就行,豁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卖出好价钱的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做了低层的站街女。
这和拍马是一样的道理,拍马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赏识,这是升官的惟一途径。”
“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确切地说,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
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订者从没想到要用这些来约束自己,而是想约束他人。”
“以上这些都是做官的原则,你现在要仔细想想,如果你能逐条做到、领悟到,你就能一帆风顺,如果感觉力不从心,就马上另外选择职业吧。”
陈明洛一直说到自己口干舌燥,觉得没有什么遗漏,这才停了下来。
陈明洛这一番话,其实已经憋在心里面很久了。
作为一名在党校呆了几年,并且参与过地方志编撰的讲师,陈明洛对于某些基层官场中的事情看得太清楚了,他很清楚领导们的上升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自己当年限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这个机会进入官场,但是眼力和见识是有的。
今天跟大堂哥到了一块儿,而他又有进入官场的心思,陈明洛就不能不把这些重要的观点向陈绍鹏灌输一番。
其实这一番话,他也曾想过跟老爹陈通达说一说的,但是考虑到他们那一代人所受到的教育跟如今实在是天差地别,如果这么说的话,估计会被老爹给痛殴一顿,所以陈明洛也只有将这些话给烂在肚子里面。
但是对于大堂哥这样的同龄人,陈明洛就没有什么顾忌。
陈明洛说的兴起,也真是掏心挖肺的向大堂哥传授经验教训,看起来效果应该是很好的,大堂哥陈绍鹏已经拿了个本子认真地记录他刚才的话了。
既然陈绍鹏能够听得进去,陈明洛也就放心了,这才是从善如流,加上他的知识能力和陈家现在的背景,想来是不难在官场上混出点儿名堂的。
自己的年龄还比较小,以后的路会怎么走,现在还说不清楚,腰缠万贯那是一定的,但是如果有更好的发展方向,也不排除自己会改弦易辙,重打鼓另开张。
在国内,不管你多没有钱,多没有势,最终还是要拜倒在一个官字的脚下。
最近陈明洛接触的官场倾轧越多,就越觉得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艰辛,万一哪一天自己既有机会,又有能力,还有想法,进入官场发展,也并非天方夜谭。
只不过,走这条路实在是很艰辛的,一步一个脚印不假,那下面都是血淋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