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04章 连环计(给诸葛谪星大佬加更)(2/3)

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防走水。

里头没别的,全是水泥做的书架,书架上全是书和手稿。

这些书和手稿,是冯大司马为了防止自己忘记前世的东西,不管有用没用,想到一点就记下来一点。

原本只是一个大箱子,久而久之,一个大箱子就变成了两个大箱子,再变成了很多箱子。

最后觉得箱子不方便,于是就变成了书架。

在关将军眼里,这些书和手稿,全都是阿郎师门的旷世学问和绝密见闻。

原本除了阿郎,只有她有钥匙,可惜后来又多了一个姓张的——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此时听到阿郎想要去秘书房,再看了一眼花小五,关将军出声问道: “阿郎去秘书房做什么?”

“拿本书。”

这就更得问清楚了!

“阿郎要拿什么书?”

关将军已经站了起来,“妾去帮阿郎拿。”

冯大司马站住身子,顿了一下,这才说道: “那就有劳细君了,帮我把三号书架最上面一排的那本无字封面的书拿出来。”

“好,阿郎稍等。”

待关将军离开,冯大司马又对满面古怪之色的花小五吩咐道: “你这什么神情?

去,把笔墨摆上。”

不一会,关将军果然拿着一本书回来了,脸上同样是古怪之色。

把书递给冯大司马: “阿郎可是想要这本?”

“正是。”

关将军认真地看了看冯大司马,再看了看一脸无辜的花小五,忍不住地问道: “阿郎要这本书,这是……”

冯大司马嘿嘿一笑: “修改一下,然后送去九真日南那边。”

关将军这才有些恍然: “阿郎这是又想要骗那孙权?”

“连环计嘛,上回给了一本《滇国虫谷》,这一回再给一本……”

孙大帝,加油!

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神仙的。

就算找不到,凭着我送给你的这些书,想必足以让你坚定修仙的信念。

活得太久了没啥意思,还不如多多修仙,早点去见神仙。

冯大司马转头看向花小五,问道: “那边有哪个小国是女王当政?

或者曾有女王当政?”

花小五点头: “有啊,扶南就是。

扶南以前就是女王当政,听说直到一百多年前,也有人说是两百多年前,一个叫柳叶的女王,嫁给了一个叫填的男人,才变成男子当政。”

冯大司马原本是随口问问,没想到竟真能问出自己最想要的答桉。

花小五这一番话,顿时就是让他又惊又喜,一拍大腿: “还真有?

那可真是太好了,这下连编都不用编了!

这书就取名叫《扶南女王》!”

旁边的关将军一听,与女儿双双几乎一模一样的凤眼眼角,顿时就是微微向上一挑。

她当然知道这本被取名为《扶南女王》的书,乃是继《滇国虫谷》之后,阿郎又写出来的一本志怪小说。

与《滇国虫谷》还是同一系列。

若非阿郎在榻上信誓旦旦地求饶说,这些书上面所言之事,真的是假的。

她几乎都要确定,阿郎的师门当真是与某个叫“虚无之地”

的神仙之境有所联系。

冯大司马坐下,拿起笔,蘸了蘸墨,准备在书皮上写定,才画了一横,然后抬头,看向关将军。

关将军摇头: “妾还要到前面去处理事情。”

说着,还扬了扬手里的军报,然后转身走了。

她确实没空。

况且这本书是秘书屋里她能看得懂的书之一,书里的内容她几乎都背下来了。

此时自然没有必要再留下来。

冯大司马把笔递给花小五:“你来。”

花小五虽说是蛮女,但作为孟获的女儿,祝融部的族长,肯定是要熟习汉家文化的。

不但识字,而且字练得……至少现在比冯大司马强上一些。

“什么?”

花小五有些茫然地接过笔。

“坐,我念,你写。

这里,写上扶南女王。”

“接下来呢?”

“翻开,让我先看看,哪里需要修改一下。”

哗啦哗啦的翻书声响起。

…… “翻!

这里……再翻,还有这里……”

“翻啊,怎么不翻,快翻……”

“哦哦,等一下。”

“再翻……你怎么不翻?”

“我还没有看完,待我再看看。”

“快点的!”

“急什么?”

花小五的声音也跟着有些急了,“我没看完呢!”

气得冯某人骂了一句:“曹!”

过了一会,只听得花小五的声音又响起: “阿郎,这是你写的?”

“不是,是你家夫婿写的。”

我的字要有那么好,还用你代笔?

“上面的事情,是真的吗?”

“假的。”

“我不信!

肯定是真的,你现在把它改了,就是为欺骗世人,不想让世人知道它的真相,是也不是?”

“不是。”

“我不信!

如果是假的,为什么左夫人要把它藏在秘书屋?”

“屁话真多,快些写!

我跟你说,要是这个事情办好了,说不得我能让我们的儿子加个千户食邑,加个三千都说不定。”

“真哒?”

花小五勐地抬起头,亮晶晶地看着冯大司马。

冯大司马呵呵一笑:“扶南侯要不要?”

“要!”

花小五激动得身子都开始哆嗦了: “妾应该怎么做?”

“别光顾着在那边骗人家东西赚钱,多培养点自己人,注意,是自己人。

反正有三十年时间呢,都够你抱孙子了。”

冯大司马指点道,“日后大汉灭了吴国,九真和日南那么远,派大军前往,未免虚耗钱粮。”

“若是到那个时候,你的人以你的名义也好,我们儿子的名义也好,带领当地土人,响应三兴汉室,赶跑吴人,令九真日南乃至交趾重归大汉。”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