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十八节 魏帝赐婚

这时魏帝问着说:"如何徐徐图之,但说无法。"

我用枪头指着梁都一带说:"健康四周皆为大梁军事重地,梁军主要兵力皆分布在此。

沿江水一线,大梁亦有江州、郢州、荆州和信州等军事重镇,但越往西大梁兵力越发分散。

若是徐徐图之,我大魏可先取巴蜀,占尽江水上游地域,然后勤操水军。

待我大魏水师精锐练成,便可顺江而下,对大梁军事重镇逐一夺取,此为分布蚕食削弱大梁,直至大梁无土可守无兵可战。"

"荒谬!"

皇叔直接反驳道:"大梁弱小世人皆知,何需如此大费周折。

若是夺了钟离,我大魏雄狮可兵指梁都健康,一鼓作气拿下健康,大梁便可一战而亡。"

我摇头笑道:"南朝气数未尽,萧衍为帝国泰民安,两军对垒只怕是互有胜负,恐难以如皇叔所愿。"

魏帝皱眉问道:"你所言当为长久之计,且待朕日后调整部署。

钟离之战已然展开,我大魏不可轻易撤兵,依目前形势而论,你可以好的计谋?"

我听完思考了一下后,指着湖北地区说:"钟离之战梁军必全力以赴,我大魏可另开二路战线,为钟离分兵而攻。

义阳襄阳乃为中部北上之咽喉,我大魏若先夺义阳再取襄阳,固而守之。

则他日我大魏既可用兵钟离,亦可南下攻取郢州荆州,此乃可攻可守之重地,与我大魏百利而无一害。"

魏帝听完微微笑了,笑得非常开心,当即诏命皇叔督军征讨义阳襄阳之地。

皇叔元英领命后直接离开出发,群臣对此计谋纷纷议论,不是对我大家赞赏。

随后魏帝突然对着群臣问道:"顿丘郡公,这李虎今日之表现,郡公爵的何如?"

群臣里走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大臣,他诚惶诚恐的弯腰回答道:"回禀陛下,臣觉得这李虎乃神童也,小小年纪竟洞悉天下大事,着实为可朔之才!"

"嗯!"

魏帝点头说道:"李虎之才朕亦为认可,朕记得长公主与郡公之女,如今当有四岁矣。

朕若是为长公主做主,为你郡公府千金与李虎赐婚,你是否同意?"

"啊!"

郡公听完大惊,忙回答着说:"臣多谢陛下赐婚!"

魏帝点头笑道:"李虎,朕将长公主独女赐婚于你,你可要好好为我大魏效力。"

我惶恐的跪倒在大殿之上,对着魏帝拜伏着说:"多谢陛下赐婚,小人定当为大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起来吧,大家退朝!"

说完魏帝起身开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殿。

郡公随后走来对我行礼说道:"我乃顿丘郡公穆绍,陛下既已赐婚,我当立刻赶回顿丘郡告知我夫人长公主。

待腊月回京时,我等再来拜访你父亲,以尽亲家之仪。"

我恭敬的回礼说:"多谢岳父大人,您先请!"

"嗯!"

郡公听完起身,一边看着我一边抬脚朝殿门外走去。

走在群臣武将之后,我听着他们对我议论纷纷褒贬不一,知道今后的路对我来说将变得很不一般,内心的忐忑让我很是不安。

来到殿门外后,先前的黄门官立刻叫住了我,等圣旨送来后,我们又一起坐车赶回家里。

黄门官宣旨后,父亲被弄得惊呆了,一时没能缓过神来。

我立刻跪拜着说:"多谢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好你个李虎啊,老奴就说你绝非凡人,如今不仅没有获罪,反倒得了陛下亲自赐婚,大富大贵近在眼前啊。"

说完黄门官伸手将圣旨递给我,哈哈大笑着转身离去。

待黄门官走后,父亲这才吱吱唔唔的问着我说:"虎儿,郡公府,那可是朝廷一品大员啊。

你这..."

我回答着说:"父亲,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以后我们为人处事当谨慎为之,再也不可如以往那边随意所为。"

"那是,那是!"

父亲说完,伸手去擦额头冷汗,看来他刚才听旨的时候估计给吓坏了。

时间过得很快,寒冬腊月一眨眼就到了。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门外传来一阵马蹄急骤的马蹄声,只听一将士扯开喉咙喊道:"顿丘郡公携长公主殿下深夜到访,请李府速速开门。"

此时我正好经过大门,见管家不在门旁我便亲自开门说道:"我乃李家独自李虎也,欢迎长公主殿下和顿丘郡公大人大驾光临!"

说完我走出门外,直接跪下扑倒在雪地中,恭请着有身份有地位的老丈人一家。

我趴在雪地上不敢抬头,就听到三三两两的踏雪声由远及近,时不时还有马儿喘沸的声音传来。

地上有些冷,古代的冬天气温特别的低,双手撑地的我很快小手就被冻得通红。

这时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扶起了我,在我抬头的瞬间,我看到一个气质非凡,身披貂绒大衣的角色女子站在我的面前。

我即刻退后两步,认认真真的行着大礼说:"小人李虎,拜见长公主殿下。"

"呵呵!"

长公主倒是为人谦和,直接笑着夸赞道:"夫君,这李虎如此年幼,果然如你所说那般聪慧。"

说完她转身,伸手对郡公身旁的一个小姑娘招手呼唤道:"婉容,快过来见你的夫君。"

只见一个四岁的女娃娃踩着稳健的小步朝我走来,她眉清目秀衣饰华丽,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盯住我目不转睛的看个不停。

待她来到我身旁后,这女娃娃侧身朝我行了个女子屈膝礼,然后低头问候道:"小女穆婉容,见过李家公子。"

"穆婉容?"

我听完大惊,猛朝她仔细的打量起来。

很快我就从那凝眉的小面孔里,找出了婉容姐些许的样貌。

长公主也皱眉看着我问道:"怎么?

莫非你认得我家小女?"

"哦,不不不!"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唐突,立刻行礼致歉说:"只是穆婉容这名字深深刻印在我脑中,故而记忆深刻。"

"哈哈哈!"

郡公听完仰头大笑道:"自家爱妻,理当牢记其名呀。

虎儿不错,岳父我很喜欢你。"

"呵呵!"

长公主听完也乐呵呵的笑了,伸手摸着我的脸蛋夸赞道:"哎呀,虎儿生的好俊俏啊,与我家婉容可谓是天设一双,地造一对,绝配矣。"

这时小穆婉容开口问道:"李虎,你可有在念书?

三字经可曾读过?"

我很是激动的行礼回答道:"在下乃武官之子,尚未请先生执教。

三字经我倒记得些许。"

"哦?"

长公主肃然起劲的问道:"既未请先生,如何又视得三字经。

虎儿你朗诵几句来听听。"

我点头背诵道:"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郡公听到这里,立刻拍手笑道:"好啦,虎儿之才又岂止是三字经,无须颂此经书。

虎儿,你就为长公主说一说这治国之道,长公主殿下一听便知虎儿之才。"

长公主听完微笑着说道:"好啊虎儿,你来为本公主说一说,这治国当该如何做?"

一听我要说治国的大道理,小穆婉容移步到她母亲身旁,伸手拉着她母亲的手指,认真的看着我倾听着。

我仰头朝天凝视,思考了一下后讲述着说:"治国之道需以民为本。

朝廷要强推吏治,法严不容私情,杜绝贪污行贿欺压民众等不良之举。

于国来说民生社稷乃重中之重,要保民有地可耕、有粮所食、有衣可穿、有冤可申。

所谓国强民富,乃是说万民富有后,才有国之强盛,此为先决要素,不可颠倒而论。"

长公主听得连连点头,微笑着感慨道:"虎儿说得有理啊,只是想要做到这些,怕是难啊。"

我回答着说:"长公主殿下说的是,唯有明君在世方可一一实践。

难确实难,若不难,天下便无弱国之说也。"

"呵呵!"

长公主听完伸出另外一只手,左右牵着我和穆婉容一边走进门一边说道:"走,我们进去再聊。"

(未完待续)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