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724章 上任

正月二十三日,一个不平常的日子。

广州府衙一众官员和南海、番禺两县官员早早就恭候在正东门,显得焦急地朝着官道张望,相熟的官员自是免不得聊上几句。

“安静!”

刁来西的脸色很是阴沉,听到身后官员的交谈声,当即回头厉声训斥道。

刁来西作为府衙正五品的同知,更是去年底原知府去职后,权知府事。

在官场上,跟巡按御史徐楫走得极近,一度是广州新知府的最热门人选。

不过,这一切都已成为了过去式,新任知府由雷州知府林晧然担任。

林晧然不论自身的实力,还有在广东的声望,甚至是朝中的北山,都能稳稳地压住这一个曾经极为嚣张的刁同知。

“怕是有人不能安静了吧!”

番禺知县欧阳刚是进士出身,为官刚正,对同知刁来西向来不感冒,领着番禺县衙的属官站于后面,却是不卑不亢地说道。

众官员听到欧阳刚如此顶撞,却是反应不一。

有官员怒目敌视欧阳刚,有官员却是一笑了之,亦有官员朝欧阳刚竖起大拇指以示支持。

刁来西询声望去,额头的青筋顿时冒起,但还是强忍着发作的冲动。

事情发展到现在,他确实是感到了一种强烈的不安。

本以为那人如何都会卖他一点面子,而他亦有能力跟着那人抗衡,但那人简直就是一个愣头青,似乎真要跟他们徐党开战。

旭日东升,金灿灿的朝阳将官道铺上了金箔般,一支浩浩荡荡的仪仗队踏着晨光而来。

八抬大轿、旗牌、仪仗,打着“丁巳科广东乡试解元”

、“戊午科会试会元”

、“戊午科殿试状元!”

、“六元及第”

、“大明文魁”

、“广东市舶司提举”

、“广州知府”

等旗牌。

很多知府打着“xx科乡试第几名”

、“xx科进士第几名”

,这已经令到诸多士子和百姓羡慕和膜拜,曾几何时有这么壮观的排场。

那一个“大明文魁”

旗牌,整个大明独此一面,此后的数十年恐怕亦不可能会出现,这是属于林文魁林晧然的最光彩称谓,就仿若就初升的朝阳般璀璨夺目。

“来了!”

当看到这支仪伏队出现,这一大帮久候的官员当即变得庄重而恭敬。

大明有史以来的六元郎,被圣上亲赐的文魁君,负责回广东开海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即便他们在广州城这里,亦是不断听到林晧然的种种功绩,被雷州百姓冠予“林雷公”

的称谓,甚至传言雷州百姓已经开始动土建庙。

如此显赫出身和政绩卓著的新知府,无疑是一条强龙。

新知府兼任着广东市舶司提举,同时又是广东采购龙涎香的负责人,还有他在京城的大靠山,都足可以在广东官场占据着一席之地。

却不知是“猛龙过江”

,还是“龙游浅滩遭虾戏”



但不管如何,这广东的官场恐怕不再宁静,甚至还会重新洗牌。

在城门进行了三接三迎的仪式,众官员簇拥着新知府的轿子从东城门进入广州城,轿子“由东往西”

代表着“紫气东来”

之意。

大明有定制:一至四品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

其中正四品又是一个大门槛,只要正四品的官员不犯大错误,断然没有被贬到偏远之地的可能性。

林晧然身穿着绯袍端坐在轿中,头戴着双翅乌纱帽,身穿着云雁补子的官服,腰间竖着素金腰带,宛如一个新郎官般。

在众人的簇拥、鞭炮和锣鼓声中,他却显得很是平静。

轿帘高高揪起,他目不斜视地望着前面,如同老僧入定般。

跟着当初上任雷州知府般,他先到了属于广州府的城隍庙进行祭拜仪式。

城隍庙就坐落在惠福大街,旁边还有一个关帝庙,是广州城内的一处繁华之所。

平时城隍庙门口会聚集一大帮商贩在这里摆摊售货,但今日却只能成为围观群众之一。

由于今天是新知府的上任日子,特别林晧然的文名冠绝古今,致使很多百姓和士子纷纷前来围观,人数竟然有上千之多。

林晧然从官轿下来,城隍庙门口自然已经清场,那些围观百姓只能远远围观。

“为人须凭良心,初一十五,何用你烧香点烛。”

“做事若昧天理,半夜三更,谨防我铁链钢叉。”

…… 林晧然正准备拾阶而上,但突然间顿足仰头观望这城隍庙门前的对联,这副对联无疑是对他们为官之人的一种劝戒。

只是不得不承认,这种劝戒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不然亦不会出现刁庆生这种恶少。

拜过城隍庙,仪仗队穿过处在中轴线上的承宣大街,然后进入惠民大街。

惠民大街亦称衙门街,第一座衙门是布政司,接着第二座衙门便是广州府衙,是主管广州府境内数百万百姓的府衙。

“大人,衙门到了!”

轿子到达府衙前,有人轻轻地提醒道。

跟着雷州府衙的布局相似,前面是张贴告示的照壁墙,轿子在府衙广场停下,眼睛便是气势十足的广州府衙大门。

八字墙、门很阔、檐很高,不愧为省会的府衙,规模要远胜于雷州府衙。

轿子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进到府衙里面。

左边是府衙的牢房,右边则是寅宾馆,接着队伍继续进入二门,这才停了下来。

林晧然不紧不慢地下轿,以一跪三叩礼拜仪门。

穿过仪门后,他到甬道中前的“戒石亭”

前,假亭中竖着的一块大石,正面刻着“公生明”

三个大字。

跟着一次在雷州府的敷衍态度不同,这次林晧然很郑重地拜了“公生明石”

,脑海并浮起出自《荀子*不苟》的“公生明,偏生暗”



接着,便是到了公堂。

踏入月台,跨上丹陛,他整理装容,站到公堂之上,朝着北面的帝阙之位行大礼。

礼毕之后,再拜摆放在案上的官印,这便算是正式上任了。

只是广州府衙很大,后宅占地更是超过十亩。

就如同后世入伙般,他还要拜衙神萧何、土地公、马房的马现神、灶王爷等,这才算是正式完成所有的仪式。

待这些礼毕后,他才完成了所有的流程,成为了这座府衙的新掌舵人。

咚咚咚…… 时间仿佛是掐着算一般,大门外的鸣冤鼓骤然响起。

林晧然对此似乎没有丝毫的意外,一直是行尸走肉般的他,这时候眼睛似乎才多了一丝神采。

按着官场的惯例,一般不是紧急的任命,大家更愿意避开这三个火月。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有理由打破这条陈规,更要告诉广州城的百万百姓:他对得起“林雷公”

这个称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