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章 腾云(4/5)

据说,明心剑宗有一门“披霞剑诀”

,便是从此景中得来,乃是宗门内一等一的应用法门,剑起处指一挥间,丹霞几万重”

的美誉。

李珣还修不到这般的高等剑诀,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观瞻。

昨晚才做完功课,单智便登上门来,扯着他要到观霞峰上,去看“霞映千山雪”

的景致。

当时李珣还奇怪,他怎会有这种雅兴,而到此时才知,原来看景虽真,却不是看天地之景,而是看人景。

原来,今日是祈碧师姐修习“披霞剑诀”

的日子。

据单智的情报,她陷在一个关口已有三个多月了,所以近日常会到观霞峰上观看景致,希望能激灵感,突破高原阶段。

而单智把李珣拉来,应该只是找个名目,以应付祈碧师姐的质询吧。

说又说回来,祈碧师姐的温柔性情,却是整个明心剑宗都知道的。

而在她眼里,单智也好,李珣也罢,不过还是些不懂事的孩子,就算明知这理由牵强,也不会责怪。

所以这个时候,单智便可光明正大地以欣赏风光的理由,欣赏美人如玉剑如虹的景致。

同时,李珣的心情也是不错,像披霞剑诀这样的高层次剑诀,李珣一贯向往之,兼又因为他对复合的“霞纹”

理解深透,才看了几眼,便陷入剑诀的奥妙之中。

明心剑宗的禁制法门,每一类都对应着一门特殊法诀,都是具有完备体系的法诀系统,虽然只是反映了明心剑宗的博**门的一角,但还是透露出其中一以贯之的核心。

李珣年纪虽小,却是连清虚也赞赏有加的,是对宗门禁制研究的大行家,他欠缺的只是系统的认识而已。

正式入门拜师已有两个月,系统的知识早就补了过来,此时说他是三代弟子中禁制研究的第一人,绝不为过。

李珣触类旁通,觉披霞剑诀中也有不少霞纹禁制的影子,尤其是在守势,其纹理更是贯通一气,让李珣很容易就能看明白。

再举一反三,攻势中的细碎脉络,也在慢慢整合之中。

如果这种情况让清虚等人知道,必又是一番惊叹,这就是天赋和爱好的优势了。

李珣天赋本就惊人,出于对各类禁制的熟悉和了解,自然也别有偏好。

世人均说,做学问做到深处,自有一番情趣在其中,李珣差不多就到了这个境界。

无论是如何复杂的禁制,在他眼中,都是趣味的集合,将其破解再创造,那便是最动人的滋味,仿佛是上了瘾,入了魔,而自得其乐。

时间便在祈碧的参悟中、单智和李珣不同的痴迷中,迅过去。

千山霞光散尽,两位少年的到来,并没有给祈碧带来好运气,滞碍依旧,她脸上也现出了几分失望。

但她毕竟性子温和,耐性也高,当下强抑了心中的失望,微笑着和单智、李珣道别。

单智却是没办法和她多说话,只能强笑着看她离开。

回头再看李珣,却见他低着头,在雪地里不知画些什么,线条纹理细密得很,看得他头晕。

大概刚刚祈碧道别时,李珣没听到的可能性还大些,便没好气地叫了一声:“珣师弟,走啦!”

李珣知道现在的单智心情糟糕,不敢怠慢,忙跳了起来,与他说笑两声,缓和他的心情,这才跟着他离去。

他们才走了不过几分钟,峰上剑光一闪,祈碧竟又现身出来。

“那珠子不要掉了!”

她显得有些着急,口中那掉了的珠子,是文海送给她的佩饰,上面还有文海亲刻的一个小禁制,虽然威力不大,却是他的一片心意,祈碧绝不愿把它丢弃!

幸好,她眼力极佳,也没花多大功夫,便在一处岩缝找到了那珠子,方才出了一口气,眼中却无意间看到了雪地上纷乱的纹路。

其中似曾相识的轮廓让她微微一怔:“这是那位珣师弟画的吧!”

想到刚刚那位如痴如狂,连她道别都不理的小师弟,她忍不住抿嘴一笑,觉得这个在同伴口中,被称为“三代祖师以下第一人”

的小孩子,比他的师兄要有趣多了。

心中好奇,她便多看了一眼,只这一眼,她就移不开了。

这……这分明就是披霞剑诀中所涉及的一些精妙法门,只是以类似于禁制纹路的方法表现出来!

祈碧对宗门禁制也有研究,看得正是心领神会。

她下意识地咬着嘴唇,仔细观察:“在守势方面,剑诀的精微之处,已经被阐得差不多了…处却是不同,也许是功力不够吧!

可是……”

她心中忽地一动,剑诀瞬间展开,也不作势,只是在体内将真息运转,按照平日脉络运行,到那一个关键处,却是气机陡变,循着这雪地刻纹的思路,一个小小变化,竟是顺畅通过。

不,何止是顺畅!

也就是小小的一个变化,她体内真息运转,便有了一分奇特的牵引之力。

接下来,她已不由此主地,按照这小孩儿的思路运行下去。

每过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变化,真息牵引便深重一分,直至那数月来也没能冲过的关窍,只觉得那里如沸汤沃雪,水到渠成,轻轻松松便冲了过去,余势不止,又连过三四个关窍,才余势消竭。

祈碧此时已是呆了:是……”

她下意识地骈指成剑,当空一挥,只见山顶上剑气冲霄,霞光明灭,数十层丹霞剑气此去彼来,无休无止。

虽远比不上传说中“丹霞万重”

的至高境界,也比不过师尊“剑气千幻”

的精深,但这分明就是练通了剑诀,才会有的表现!

“这便成了?”

她傻傻地站了半晌,然后猛地半跪下来,仔细打量后面的变化。

只可惜,后面的却让她大失所望。

后面的变化,虽然也是颇为精妙,但凌乱不堪,不成系统,尤其是在攻势方面,更是千头万绪,没有条理。

祈碧脸上一红,她冰雪聪明,自是明白因为自己的错误,误导了那小孩儿的思路,让他推不下去,这才有此表现。

这也可以证明,并非是那孩子的修为远过于她,而是其思路的灵动,以及深刻的推演能力,使他完成了这天才的大手笔。

对他来说,不过是一时的灵光闪现,而对祈碧而言,却不知让她少绕了多少弯路,节省了多少时光!

她缓缓地站起身来,眼睛看向山下,在那云雾流动的山路上,似正有一个少年的身影,缓步移动。

“三代祖师之下第一…碧掠起额前飘落的长,浅浅而笑:“或许,并非是妄言呢!”

李珣并不知道祈碧对他的极高评价,便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不是他已经具备了高的修养,而是他现在根本就没那个心思去想其他的事情。

强烈的痛苦,已抽干了他体内最后一点力量。

过去一个多月,李珣在修炼幽明气时已经感觉到,外来的强大阴火,和心窍中的血魇结合得分外紧密。

二者的核心互为牵引,像是阴阳鱼般转动着,保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

由里及外层层包裹着两种性质迥异的真息,宛如一体。

在血魇异动的同时,必然牵动了阴火的运动,由于平衡关系的存在,血魇放射出多少力量,阴火便也跟进多少,只不过,血魇的目的是为了抽取,而阴火则是灌注。

这一点,是李珣近些时日才明白的。

双方都有置李珣于死地的“功能”

,但就实际而言,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

血魇类似一种寄生虫,依靠李珣提供的精气存活壮大,每日的血魇噬心,事实上也就是血魇从李珣体内抽髓噬血,吸取养料的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李珣却并非只是吃闷亏。

因为血魇是至污至浊之物,其炼化过程亦污秽不堪,吸引污秽,也是壮大自身的一种方法。

所以,在吸取李珣精血的时候,它也逐丝的抽出他体内积淀的各类污物,客观上倒有伐毛洗髓之效。

阴火入体,则是鬼先生天才的想法,是用外来阴火为压力,迫使李珣这继承人努力运功,并逐步增长修为,如此内外加压,进度自然了得。

所以,它每次活动,却是正经的灌注生气,壮大真息。

由于鬼先生的安排,阴火与血魇在心窍处相遇。

本来,蕴含了鬼先生毕生修为的阴火是绝对强过血魇的,理论上来讲,血魇必会在第一时间被吞噬干净,而这却会引血散人种在里面的机关,让李珣当场心脏爆裂而亡!

庆幸的是,阴火入体的时间推迟了七年。

七年之中,血魇与李珣精血共存,长期精炼,就医治层面而言,是更难祛除,然而就性质来说,倒和李珣有了共通之处, 甚至可以算是李珣的另一个器官。

阴火当然不会把主子体内的器官给灭掉,又因为物性相吸的缘故,便和血魇共生下来,如此一抽一送,互为补充,倒也能长期共存,这也正是李珣前一段时间,痛苦减轻的原因。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事情也算单纯,结果虽有变化,也在可以预料的范围之内。

可是,偏在这个时候,李珣的化气篇已炼到了“海上生明月”

的层次,并由此转为灵犀诀。

直至接触了灵犀诀,李珣才明白青吟、清虚、林阁等人所说的“水磨工夫”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