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苍蓝公司的庞大技术储备力量!!)(2/2)

“潜力?不并不想打断你!微型无人机在落后的地方还行,但是针对我们,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古华晖打算杜霖康的话,摇头。

事情爆发之后,国防部马上就找到了相关的视频,评估了微型无人机的价值,不客气的说,微型无人机虽然眼前一亮,但也不算什么好的东西。

“我知道,我说的不是微型无人机,而是类似美国的那种全球鹰或者说捕食者无人机!”

古华晖皱眉头“你确定?”

杜霖康点头“根据情报的评估,苍蓝公司完全有这份能力去开发或者说,已经达到了那份实力,可以制造出大型无人机出来!”

古华晖沉默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能看出来,为什么杜霖康那么看重了。

美国在中东应用的大型无人机,华夏自然非常的清楚。

一直以来,都在研发。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解决控制方面的问题。

也就是无人机的控制芯片。

当年的龙芯的笑话,让华夏非常的头疼。

这些年来,虽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

但是,在精密芯片方面,华夏的进展依旧非常的慢。

好在,这几年,华夏成功的研发出0.05以下的精密机床。

为了精密芯片提供了最好的机床。

以前,就算能研发出来,也没办法制造出来。

精度不够,制造出来的芯片,性能连设计的一半都达不到

更别说应用到装备上面了。

而且,就算是能制造出来,也很难轮到大型无人机。

华夏在精密芯片上面和世界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为此,研发的芯片虽然达到了世界同期的水平,但是制造价格方面,根本没办法量产化。

所以,这种昂贵的芯片,一般来说,都是使用在导弹和航天领域上面。

尤其是华夏的嫦娥登月,天宫太空站,需求大量的精密芯片提供。

在另一方面,旧的洲际导弹的落后,新的洲际导弹的更新,也需要非常多的芯片,还有新型战斗机,预警机,雷达等等。

这些需求都非常的庞大。

就以现在华夏最先进的威龙战斗机而言。

以华夏前庞大的工业水平,一年怎么可能只能生产几十架?

产能低下的原因有几点,一方面是更新装备的价格,另一方面,也是芯片和发动机跟不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