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章三才棍阵,不过如此(二合一)(1/2)

蓦然间,三僧从上、中、下三方位,同朝顾朝辞袭来,他见三僧配合无间,封住三路,出招凌厉快捷,力道雄劲有力,风声乍起,竟然让他有了一股窒息之感。

见状,饶是顾朝辞身怀神功,也急忙缩身向后,弹身而退丈余之远,躲开了三人,这势若奔雷的高招,不禁喝彩道:“无怪敢有此做派,好本领!

少林派能名垂武林,果是不凡!”

他这句话,其实是真心夸赞,三人出招迅捷强劲,形神兼备,端地一副好身手。

这三僧确实是他闯荡江湖以来,遇见的最强之人了。

可他这话说的没毛病,但这口吻,不但让人听得,好似前辈夸奖后辈一般。

更对少林整派,也有些肆意点评了!

无相这身子刚一落地,闻听此言,直让好脾气的他,立时双眉一竖,倏然间,双眼射出了冰冷寒光,脚下一点,打了一个盘旋,左臂一引,登时幻出重重棍影,大喝一声:“顾施主,还是安心接招吧!”

无嗔、无痛更是心中蕴着极大怒气,将全身内劲,都运到了铜棍之上,势必要让张狂小子,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他们前面与顾朝辞交手,实在是对方内功太过厉害,不得已以三对一,但那已经为人所不齿了,自然不好意思,直接施展看家本领,只得各自为战,从而不敌。

可如今为了少林声誉而战,这番出手,无论声势还是招数,乃至心气,自与先前不可同日而语。

只见三无施展少林“大挪移”

身法,腾挪兜转,三条铜棍,相互交叉,棍风霍霍,仿如长江大河一般,布下一道棍网,绵密厚重,霎时间已将顾朝辞圈在中央,朝着他周身要害,点挑扫劈,攻势仿佛疾风骤雨。

顾朝辞本被围住,还没多大在意,只觉自己虽然神功未成,可内力之深,除了五绝那类人物,也不逊色其他一流高手,自没将三人放在心上。

可这次甫一上手,一掌拍出,便觉无嗔棍上力量大增,几乎增强一倍,本来想要将其长棍,逼的挑开无痛长棍,没想到人只微微一顿,就稳住了,与自己设想完全不同。

心下一惊:“狗儿的,这群和尚,莫非也懂内力相连之法?”

面对这一幕,他不敢有丝毫轻忽怠慢,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凝神拆招,接了五招后,果然压力大增。

这三人不但力量不增,想必在这套“三才棍阵”

上也是浸淫日久,攻守之际法度谨严,攻的固然凌厉老辣,是。

然能在攻势中,又将周身护持得严密无失,更为难能。

单以棍阵而论,绝对是上乘武功。

再加上三人长棍,也不知生铁铸的,外面包了一层铜,还是熟铜棍,甚为沉重有力,在灌注内力加持后,更具神威,施展出来,委实精妙绝伦,威力不俗。

与其长棍相接,手掌竟然有发麻之感,这是前所未有之事了。

可三人棍上力量大增,也就罢了,自己现在尽可抵挡得住,可这到底是不是其极限,这就尚未可知了。

他既心有此念,一时之间自没有什么,能保证自己毫发无损,破阵而出的好办法。

如果采取硬破方式,若被抽上一棍,自己能不能扛得住,连他心里也没底。

毕竟他闯荡江湖以来,可没被人打到过。

心下暗暗吐槽了一句:“我应该用兵器的,让你装逼!”

当下也只能仗着深厚内力,催动身法,身如游龙般,游走穿行于重重棍网之中,双手忽拳忽掌忽爪,看起来挥洒自如,气势如虹,细细观察此阵破绽之处,乘虚导隙。

一时间掌风棍劲,纵横交错,“嗤嗤”

作响,激的地面杂草乱飞,尘土飞扬,四人也斗了个旗鼓相当,翻翻滚滚又过了十数招。

顾朝辞心有所惊,实则三无更是叫苦不迭,他们虽见其内功深厚,也有先声夺人之势,在其手里输了一招,可本以为,对方也就是有点奇遇,从而导致内功甚为厉害。

可毕竟限于年岁,真实武功又能有几分火候。

却不料这一交手,对方武技也能一精至斯,赤手空拳施展平凡无奇的招数,就能抵抗三人阵法,不落丝毫下风。

要知道他们这套三才棍阵,源自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达摩剑法,又有先辈高僧融鉴道家思想,取意天、地、人,三者和一。

天位轻灵高远,地位沉稳广阔,人位中正平和,三者各行其道,不但招数奥妙精强,招式上却又互补对方之破绽。

在这基础上正反相合,刚柔并济,无形中就可以让劲力陡增一倍。

所以棍阵是杀机暗藏,步步凶险,以他们修为而论,这已是最大程度上的攻守兼备了。

也是他们三人身为执法僧,最大杀手锏,向不轻用。

转眼间又过了十几招,三人长棍舞的势急招猛,棍上“呜呜”

风响,劲力之大,好似天风怒涛一般,显然内力已催发到了极致。

而此时的三无,已竭尽平生之力,倾其所能,不意不但竟然未奏寸功,却见顾朝辞稳守之余,反击之势,也愈来愈强,三人内力大秏之下,出招已不若先时之犀利了。

顾朝辞这人行事稳健,一向喜欢稳中求胜,火中取栗之事,从来不为。

一开始就想着,如能窥破这种合击之术,“三才棍阵”

之破绽,这对自己开拓武学见识,也是有好处的。

毕竟只有见多识广,才能高屋建瓴,更创新高,武道高手从来只有打出来的,闭门造车,再有奇遇传承,也永远上不得台面。

他与三无缠斗数十招,并不冒进,就是害怕自己不明对方阵法威力,反受其害。

到时装逼不成反被草,岂不成了笑话?

所以他仗着内力深厚,宁愿多耗费点时间,在阵中多看看,以策万全。

如今不但摸清了阵法之弊端,并想到了破解之法。

在他看来,三无已然技穷矣。

三人并不是完全心意相通,棍招转换间,也不是那么羚羊挂角、出招无迹,最重要的是,他们棍阵劲力加强一倍,好似就是其极限,如此一来,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暗道:“这阵法的确是好阵法,可人却差了些。”

又转念一想:“也是,这阵法必是前辈高手所创,他们在少林寺中,属于第三辈弟子,这武学修为放在江湖上,想也最多属于二流人物,阵法再妙,又能有多大威力?

自己将他们想的太过厉害,也真是杞人忧天了!”

说实话,顾朝辞本就知道射雕中的“天罡北斗阵”

牛逼到爆炸,可说是金书第一阵法,唯一一个被定位,七位高手合使,可无敌于天下的阵法。

其中最恐怖的,不是招数上的精妙,而是七人功力合一这个“buff”



遍观全真七子除了丘处机、王处一、马钰勉强算的上一流高手,可其他谭、刘、郝、孙四人加在一起,都不如一个丘处机。

七人实力悬殊,纵然如此之大,可依靠“天罡北斗阵”

能和东邪黄药师,剧斗一夜,不落丝毫下风,就连孙不二这种选手,都能和黄药师过招,你说可不可怕?

斗到后来,不但让东邪不能脱阵而出,还逼的他施展,向不轻用的最上乘武功“八卦慢掌”

,拼命对敌。

以西毒欧阳锋那等高手,作为旁观者,都是胆战心惊。

谁又敢说这阵法不牛逼?

要知道,就连丘处机、马钰他们,论单打独斗,都是被五绝随手秒杀的角色。

可一旦成阵,那战斗力翻出几十倍都不止,试想想,如果全真七子实力均衡一点,都是丘处机、马钰、王处一水平,那又会是什么结果?

五绝这等绝顶高手,被困在阵中,只有一个结果,不被对方杀死,就是真气耗尽,活活累死,没有别的结局。

好多人一直拿“全真七子”

表现,去衡量此阵上限,那是错误的。

正因有此威力,所以王重阳创出的这门“天罡北斗阵”

才有七名高手合使,无敌于天下的赞誉。

故而顾朝辞一感觉,三无阵成之后,力量增加,才有所忌惮,不敢轻敌冒进,也怕他们有此功能,是在给自己下套子。

可斗到现在,自然莫清他们底细了,三人果然不能功力相连,之所以凭空增强一倍力道,这只是三人内力同流,棍法又相辅相成,所发挥出的奇效。

依他所见,任何阵法如不能身具“天罡北斗阵”

那种数人功力合一的最重要功能,招式再妙,遇到高手,都是枉然。

人绝顶高手要破阵法,你招数再精妙、再没破绽,可人家只需施展掌劲外烁,遥遥相击之法,便能将布阵之人放了风筝。

只有功力合一,才能保证硬怼对方拳劲、掌力而不伤,不至于被人以力碾压,精妙招数,方有发挥之余地,从而克敌制胜。

本来这等相互之间,传输内力,能够功力合一之法。

据他所知,当今世上也只有全真教与密宗乃至天竺才懂此法,其他门派都不懂。

虽然内力传输对武学之士来说,直是小道耳,但倘若用来对敌,不知合作者内力法门,又或者几人内力或阳刚或是阴柔,如何能够融并为一,那就是高深法门了,不懂其中奥妙,根本无从施术。

否则传输过程中,内力属性不同,别说对敌了,自家反倒得先互相争伐起来,分个高低上下,那时敌人只需伸手即溃。

正因此法幽深艰难,后世张三丰创立武当一派,创出“真武七截阵”

,在招式的精妙程度上,直可说至矣尽矣,蔑以加矣。

七人成阵,能敌数倍同级之敌。

可唯一缺陷就是不能功力叠加,融二为一,他能对张无忌,提到天竺的并体连功之法,想是出于此憾。

而少林寺“罗汉阵”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