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越古超今!(1/2)
“绿”
字?
张处新没有想到,秦烨竟然真的敢改写古诗,而且还找出了“绿”
字代替“过”
字。
秦烨更改古诗的做法,简直越古今,前所未有啊!
不仅是张处新,后排听课的老师们,同样全都瞪大了眼睛!
这秦烨真有这么大的学问?
连古诗他都能改写?
“秦烨,你说说看,凭什么你的“绿”
字就要比“过”
字好!”
一名男老师不服气的说道,他也是教语文的,并且教的还都是素质班的学生。
咸水中学整个高三年级,分为三个等级的班级,按照学习成绩的好坏,分别分为普通班,素质班,和阳光班。
其中阳光班的学生是学校重点的培养对象,升学率也是全校最高的。
“这还用说吗?”
秦烨反问道,随后开口说道,“大家读读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不是要比,春风又过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境上要高出好几个档次?
而且“绿”
字的使用,要比“过”
字更加的传神?”
面对秦烨的解释,那名男老师没话说了。
在经过反复的品味后,大家都觉的加了“绿”
字的诗句,的确要比原诗句要有韵味多了!
“秦老师,您真是神了,连古诗你都能给它修改啊!”
刘丽看向秦烨的目光里,简直充满了崇拜的小星星!
不仅是她,谢文敏看向秦烨的目光,同样火热异常。
“厉害了我的哥,这老秦简直吊炸天啊,弹指间古诗文灰飞烟灭啊!”
常书灿抿了抿自己的刺猬头,随后目光轻蔑的瞟了后排老师们一眼,那眼神里全是不屑!
张处新面色阴沉如水,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他刚才还在质疑秦烨不行,下一刻就被秦烨打脸打的啪啪响,面子上就别提有多挂不住了。
“段长,你看这个“绿”
字,是不是要比“过”
字传神呢?”
秦烨面带微笑,对着张处新询问道。
这个老王八蛋,三番两次和自己过不去,秦烨借住这个机会,同样敲打敲打他,这就等于从侧面告诉张处新,哥们儿也不是好欺负的!
面对秦烨的问题,张处新为难了起来,很显然,将古诗文换上“绿”
自后,无论是诗句的韵味还是传神度,都大大的增加了不少,但是刚刚就是他带头质疑秦烨的,此刻要说秦烨这个字改的好的话,这不是等于在打自己的脸吗!
但是要是说“绿”
字用的不好,他这个段长,肯定会在学生和在场老师的心目中,产生指鹿为马,无事生非的形象,好半响,张处新摇了摇头,叹息道: “这个“绿”
字的确用的好。”
他这话一出口,班里的同学,顿时欢呼了起来!
秦烨得意的扫了他一眼,随后目光又看向张处新身后的老师们,无一列外,他们全都找不出毛病!
对于秦烨这里,一些不服气的老师,只有苦笑的摇了摇头。
看着这些老师们的表现,秦烨心中一阵冷笑。
《泊船瓜州》在自己的那个世界,可是王安石极为得意的一部作品,尤其是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更是有名的千古绝句。
其中“绿”
字,更是整诗的精华!
一节课很快过去,在秦烨将整诗都讲解完后,下课铃声响了起来。
秦烨看了下手表,这节课的总体表现,他还是很满意的,时间拿捏的也正好,刚好东西讲完,下课铃响。
那些听课的老师在听到下课铃声后,一个跑的比一个快,按照道理来说,一般老师听完课后,都要对讲课的老师提出一些教学的意见,但这些人溜的比兔子还快,哪还有一点要提出意见的样子啊!
其实也怪不得他们,秦烨竟然连古人的诗句都能给挑出问题,谁还敢找他的毛病啊!
这不是没事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临走前。
张瑾萱对秦烨竖起了大拇指。
这才跟着张处新的身后,离开了教室。
“大家这节课表现不错啊,以后继续保持,那啥,常书灿,赶紧把你的检讨写好,放学前交给我!”
秦烨心情不错,整了整教材,同样离开了教室。
“啊,老秦,你怎么还惦记着检讨这事呢….”
常书灿怂拉着脑袋,简直欲哭无泪。
“丽丽,你在干嘛呢,秦老师不是说过了,上学期间不准玩手机。”
谢文敏看了刘丽一眼,随后开口说道。
“我就玩一会儿,嘿嘿,咱们秦老师这么厉害,竟然连古诗都能挑出毛病,我这会儿正搜索编写这部教材主编的微薄呢。”
刘丽说着,视野却没有从手机上挪开。
“秦老师的确是蛮厉害的…”
谢文敏也是轻声喃喃。
“哎呀,还真让我给找到了!
负责编写这部教材的人,被我在微薄上找到了!
他叫******!
等下哈,让姑奶奶给他编辑条私信。”
刘丽得意一下,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忙碌了起来。
“哦了!
全部搞定!”
刘丽得意的拍了拍手,随后打开自己的空间,准备看看最近好友都有什么动态。
在打开自己的pp号后,刘丽惊叫一声,整个小嘴都震惊成了o自信!
竟然有几万条消息a她!
她意外自己看错了,她揉了揉眼睛,在看向自己的手机后,确实有几万人a她!
“丽丽,你最近怎么老是喜欢大惊小怪的啊!”
谢文敏莞尔一笑道。
“不是…那个…哎呀!
你自己看!”
刘丽半天也解释不清楚,最后干脆把手机递给了谢文敏。
“我的天,这么多人a你啊!”
谢文敏同样十分吃惊。
常书灿正奋笔疾书的写检讨呢!
他在听到这边的动静后,麻溜的跑了过了。
“怎么了我的姐,干嘛大呼小叫的啊!”
常书灿双手交叉在胸前,一副什么都懂的模样。
“你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