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2/3)
“喏。”
第二日中午,天边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声。
大雨如伯卒说的那般如约而至。
崔梓总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一件事。
直到下边的人前来禀报说派出去的斥候没有按时回来,他才想起来: “没有回来?”
崔梓看了看外面的大雨,“会不会是雨太大,他们在山中无法行走,所以才没有办法按时归来?”
“再等等,等雨停了,若是他们还没有归来,就再派人前去寻找。”
想了想,又嘱咐道:“多派点人,最近山里狼多。”
总不可能是被狼叼走了吧......
渔阳关口上游,突如其来的大雨,同样给汉军的筑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一根木桩已经完成,冒雨抬着装有石头的的士卒,有人脚底打滑,连人带桩栽进了暗流中。
腰间的安全绳瞬间绷直,另一端拴在岸边的马背上。
马儿受惊扬蹄,竟将人从漩涡中生生拽出。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人拖到安全处,军医扯开李三娃浸透的衣衫,胸口被安全绳勒出的血痕形似蟠龙。
“你小子命大,得亏这绳是南乡麻,千斤的东西都能拉得住!”
南乡麻绳,南乡麻袋,大汉驰名商标。
除了麻绳,这一次军中还带了大量的麻袋,在筑坝上可帮了大忙。
抓起一把药粉直接抹在伤口上,疼得士卒呲牙咧嘴。
眼看着雨越下越大,筑坝不可能再进行下去,镇东将军只得下令暂时休息。
但这场大雨的带来的麻烦还远未结束。
“将军,雨太大,后面水位肯定会抬高,如果上游再有大水下来,到时候那些柱子恐怕会有危险。”
裴秀心急如焚地找到镇东将军,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派人看着柱子!
一旦发现情况有变,能稳住就稳住,稳不住的话......
不用强来。”
镇东将军面容依旧冷静,似乎并没有因为筑坝失败的可能而受到干扰,语气平静地吩咐。
她既然敢率军到达这里,自然不可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水攻上。
大司马府的参谋部,也不是用来养废物的地方。
如果不给出足够的预案和推演,镇东将军回去后,会亲手把他们一个个都吊起来,用沾了盐水的鞭子抽!
在军中,如果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那就不要怪军法无情。
看到镇东将军如此从容,裴秀心里一下子也跟着安定了下来。
“学生明白。”
只是再早有所料,待云收雨歇后,千祈祷万祈祷不要过来的雨水小洪锋,仍是不期而至。
“味!”
最中间的两根木桩晃了晃,竟然被水流冲起。
“护桩!”
有人纵身跃上竹筏,怒吼着扑向缺口,肩扛装满石头的笼扎进急流。
水流带着人撞向木桩,撞得他猛地吐出一口血,但扭曲的竹笼骨架硬是卡住了缺口。
“不要命啦!”
众士卒连忙上前帮忙。
镇东将军看到刚才发生的这一切,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她认得出来,这是一个来自越?
的将校。
南乡与越?
的儿郎,是大汉军中最为精锐,也是最不怕死,最敢拼命的将士。
这一次跟随她出来的人,小半都是出自这两个地方。
也不知是不是这场雨刺激到了狼群,雨停后,狼叫声越发地频繁起来。
连枭也跟着凑热闹。
镇东将军正按剑立于山上,看下面的堰一点点成型,忽有传骑来报。
“关帅,赵将军那边,派人过来了,说是有细作要见将军。”
“嗯?
细作?”
昨日才捉住了贼军派出来的斥侯,今日又来了细作,难道关口那边已经发现了异常?
“带上来。”
几个细作很快被带了上来,镇东将军一见来人,眉头一挑,脸上竟是罕见地露出惊喜之色: “韩教头,你终于来了?”
一副猎户打扮的韩龙哈哈一笑: “关将军,你这大军,藏得可真是够深的,如非我早有准备,看到这几日鲍丘水突然少了这么多水,还寻不过来呢!”
镇东将军脸上也是难得地露出笑意:“韩教头,你这一过来,我拿下关口的把握,至少要多出五成!”
镇东将军对这位侠肝义胆的武林盟副盟主,还是很尊重的。
在她看来,韩龙确实担得起“侠之大者”
这个称号。
“过奖了过奖了!”
韩龙谦虚了一下,然后看到山下的情况,不禁发出惊叹: “将军这水坝,已经快要筑好了?
看来就算我不过来,将军也必能攻下关口。”
“攻下关口不难,难的是如何拿下两边的山头,韩教头可能教我?”
“不瞒将军,我与我这几位友人,一直在这附近转悠着,可是学了一个月的狼嗥和枭叫,就盼着将军能及早过来呢!”
狼嗥与枭叫的组合叫声,原来是接头的暗号。
韩龙一边说着,一边向镇东将军介绍自己的两位友人: “这是我在幽州的刎颈之交,他们亦是早就仰慕大司马久矣!
这位叫纪阳,这位叫纪晖,乃是亲兄弟。”
“大司马一首《侠客行》,天下游侠莫不引以为知己。
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令天下游侠如拨云雾。”
“若能见大司马一面,他们二人愿以性命相付,剖肝沥胆,在所不辞。”
冯大司马一本书一首诗一句话,生生把游侠儿抬到了一个高度,让他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人生中的道路。
被天下游侠奉为总盟主,其影响力之大,非游侠儿,难以想像。
二人上前见礼:“纪阳纪晖见过关将军。”
关将军乃是冯大司马麾下第一大将,号河东翼虎,威名赫赫。
二人见他虽身染泥浆,却丝毫不影响其俊美容仪,心里不禁暗赞: 如此神仙人物,却甘愿屈于冯公之下,不知冯公又是何等奢遮人物?
但听得韩龙又在一旁解释道: “他们兄弟二人颇有武艺,时常被商队聘为护卫,跟随商队出塞,对这一片,熟得不能再熟,可为将军导路。”
“好好好!”
镇东将军喜不自禁,“这可真是太好了!
如此一来,吾无忧矣!”
日头堪堪落到山头尖尖上,一队胡骑乱哄哄地出现在了关口下。
“什么人?”
城上的魏军士卒立刻搭弓拉箭,对准城下。
一个鲜卑老人被推了出来,用生硬的汉话喊道: “将军,我们是鲜卑乌洛兰部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禀报大魏将军。”
“乌洛兰部?”
不但是士卒,就连城头的将校们都在疑惑,没有人听说过这个部落。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现在鲜卑人种族离散,大大小小的部落不计其数,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他们都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