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战(2/2)
赵志敬的武功原在王宋二人之上,但此时出其不意,俯伏在地时给人制住,已全然处于下风。
他事先布置了十余名亲信在旁护卫,道袍之中也暗藏兵刃,但李志常、王志坦等都是丘处机的亲传弟子,平素在教中颇有威望,突然一齐出手,赵志敬的心腹大都不敢动弹。
有几人想取兵刃,均是一伸臂便给人点了穴道。
李志常向那贵官和萧遥道:“蒙古与大宋已成敌国,我们大宋子民,岂能受蒙古的封号?
两位请回,他日疆场相见,再与两位周旋。”
这几句话一出,殿上群道中有许多当即大声喝采。
那贵官白刃当前,毫无惧色,冷笑道:“各位今日轻举妄动,不识好歹,全真教大好基业,眼见毁于一旦,可惜啊可惜。”
李志常道:“神州河山都已残破难全,我们区区一个教门又何足道?
阁下再不快走,倘若有人无礼,小道可未必约束得住。”
直到此时,萧遥才开口道:“神州河山与黎民众生相比,不知孰轻孰重?”
李志常见萧遥一直默默地站在那蒙古贵官身边,以为他只是一个随从,便没有多加留意。
此时听萧遥忽然开口,当即反唇相驳道:“国破家亡,没有神州河山,又哪来的黎民众生?”
萧遥道:“非也。
家国天下,没有家又何来的国?
天下大势本就暗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你们修身悟道的出家人置身方外,应该明白这一点,也更应该明白这天下说到底,终归也只是帝皇的天下,而非人民的天下。
如今的大宋朝堂腐朽,政局黑暗,贪官污吏数不胜数,民不聊生,而你们对此置若罔闻,只知一味地维护如此的朝廷,说到底,不过是狭隘的民族之见,觉得蒙古乃是异族罢了。
若是如今中原义军四起,恐怕你们就不会如此了吧?”
说到这里,萧遥陡然大声道:“正是有了你们这样的人,才会眼睁睁地看着人民于水火之中苦苦挣扎,说起来是忠君爱国的侠义之举,实则是误势殃民的愚昧之见。
此番大汗敕封你们,乃是顺应天道,昭民为益的举动,你们不知感恩也就罢了,反而还摆出如此阵仗。”
说着,轻蔑地扫视了一眼面前的如林长剑,继续道:“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所谓的‘修道高士’,原来徒有其名,看来当年成吉思汗也是受了蒙蔽而已。
既然如此,这敕封自然也就出之无名了。
也罢,咱们走。”
说完,领着那贵官转身便欲离开。
李志常不意萧遥竟有如此真知灼见,一时间哑口无言。
而全真诸道中一个俏丽的身影闻言,也是心头一震,思绪久久难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