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 孙中山遭抢劫(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孙中山遭抢劫 伊藤博文签署北京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整个***瞬间陷入***之中,大山岩、西乡从道、山本权兵卫等被中华民国指定为战犯的***高级将领,当天都在自己府上剖腹自杀。

伊藤博文和山县有朋等签字的***官员祖坟被狂热的倭人夷平。

皇室的废除,更是抽掉了***民族最后一个脊梁,敬若天神的睦仁因病去世,让整个大和民族感到彷徨无助,追随其去天国的士兵以及百姓达三万余众。

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都有人受伤。

倭人集体陷入歇斯底里当中,吸毒,***成为了他们最好的发泄方式,从朝鲜运往***本岛的白粉贸易增加了三倍有余,鉴于此,叶之魁秘密将朝鲜的白粉生产厂搬迁至九州。

还没有离京的伊藤博文得知此消息,几乎不敢再回国内,最终不得不向中国政府求救。

“伊藤,对***国发生的一切,我只能感到抱歉。”

叶之魁端起桌上的茶杯,缓缓的吹了一口气。

“大总统,请您大发慈悲,救救***吧,何况,只有***稳定下来了,我们才有能力向中国支付赔款啊。”

伊藤博文匍匐在地,声泪俱下的说道。

叶之魁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当一名***人向你降低姿态下跪的时候,你要小心了,因为这种***人其实很想击败对方,伊藤博文就是这样一个能屈能伸的***人。

叶之魁心中已经决定除掉伊藤博文,盘算着等他回国后,指使屠夫让他在这个世上蒸发。

“说说吧,你需要什么帮助?”

叶之魁眯着眼睛问道。

“大总统,***现在最需要的是粮食!

如果中国能无偿提供一批粮食给我们,在下必定不胜感激涕零。”

伊藤博文一双渴望的眼睛看着叶之魁。

叶之魁冷哼一声,挑眉道:“我们中国自己如今还有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如果无偿提供给你们,恐怕百姓会指着我的脊梁骨骂娘。”

想起后世一些国家明明自己国内怨声四起,西北地方读不起书吃不起饭喝不起水的大有人在,却硬要打肿脸装胖子,插根蒜装象,生怕别人不知你是***的往其他国家包括***送钱送粮送礼物,叶之魁就气不打一处来。

“大总统,只要渡过了难关,我们***人一定会对您感恩涕零。”

伊藤博文咚咚咚的连磕几个响头,额际都渗出了鲜血。

叶之魁不为所动的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既然***如今不能拥有除步枪、巡逻舰以外的武器,你们那些配套设施,机器以及工厂与其留着生锈,还不如拿来与我们交换粮食,这样一来,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呢!”

叶之魁接到邓世昌的电报,言从九州运回来了一大批的先进机器,让他大喜过望之下,不由自主的便将主意打到了***的其他地方,二战后苏联的科技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与其国抢了大量德国人的先进技术资料机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伊藤博文入考妣丧般颓然坐在地上,叶之魁也不去催他,而是翘起二郎腿,开始哼起陕西的小调来。

“大总统,我愿意拿机器换粮食。”

伊藤博文半响才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

“伊藤,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有了人还怕没有其他的吗?”

叶之魁意味深长的说道。

“我听说,琉球上面的日军居然干起了屠杀我国民的勾当来?”

叶之魁摸了摸下巴,淡淡的说道。

伊藤博文马上回道:“大总统,琉球岛上并无日军,他们都是伪皇睦仁的残余势力,已经与我们***政府毫不关系。”

“这样啊,你回国后就发表一份断绝关系的声明吧。”

叶之魁并无意外的说道。

与此同时,和朝鲜隔海相望的***,占领九州以及北海道的中***队除了小部分留守外,大部将逐步撤离,不过在此之前,他们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收缴日军的重武器。

这件事并不是一件好差事,一些顽固的倭人拒绝交出武器,一些狂热者甚至频频攻击中国士兵,好在办理此事的袁世凯也是一只老狐狸,除了戒备森严外,还收买了一些比较贪生怕死的倭人,以倭治倭。

长崎港口,袁世凯亦步亦趋的跟在聂士成的身后,聂士成突然停住脚步,袁世凯几乎撞到他的身上。

“聂帅!”

袁世凯不解的叫了一声。

“慰亭啊,就送到这里吧。”

聂士成心中五味俱陈,神色复杂的看着他,对于袁世凯的才干,他算是见识到了,短短时间内,就以血腥手段将九州之民治理得服服帖帖。

拍了拍袁世凯的肩膀,聂士成不无警告的说道:“慰亭,看得出来,君有大才,你我皆为中华之民,如今在大总统的带领下,中国逐渐崛起,你我当一心一意辅助大总统,让中华重新立于世界之巅,大总统对倭人严防死守,分化拉拢,警惕异常,你作为九州巡抚,切切不可因为私心,使得倭人找到机会,重新崛起与我中国为敌。”

袁世凯郑重其事,一本正经的说道:“聂帅但请放心,有我袁世凯在九州一日,倭人就无出头之日。”

“好自为之吧!”

聂士成转身而走。

“聂帅,请保重!

琉球之民心向中华,与九州大不相同,聂帅可内外夹击,让倭人无所遁逃。”

袁世凯也很敬重这位风骨长存的老人,不由自主的出言提醒道。

8月20日,聂士成率领四万大军,兼海空部队离开长崎,前往琉球,解决北白川宫能久近卫师团。

25日,中***队成功在琉球登陆,消灭倭人四千守军,随后,在飞艇、舰队的配合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使得近卫师团像太阳下的雪球一般,慢慢消融。

琉球子民夹道欢迎中***队入城,积极提供各种情报。

30日,北白川宫能久被围在十里堡,退无可退,剖腹而亡,至此,***战事基本平复。

康巴藏区,包括后世的四川,云南、***、青海以及甘肃一些地区,康区为川、滇之咽喉,川、滇、藏事一体,战略位置身为重要,被称为“康藏锁钥”



前清政府都已经认识到在康区的政治统治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康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极不相适应,并且改善和加强对康区的统治。

叶之魁以及中华民国自不会看不清了。

吴大山部川军入藏后,一战而定乾坤,在尼泊尔军队的配合下,将入侵***的英军给打了个七零八落,围而歼之。

当十三世***松下一口气,睡了一个好梦准备欢送吴大山这蹲大神出藏的时候。

吴大山却将军队分部驻扎在***各处,懒着不走了。

当然,吴大山的借口是防止英国人再次入侵,但是***根据所得情报,知道吴大山这明显就是扯淡,英国人并无再次行动的丝毫迹象,反而迫于压力要求和中华民国政府和谈商议赎回俘虏之事了。

还没有等***缓过神来,秋后算账开始了,原驻藏大臣以及汉藏官员十余人由于贪污受贿、媚外乞怜、鱼肉藏民、颟顸误国等种种罪行被叶之魁下令缉拿,即刻押送入京。

***的天开始变了。

9月1日,新任驻藏大臣张荫棠亲自到拉萨春都会议上演讲,宣传“***百姓与中国血脉一线,如同胞兄弟一样”

,消除汉藏情感隔阂;讲说“生存淘汰之理”

,激发改革自强精神。

张荫棠在致吏部电中呼吁”

窃思藏地东西七千余里,南北五千余里,为川、滇、秦、陇四省屏障,若有疏忽,不独四省防无虚日,其关系大局,实有不堪设想者。”

叶之魁随即回电:“各就现在情弊,参筹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主、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

由此拉开边疆地区围绕筹边改制与开发图强两方向进行,筹边改制的主要措施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遍设州县,改建行省,开发图强则以招垦边地,兴办工矿、邮电、交通、文化教育。

民国政府向四川巡抚伍生下令:“经营四川各土司,并及时将三瞻收回内属。”

向驻藏大臣张荫棠下令:“在***以及康区实行屯垦、练兵、招商、开矿等新政。”

***现在才明白过来,请神容易送神难,噶厦政府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军吏权被收回到中央之手。

中央政府的改土归流政策已经使川边各土司感到危机,而张荫棠在叶之魁的支持下,进一步深化改革,欲强迫寺庙接受规定人数,逼部分喇嘛还俗。

臧康的统治者是三大领主,即土司,头人,寺庙,不但有大量的所属田地农奴,而且干预社会事务,他们利益相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组成臧康的上层社会,***噶厦地方政府就是由这些人组成的。

张荫棠显然触及了这些人的底线,臧康地区暗流涌动。

康区巴塘上莫西村,邮传部官员孙中山、陈少白以及中国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一行正在此地勘察地形。

想要彻底控制***,唯有加强***和内地的联系,因此,修铁路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要是川藏铁路修通,吴大山部何至于入藏路途困难重重,甚至出现士兵伤亡,四川巡抚伍生何须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维持后勤部队。

英军入侵***之后,詹天佑等人就被邮传部派遣到了这里,先行勘察,勾画出一条川藏铁路来。

“眷诚兄,此处地势险要,叠栾重嶂,悬崖峭壁,坡度着实过大,为世界之罕见,不知能否经过?”

孙中山皱着眉毛说道,他相当于总规划师,而詹天佑是总工程师,专门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詹天佑看了看地势,冷静的思考起来,须臾才点点头道:“此路虽然坡度极大,每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性能稍有不同,事故难免发生,不过,只要我们采用自动挂钩法,就能解决此问题。”

孙中山点点头,正要说话,旁边的陈少白忽然说道:“载之兄,眷诚兄,恐怕不能经过此地。”

两人诧异的抬起头来,陈少白手轻轻一指,原来前面是一大片坟地,如若铁路经由此地,势必惊动别人的祖坟。

詹天佑摇摇头,叹道:“北面是悬崖,南面是浚河,西面是石山,如果要大改道,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经费,因此还是不该的好。”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与当地的村民去交涉一翻。”

孙中山笑着说道。

“也只有如此了。”

陈少白点头同意。

不待他们动身,一队人马便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的冲了过来,为首一人包着深灰色的头巾,袒胸***,长得彪悍异常,更为碍眼的是,此人手中竟然持着一支鸟枪。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