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亦或是讨论吧(2/4)
请看原文: 现实中不存在上帝视角,没人能了解另一个人的所有,现实中的恶人都是社会上普罗大众定义的,不是上帝定义的。
但主角都到了古代了,又有一身蔑视天下的武功,莫非还要委屈自己?
你能杀人全家,我就可以灭你门,合情合理!
那么围攻你这个杀师杀父母的孽障,有什么错?
本来他是答应黄蓉要退婚的,莫非这也是反复无常?
我也想自己写的书能成为传世名著,可我就是再投一次胎,大概率也是痴人做梦,所以这对于我来说,属于奢望,也是大家太过奢求了。
就是爽文,也有作者给主角开挂,比如系统,不是召唤耳熟能详的人物给他们做小弟,就是能够灌输各类知识,一股王八之气出去可以慑服众人,让各类人才为他们卖命。
【令狐冲不禁迟疑,田伯光此言,明是要与自己结成生死之交,但他是个声名狼藉的采花大盗,自己是名门高徒,如何可以和他结交?
当日在思过崖上数次胜他而不杀,还可说是报他数度不杀之德,到今日再和他一起厮混,未免太也说不过去,言念及此,一只右手伸了一半,便伸不过去。
也将排兵布阵、攻城略地认为就是上下嘴唇一碰的事,仿佛自己知道金亡蒙古崛起的时间节点,就能战无不胜了?
呵呵,就这一个简单问题,我们扪心自问,不查资料,立即可以脱口说出金国什么时候灭亡,铁木真何时一统大漠的人,又有几个?
以岳飞的文韬武略,他不知杀神白起,还是不懂淮阴侯韩信?
亦或者,你是觉得“年更尧”
这种类型的大将军,他们也不知道岳飞遭遇?
令狐冲与田伯光刚开始的称兄道弟,是为了救仪琳,但他打不够,那是权宜之计。
至于说将其剥光等等,其实吓唬成分居多。
要知道以扫地僧之强,功力高出乔峰不知多少,也要让他被击伤,可见金庸对此人之爱重。
令狐冲并非心里没谱,后来他差点被嵩山派的狄修所杀,对田伯光说的清楚, 【令狐冲道:“田兄且慢。”
田伯光道:“怎么?”
令狐冲道:“田兄,令狐冲数次承你手下留情,交了你这朋友,有一件事我可要良言相劝。
你若不改,咱们这朋友可做不长。”
主角顾朝辞有四个字,送给这类自命不凡的人:【知易行难】
比如萧远山,为什么杀他就可能挑起宋辽之争呢?
新修版就能说的过去,因为萧远山的身份高,够分量,皇上太后都听他的话。
同样,原著也是一样,我们都是跟着郭靖黄蓉,段誉乔峰虚竹这些主角人物的视角去经历江湖,看到的也只是一角,并非全貌。
我写书能力不行,但读了金庸原著好几遍,无论是三联版还是新修版。
他与乔峰喝酒以后,将自己出身,还有遇到鸠摩智,乃至于诸般丑事都毫无巨细的说给乔峰听,压根不掩饰。
其实说白了,当今社会出现大量岳不群粉丝、杨康粉丝,只是一个问题,其实是好多人就是现实中杨康、岳不群,他们需要道德支撑,需要翻案,求一个心安理得。
比如黄蓉年龄问题,曲灵风与郭啸天杨铁心认识时,郭靖没出生。
好多网友,对金庸老爷子的修改不满意,说实话我感觉新修版改的好,好多剧情逻辑性更强。
再说到主角想法多变,呵呵,我就想笑,谁的想法不变?
我们宋人的孩童,以及被恶人害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就没有孩子?
谁去关心过?
我举一个简单例子,一个犯罪份子将人一家灭了门,法律那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只追究犯人,那么受害者家属呢?
他们有没有一种冲动,将这凶手也给他灭门了?
恐怕还在嘲笑令狐冲傻吧?
若是他们行走江湖时,张三丰张无忌这种高手也在江湖上浪荡,他们还能有逼格吗?
张三丰在书中一直窝在武当山,可张无忌在江湖上走了两年,那么四大法王各派掌门是不是显得就很是不行了。
乔峰的反应,金庸写道:“又惊又喜”
,这种反应之下,才会认可这个人,其他人做得到吗?
有目的的接近与发自内心,真心实情,乔峰看不出来?
这与反复无常根本不挂钩。
在此,我谨代表顾朝辞跟大家伙,说一句对不起了。
乃至于最后相助耶律洪基平叛当了南院大王,看到辽人打草谷,他的想法又变了,他想着为什么宋辽不能和睦相处,所以他不愿意带兵攻宋。
少林寺与主角的纠纷一直都是限于与他本人,并未迁怒他的亲近之人,那么他也就会有底线,不会真去欺负小和尚,失了格局。
原著中的乔峰,谁又真正了解过?
但却忘了,他们性命也是令狐冲救的。
否则,他活着,必要与主角做对,这非关其他,而是因为两人理念不同。
梅超风是个性格凶厉之人,主角又没有一招制住她的本事,一旦对方感觉不敌,毁了书,这怎么办?
主角目的是经书,不是来行侠仗义,搞杀人之事,所以他才那样说,就是让梅超风心里产生压力,不敢毁书罢了。
在少林视角就是,你乔峰半夜潜入少林,还有沙弥指证你打了玄苦一掌,还有人说你的父母也是被乔峰打死的。
也是武侠小说的天地越来越小的原因之所在,因为大侠那种有恩报恩,有仇却未必报的风格,我们做不到,理解不了,所以都成了毒点。
再说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
而这些人,谁又去读过原著小说。
正是:当人们缺少表达的渠道时,表达发声就是主要的诉求;而当表达发声的渠道畅通无阻时,凸显自我就成了主要诉求。
结果郭靖又出手助他,度过走火入魔之劫,还有人嚷嚷着要让主角报复黄蓉。
只有梅超风的九阴真经,有地点有把握,其他的什么独孤求败墓,或者灵鹫宫石壁,我就想笑。
可灵鹫宫都过了一百多年,你就能肯定石壁没有被人破坏?
李秋水留在西夏的图画在原著中都被招亲之人破坏了,谁注意看过情节?
那么在这一百年中,灵鹫宫的就一定没被破坏?
况且就算还在,进入那个地方,原著中描写有机关,你怎么知道你不会被机关坑死?
哪里有明确的九阴真经保险,是不是这个道理?
再说回来,主角那样对待梅超风,只是为了九阴真经势在必得而已,否则他怕梅超风毁了九阴真经。
郭靖一个人在江湖飘荡半年,向各地武林人士打听黄蓉消息,武林中说到打听,可并非单是“打听”
,打听就算了事,一言不合,往往继之以动武。
最大槽点还不是这些,是他在归云庄信誓旦旦要跟完颜洪烈划清界限,还要报仇,郭靖却说这事交给我来,他毕竟对你有养育之恩,可咱们的杨康呢,舍不得荣华富贵又跑回去也就罢了。
不说别的,主角与少林寺起冲突,乔峰一身武功源出少林,岂会袖手旁观?
再说回到小说中来,金庸笔下的乔峰,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也是一个悲剧英雄,因为我将他写死,导致很多人喷我!
说实话,乔峰之死,看懂的人自然明白深意,金庸将他写绝了,他一出现,豪气干云之处无人可比,必得抢了主角风头,与本书立意背道而驰。
不用想,肯定有,而且很多。
他不是一个莽夫!
所以我写不出来这种脑残剧情,我宁愿让主角仗着先知优势,阴死乔峰。
原文有云【当年郭靖、黄蓉参与华山论剑之后,由黄药师主持成婚,在桃花岛归隐。】
此举自也辜负了从一开始就支持本书的书友,还有一众为本书打赏、投票大力各位书友。
黄蓉道:“你觉得这两句话怎样?”
郭靖默默念诵,心中思索,不即回答。
黄蓉又道:“做这篇文章的范文正公,当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说得上并世无双。”
郭靖央她将范仲淹的事迹说了一些,听她说到他幼年家贫、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种种苦况,富贵后处处为百姓着想,不禁肃然起敬,在饭碗中满满斟了一碗酒,仰脖子一饮而尽,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英雄、大豪杰固当如此胸怀!”
】
那么我问一句,名门正派的人都是要杀自己这个华山弟子的,前有费彬,后有狄修。
这只是大家立场不同,并非真的触碰到江湖底线“信、义”
二字。
这养恩怎么来的?
这是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跑题了,关于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我不天下争霸第二个原因,就是一些人是无脑爽文看多了。
真要上手,只是两眼一抓瞎罢了,又能干个什么?
再说的直白一点,我们普通人真要一穿越,就能有做皇帝当将军的本事,我们还能为了一日三餐,家中开支,苦苦奔波?
照某些人的看法,他的想法也是变来变去,莫非也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