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

听他说起江淮的匪徒,颜含玉便知他去办的事定是与此有关。

纵使满心疑惑和忧虑,可想着他一日奔波,又在外面受了雪冻,颜含玉还是决定让他早些休息。

“说好了不打扰你的,你还是早些睡吧。”

“四更天了,是不早了。

你睡暖阁,寝室就在后面,我去别的房间。”

“我就在这里躺一会儿就行。”

她指着外榻,哪好意思进他后寝室去。

再抬头想跟他说话时,见他又拧着眉,一只手按着太阳穴,“是不是又头疼了?”

“你早些睡吧,有话我们明日再说无妨。

我明日晚上离开。”

“不如你躺着我帮你揉一揉,反正我这会儿也睡不着。”

赵贤低头看着她。

白皙的小脸儿,染了一层红晕,粉嫩又清透,那模样装着一本正经的随意,却眉眼娇羞而不自知。

这样美好精致的容颜放眼整个天下都没一个人能比的过。

聪慧,勇敢,率真,这般性情又有多少人能比得上。

“玉儿。”

颜含玉心脏颤了颤。

“抱你一会儿可好?”

颜含玉腰身一扭,却是什么都不回答。

以前都是她主动,他今天好不容易主动了,却要先问她的意见,叫她如何回答!

哪知身手一双手拦腰就把她抱起。

颜含玉还来不及惊呼,那双臂膀已经稳稳的抱着他,她连忙伸手攀着他的肩。

时至四更,赵贤半拥着她,手又怕压疼了她,支着手虚压着。

颜含玉几乎蜷在他怀里,像只小猫儿一般。

她全无睡意,只听他略低的声音响在耳畔。

“江淮湾的水匪原本只是一些无家可归的江湖人聚在一起的乌合之众,可是近十年的时间却是名声越来越广,而且这么多年朝堂竟无一人能查出他们的位置。”

“前几年我们在江淮遇上的水匪,被抓住的两个人,送到官府之后却紧跟着被人劫走,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这么说来这个江淮湾肯定是有人护着。”

颜含玉接着他的话。

“他们不仅有人护着,更甚者他们在外海行走自如,与高丽,东瀛,琉球都有生意往来,贸易往来一直到如今都未断过。”

“颜含玉惊的坐起身,“两年前皇上不是下了禁海令?

不得与海商交易?”

见他眉宇轻敛,也不知是不是头疼,颜含玉屈腿坐在一旁,让他靠着,“我帮你揉一揉。”

赵贤闭着眼,轻应一声,只寻了个舒服的姿势靠着。

长发如瀑倾泻,靠着的男子姿态随意而又慵懒,凭添了几分别样魅惑。

颜含玉不自觉舔了舔唇,垂下眼睫,纤指触到他的前额两端,准确的按到太阳穴,一下一下的揉着。

只听他声音又起,“父皇在时,一直未禁海,前两年皇叔竟行了禁海令,不与海商通贸易往来,可那些人与海商贸易依旧不断。”

“我从三年前就开始查那些人的来历,外人都以为这些人的落脚点在江淮湾附近,来回搜捕,都查不出来,却不知他们其实聚集在楚州外岛,更甚至他们的人早已分布在淮南东路各州,亳州、宿州、海州、泗州、楚州、滁州、真州、扬州、泰州、通州,十州遍布他们的人。

如今已查不出他们内部到底分布了多少人?

只知他们由两个人管制,一个叫江冲,另一个叫吴农。”

“三年前那些人入淮水劫银,其实是因为他们内部发生内乱,吴农意欲在江淮湾称王称霸,与江冲反目,这才进淮水抢平民之财,吴农的人好几次被抓,意识到离不了江冲的帮助之后,吴农妥协,只得听从江冲的指挥。”

“被抓的人都能被救,难不成护着他们的是朝中官员?”

如若没有朝中官员相护,一群土匪支撑这么多年怕是不会这般容易吧?

颜含玉脑中灵光一现,却是想到一个人,“淮南东路的节度使是周迟令,周家是陈州人,你去查周家人?

查周迟令去了?”

“嗯。

他管辖的地段出事,肯定是查他。”

颜含玉疑惑道,“我竟忘了一件事,周迟令出任淮南东路节度使多年,江淮出现这样的水匪,皇上竟从未责难于他。”

在周迟令之前可是一连换了三个节度使,周迟令没找到江淮的土匪,反而放任那些土匪的扩散,皇帝不责问周迟令,反而任周迟令为冠军大将军,此事也颇为蹊跷?

是因对江淮的土匪无可奈何而坐视不理?

还是另有缘由?

颜含玉紧步跟上赵贤的思维。

只听赵贤继续道,“江冲跟周迟令确实有暗中往来,这也是我近些天才得到的消息。”

“如果这消息属实,你又何必亲自去处理这事?

着人检举了周迟令不就成了?

勾结土匪,还允许那些土匪与海商通贸,这可是死罪,还可以直接上升为叛乱之罪。

皇帝容忍不了叛乱,这样的罪定下,满门都逃不了。”

“没那么简单。”

赵贤转念又问,“可知道城西厢平子巷的顾家?”

“知道。”

那是跟方姑有过牵扯的人家,她当然知道。

“其实被抢的官银不只顾家分了羹,京城四大商户都有。

最终却唯独顾家出事,那是因为顾家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才遭此祸事。

这其中关系错综复杂,正是我亲自要前往探查的原因。

让人检举周迟令,定下周家的罪不会那么容易。”

“官商匪勾结,如若真是这样,皇帝真的会一点都不知情?”

颜含玉提出疑惑。

“我皇叔有一支极隐蔽的暗卫队。”

赵贤没头没尾来了一句。

颜含玉却当下就明白这话的意思,皇帝是知情的。

有禁军保护皇帝安全,另外一直别人都不知道的暗卫队,他们的任务怕不只是护着皇帝的安危。

一国皇帝能容忍这些的原因是什么?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江淮水匪其中有他的人,甚至朝野上下都有他的眼睛,如此,他操控着的不止只有朝堂,还有江湖。

“皇帝又为什么会下禁海令呢?”

与海商通贸其实得利不少,汴梁之所以繁荣的这般快,正是因为保持着与四海通贸的密切关系。

这一次没听到赵贤回答的声音。

感觉到他的呼吸平稳,颜含玉收了手。

望着他的睡颜,起身拿了条锦被给他披着,又给他把了脉,除了有点虚乏,倒是没有别的症状。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