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62、子母河水的妙用(1/3)

石说唐僧师徒搞定了 强盗点后,继续往西行夹。

强冠川动纹样的事情只算得上一个小小的插曲,唐僧自然不会怕,如果这些家伙敢来打击报复的话,那唐僧也有可能会管不住自己的徒儿的,而管不住自己徒儿的后果是很不好的。

特别是悟空,悟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网没走几步,就听见沙僧嘟囔道:“师父,二师兄可以救人赚取功德,我就没法赚功德!

嗫 唐僧笑着道:“那人已经被你劈成两半,你有本事去救他试试?”

想了想,唐僧又道:“这样吧,你去挖个坑,给那家伙埋个坟包,为师念几句普渡经文,度一下他吧。

也算是减轻你的罪孽。”

反正,徒弟的罪孽都算在自己头上的。

靠”

, 沙僧闻言,立刻照办,降魔宝杖在地上杵了几杵,一个五尺深的大坑就出现了,将那强盗的两瓣尸体放进去。

然后填土埋上,唐僧又念了一遍普渡经文,末了还加上一句:“贫僧劝你下了地狱早日投胎转世,莫要再危害人间,若是阴魂不散,小心贫僧徒弟打得你魂飞魄散,将你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注销”



言毕。

这才上马,继续西行。

顺着大路向西走了半天,天色渐晚,忽见路北下有一座庄院。

唐僧用鞭指了指,道:“徒儿们,那里有处庄院,我们到那里借宿去。”

八戒道:“好啊好啊,快点走。

老猪都快饿死了。”

一行人遂行至庄舍边下马。

看了看这庄院:野花盈径,杂树遮扉。

远岸流山水,平畦种麦蔡。

蒹葭露润轻鸥宿,杨柳风微倦鸟栖。

青相间松争翠碧,红蓬映幕斗芳菲。

村犬吠,晚鸡啼,牛羊食饱牧童归。

羹烟结雾黄粱熟,正是山家入暮时。

唐僧点了点头,这真是个好地方啊!

于是从大路下来,走上小径,上前准备敲门,忽见那庄院大门里走出一个老者,唐僧即与相见,道了问讯。

那老者问道:“僧家从那里来?”

唐僧道:“贫僧乃东土大唐钦差往西天求经者。

适路过宝方,天色将晚,特来贵府告宿一宿 老者笑道:“你贵处到我这里,路途迢迢,怎么涉水登山,独自到此?”

唐僧道:“贫僧还有三个徒弟同来。

他们不仅个个长得骨骼精奇。

而且还会降妖伏魔的神通,所以才能走得这么远来。”

老者问:“那你的高徒何在?”

唐僧用手指道:“你看,那大路旁站着的便是。”

老者抬头一看,看见悟空、八戒和沙僧三兄弟面貌丑陋,急回身往里就走,却被唐僧扯住了道:“老施主,干嘛一句话也不说,调头就走?。

老者战兢兢钳口难言,摇着头。

摆着手道:“不不不不象人模样!

是是是几个妖精!”

唐僧笑着道:“老施主切休恐惧,贫僧早就说过我徒弟生得是骨骼精奇,就是这等相貌,不是妖精!

而且他们都很听贫僧的话,不会乱来的。”

老者道:“爷爷呀,一个夜叉,一个马面,一个雷公!”

悟空闻言,厉声高叫道:“雷公是我孙子,夜吴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呢!”

那老者听见,魄散魂飞,面容失色,只要进院子里去。

唐僧连忙搀住他,一同进门,笑着道:“老施主,不要怕他。

从他们的长相就可以看出他们说话也文雅不到哪儿去,他就是这等粗鲁,不会婉转点说话。”

唐僧正劝解那老者时,只见屋里又走出一个老婆婆,携着五六岁的一个小孩儿,道:“爷爷,为何这般惊恐?。

老者才道:“老伴儿,看茶来。”

那老婆婆放开小孩儿,入里面捧出两锤茶来,给唐僧和老者一人一锤。

唐僧喝了茶,对老婆婆作礼道:“贫僧是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的。

才到贵处,拜求尊府借宿,因是我三个徒弟貌丑,老家长见了虚惊也。”

老婆婆貌似很胆大的样子,对那老者道:“见貌丑的就这等虚惊,若见了老虎射狼,却怎么好?。

老者道:“老婆子呀,人面丑陋还可,只是言语一安吓人。

我说他像夜叉马面雷公,他吆喝道,雷公是他孙子,夜叉是他重孙,马面是他玄孙。

我听此言,故然悚惧。”

唐僧笑着道:“那像雷公的是我大徒孙悟空,像猪头是我二徒弟猪悟能,像夜叉的是我三徒沙悟净。

他们虽是丑陋,却也秉教沙门,板依善果,不是甚么恶魔毒怪,怕他什么!”

公婆两个”

闻说他名号板正沙门之言,却才定性回惊,这才道:“那就请几位小和尚也进来吧。”

唐僧这才出门叫他们三兄弟,又吩咐道:“刚才这老者很是害怕你们几个的模样,长成这个样子,就要有觉悟,待会儿进去相见,切勿抗礼。

都要尊重些,知道吗?”

八戒道:“我俊秀,我斯文。

不比师兄撒泼 行者笑道:“八戒,其实你要不是嘴巴长、耳朵大、相貌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

必,”

沙僧却严肃道:“不要争辩了。

师父说了,切莫无礼,都要尊重些!

这里不是哗众取宠的地方,先进去吧”



沙僧是很听唐僧的话的,他还想在唐僧面前挣表现,好让师父给他创作主打歌曲呢。

三人遂把行囊马匹放好,都到那厅堂之内,齐同对老夫妇唱了个喏。

坐了下来。

那老婆婆贤慧,即便带着小孙儿,咐吩煮饭,安排一顿素斋,让他师徒吃了。

此时天已经黑了,老婆婆又掌起灯来,唐僧师徒四人便都在堂屋内说些话,闲聊一番。

唐僧随便找些话题,问道:“老施主贵姓?

贵庚几何?

家里有几位令郎?”

老者道:“我姓杨,今年七十四岁。

只有一个儿子,适才老婆子携的便是小孙。

哎,只是老拙命苦。

养不着他,如今不在家了。

那厮专生恶念,不务本分,专好打家截道。

杀人放火!

相交的都是些狐群狗党!

自五日之前出去,至今未回。”

唐僧闻言,便不再说什么,只在心中暗想道:“也许今天遇到的那伙强盗就是他们了。”

唐僧摇了摇头,道:“善哉!

善哉!

如此贤父母。

何生恶逆儿”



悟空近前道:“老官儿,似这等不良不肖、奸盗邪淫、,连累父母。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