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426章 蓟县城下(2/2)

气得他转过头,吩咐道: “扔下去几个火把!”

然后又让人向下射了数箭,这才让稍稍止了城门口的混乱。

“你们的将军呢?

你们领头的人是谁?”

又是一阵嚷嚷,好一会,一个狼狈不堪的披甲将校这才被推到了最前面。

“王使君,是我啊,我们在半路就被蜀房埋伏了,将军他,他已经阵亡,只有我们这些人逃了回来,这是将军的尸首……………”

军司马把火把举到自己面前,好让王雄看清自己的脸面,然后又吩咐后面的人抬出一具尸体。

但见那尸体衣甲不知被什么劈裂,胸腹处刀伤淋漓,一片腥红肉糜,首级不知去向。

除了铠甲确实是大魏中高级将领所有,其余部分已经模糊得看不出一点这副躯体本来究竟属于谁。

城下的火光忽明忽暗,照得虽不是很清楚,但仍让王雄差点呕吐出来。

“王使君,蜀虏随时会追来,吾等性命危在旦夕,恳求王使君能怜悯一二,开了城门,让我们入城………………”

军司马泪涕齐下,苦苦哀求。

他身后的溃兵也跟着哭喊。

城下哀嚎一片。

甚至还有人匍匐在地上,不断磕头。

“为什么你们会被埋伏?

渔阳呢?

渔阳怎么样了?”

“吾等不知王使君啊!

我们还没到渔阳城,在鲍丘水渡水的时候,就被蜀房伏击,我们连那蜀房从哪里冒出来的都不知晓………………”

王雄一听,差点气得破口大骂“废物”



王雄转头吩咐:“开门,让他们进来。”

崔校尉一听,连忙上前,低声劝说道: “使君三思,城下情况不明,且天色已晚,此时贸然开门,会不会有些不太妥当?”

论起治理地方,王雄倒还算是有些信心。

但论起治军信领兵,却是多有不足。

听到崔校尉这么一说,他顿时就有些迟疑: “依你之见,当如何?”

“可吊些吃食下去,让他们在城墙下呆上一宿,明日天亮确认无误后,再放他们入城。”

王雄踌躇一番,然后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依你之见。”

然后示意城下,让崔校尉喊话。

崔校尉愣了好一会,这才迟疑地指了指自己,嘴巴无声地吐字:“我?”

王雄点了点头。

崔校尉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

我多个什么事?

伸出脑袋,喊道: “天色已晚,城门已关,按律夜里不得开门,诸位请委屈在城下呆一宿,只待明日………………”

“我待你阿母!”

不等崔校尉说完,预料中的怒骂扑面而来。

城下的溃兵有人用幽州土话破口大骂: “崔老六!

你养的外室就在葫芦巷的宅子里!

别人不知道,你以为我不知道?”

“你开不开门?

你现在敢不开门,你最好让你家祖宗保佑,让你家阿翁今晚就死于蜀虏刀下!”

“若不然,待明日你家阿翁进了城,天天叫兄弟们去帮你照顾外室!

曹!”

“别人你不认识,难道我你还不认识?

按你家阿母的律呢?

装什么装?”

污言秽语,当场就把崔校尉骂得面色胀紫。

崔校尉虽说不是清河崔氏嫡系出身,但好歹也是沾了关系,平日里自诩世家子弟。

哪里遇到过这场面?

偏偏城下混乱一片,也不知道是谁在指名道姓骂自己。

崔校尉气得浑身哆嗦。

匹夫!

死兵卒!

粗鄙恶心!

看到崔校尉被人骂得堵住了嘴,王雄上前,轻声问道: “崔校尉,你当真在葫芦巷养有外室?”

崔校尉听到这个话,只恨不得抱着王雄跳下城墙,也好一了百了。

“下走,下走确实,确实有一处室,在,在......”

王雄看到对方没有否认,看向城下,略有叹息道: “那军司马你我都认识,此时又有人连你这等私事都能知晓,看来城下确实是三日前派出的无疑。”

“不如就让他们进来吧,也免得别生事端。”

如今蓟县城守兵严重不足,这城下数百人,好歹也能补充一下城内的守卫力量。

而且此次汉国大举来犯,本就兵力空虚的幽州,不得不临时征发百姓组成军伍,其中掺杂了不少青皮流氓,甚至囚犯。

平日里还好说,像如今被蜀虏杀败,主将又阵亡,能溃逃回来已经算是不易。

还想指望他们听从军令,主动在城下呆上一晚,未免强人所难。

怕不是到了半夜,就会一哄而散。

最重要的是,眼下渔阳情况不明,蜀虏从何而来,主将是谁,有多少人,谁也不清楚。

而见过蜀房的,就只有城下这些人,不让他们入城,真要半夜全逃了,到时候他找谁去问敌情?

王雄表面看起来是询问崔校尉的意见,但崔校尉此时哪还有别的选择?

“使君所言极是,是下走前番考虑不周。”

王雄点头,然后探头出女墙,向下边说道: “吾乃幽州刺史王雄,尔等所求,吾已尽知矣。

既是大魏将士,又是大魏子民,吾岂有拒之城外的道理?”

“来人,开城门!”

连喊数遍,城下溃兵听到这个话,欢声如雷。

“王使君大恩!”

" “使君仁义!”

“谢过使君!”

听着城下感恩戴德的声浪,与前番叫骂形成了鲜明对比。

崔校尉的手用力地按了按刀柄,看向轻而易举就收找溃兵之心的王使君,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感觉自己似乎被人利用了,当了一回垫脚石,但是又没有证据。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