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0921章 粮食问题(6/6)

这也是为什么大商队都会派重要管事驻在南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交易所不但提供了交易平台,同时还帮商队收集好了各地的物资价格。





“也就是说今年蜀国在收粮后,粮价会跌到一百钱?”





“若是真如张家所说的,蜀人这几年不打算用兵,只怕比这个价还要低……”





相比于荆州百姓饥一顿饱一顿,蜀地这个粮价,当真是够低的。





只是在这个年代,粮食和铁料一样,都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蜀人粮价低是低,但关吴人什么事?





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法令严明,没有官府的允许,谁敢私下卖粮给敌国?





就算是要钱不要命,那也没办法卖啊。





毕竟就凭蜀国那地理环境,你想要大批运粮,能瞒得过官府?





“吴蜀乃是盟国呢,说好的相互帮扶,共同伐贼。

再说了,大将军与蜀国丞相诸葛亮,乃是同胞兄弟……”





“没错。

若是让大将军出面,说不得有几分机会。”





“吾记得,潘承明乃是蒋公琰的外兄,蒋琬如今乃是蜀国丞相府长史,锦城诸事,皆由彼作主,何不也请他帮忙?”





所谓潘承明,就是潘浚。





前年被孙权授予符节,与吕岱共平五溪蛮的叛乱。





现在已升至太常,正在长沙安抚蛮人。





“此言大善!”





若是当真能说动大将军和潘太常出面劝说蜀国的丞相和丞相长史,此事谈拢的可能性只怕不低。





前来参加商议的张白连忙也表态道:  



“吾回去也与家兄说说,让他写信给那冯明文,力劝他促成此事。”





众人一听,顿时大喜:  



“若当真如此,则此事少说也有七八分可成!”





诸葛亮、蒋琬,再加上一个冯明文,哪一个不是在蜀国掌握实权的人物?





更别说粗糖一事,与冯明文干系甚大,别人可以不愿意,但冯明文岂有不愿意之理?





此人素有“巧言令色”

之称,让他前去劝说诸葛亮,把握又大了几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