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1)(3/3)

一进去就有一张桌子横在距离门口三米的地方,好像接待又不像。

里面正好坐了一个百无聊赖的女子,于远明正在准备开口询问,没想到那个女子主动问:老师你找哪个?

于远明喉咙有些干,咽了口口水说:王承宽。

说王承宽三个字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竟然有些紧张。

那女子倒是没有注意这些,扭头就喊:王承宽!

有人找!

一会儿里面有人回答:出去了,没在。

啥子事?

那女子也就问:啥子事嘛?他出去了。一般都是九点半以前在,九点半后都在外面展业。

于远明说:也没什么。就是王承宽那天到我家里来玩,说喊我到保险公司上班,我来看看。

那女子一下子就变了态度:哦,你好你好!来,进来坐。我叫陈蓉。是王承宽的朋友。你是怎么一个情况?

于远明有些意外,客气着:不用不用。就这么站着说也可以。

陈蓉:无所谓嘛,要不这样,王承宽不在,我喊另外一个人给你介绍介绍?

于远明:谢谢!真的不用了。我还要回桃花镇。

话音未落,一边摆手,一边就有转身的动作。

陈蓉笑容未减:好嘛,那你慢慢的哦!回头我给王承宽说一下。或者你给他打传呼也可以。

于远明说:好的好的。

于是就怀着新奇的心情下楼了。

当天晚上,王承宽就打电话过来了。说他到狮子湖去了,那边也是有个客户要买保险。

于是约定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到公司再谈。

第二天一早,于远明就从桃花镇走路到城里,也就三十分钟。

这次不一样,一进公司大门把于远明吓了一跳。

里面黑压压地站了一屋子的人,一个个都很严肃。正在唱歌,但是这个歌于远明从来没有听过,觉得很怪异,有瞬间通电的感觉。看大家都扭头看他,他更紧张了,不知所措立在门口。这个时候王承宽从侧路过来,快速地把他拉到后面。见于远明还想问什么,悄声告诉他,先别动,等早会完了再说。

于是于远明就听周围那些人唱歌,听前面音响里放的好像是美声唱法,但是身边那些人也是唱得不伦不类的。唱歌终于结束了,还有几句口号在念。什么信誉第一,客户第一。太多了也记不住,但是很新鲜。

早会结束了,大家各自找桌子围着坐。这个时候于远明才发现这个办公室是一个大的通间,中间一些办公桌隔开,有些椅子散在期间。右手边是一个大门,里面不知道是什么,门楣上贴了一个小牌,上面是:核保核赔四个字。挨着的还有一间房门是关着的,上面门楣上写的是经理室。拐过来就是大通间的背后,有一间用毛玻璃隔出来的房间,上面写的是财务部。

正在打量各个房间的于远明被人拍肩膀:嗨,怎么样?

回头一看是王承宽,笑了一下说:什么怎么样?

王承宽:公司啊!

于远明敷衍道:还可以。

在龙城,很多时候说还可以等于没说。这是一种不好表态但又不得不表态的状况下一般的选择。

王承宽顺手一拉:来来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桌子那边一群人本来是嘻嘻哈哈,正在谈论什么的。一听王承宽的声音就集体安静下来,把目光聚焦在这两个人身上。

于远明瞬间就觉得不自在了,极力稳定,还是觉得那些眼光像刺,像枪,让人躲闪不及。

王承宽笑嘻嘻地说:请大家伸出发财的双手,欢迎来自桃花镇最帅的小伙子于远明!

一下子掌声雷动,桌子周围的大姐们都喜笑颜开,连其他几张桌子的人也被吸引了眼光,看这边发生了什么。

于远明被这句话极大地羞愧了,脸一下子就红到了耳根,连连摆手:没有没有。王老师你莫乱说。

王承宽可管不了那么多,继续发挥:伙伴们,这个远明才刚刚来,今后还要大家多帮助啊!

大家都随声附和着:那肯定,那肯定。

于远明心里还在嘀咕,我也没同意就来上班啊?

介绍完毕,王承宽把于远明叫到另一边,给他介绍行业和公司。

王承宽先拿出他的密码箱,打开以后,取了一本印刷精美的本子出来。认真一看,不是什么本子,是一个画册。

于是王承宽就从每个人面临的风险谈起,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

但是每个人都想获得幸福安康。

这是一个矛盾,怎么解决?

外国人发明了人寿保险,中国在前几年也开始了人寿保险行业。

他可以解决重大疾病,养老安排,娃娃教育,意外伤害等等问题。

而万家保险公司就是诞生在改革的前沿阵地,成立以来已经获得了很多的荣誉。

香港回归了,重庆直辖了,我们省也加快发展的步伐,去年万家保险就来到龙城开天辟地,我们这些人将来都是万家的开业功勋。

讲到这里,于远明突然想起了杨三,看来香港回归,重庆直辖与个人的命运也有关系啊!只不过不是马上就有效应,也不是直接就有变化。但是没有直辖,也许我们这个江南省就继续慢悠悠地发展,万家可能就不会来龙城。我与万家也就没有了关系。

喝了一口水,王承宽继续介绍公司的发展模式和产品。于远明也直言不讳:你们这种模式不就是传销吗?你看这个形状就是金字塔嘛!

王承宽一点不生气,也不着急:你说得有道理。

其实人寿保险的组织形式与传销有些类似,不过不同之处也请你注意。

第一,传销是非法的。

今年4月1日国务院已经宣布所有传销都取缔。

而我们是合法的。

第二,传销的所有产品都是高价,大部分的收益都来自于人传人。

而我们的产品定价都是人民银行确定,与现行的银行同期利率保持紧密关系。

收益也是销售与组织利益各有千秋。

第三,传销的所有产品无论是保健品,还是保健器械还是生活用品,都是可以通过传统店铺销售的。

而我们是金融产品,无法通过店铺销售。

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而销售。

你明白没有?

于远明略一思考,又问了一个问题:那这就是你找我来做保险的意义?问题是我来做保险了,你们的客户就会少了一个。这不是矛盾的吗?

王承宽笑了:你想得太远了。其实中国是一个保险落后的国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保险。你的客户我可能认识,但是只有你的关系才能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很多人只是相信熟人,而不是相信保险。你来了就晓得,现在的客户做不完,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拜访。

于远明又问:陈斌到哪里去了,今天怎么没有看到呢?

王承宽淡淡回应:他今天有事没来。

于远明明显动心了,问那我要怎么开始这个工作呢?

王承宽笑了:不急。还需要参加公司的培训呢!我去问一下,多久开培训班。

于是他去问情况,于远明又打量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原来他们谈话的地方是客户服务部,一个很小的办公室。旁边还有团体保险部。里面有几个人在吞云吐雾,显得乌烟瘴气的。公司的墙上到处都是一些标语,口号。什么意气风发不在一时,持续奋斗才是英雄。什么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战胜不了的自己。反正都是激发人的斗志的那些东西。

一会儿王承宽就回来了,说三天后举办培训班,一共要培训五天。全天都要参加,而且要交150元的费用。其中100元的培训费,50元的资料费。

交钱这个事情倒不是很难,请五天假倒是个难题。

不过于远明认定了,就不想半途而废。

王承宽看他神色有些沉吟不定,就问她:有什么问题?

于远明明确说了内心的想法,担心父母不同意。

王承宽说:没什么。或者我去你家说一声?

于远明说算了,我不愿意节外生枝。到时候我来就是。

王承宽说:那就今天把培训费交了吧!

跟着王承宽,去财务室叫培训费。于远明不禁多看了两眼收费的那个小妹,瓜子脸,皮肤白嫩,嘴唇微微翘起,让人忍不住想去亲。说话声音也很好听,温柔中带有亲切。开收据的时候还专门确认于远明的名字,好像写错了是很大的罪过。后来在收据的下面,于远明看到了一个小章,盖的应该是她的名字:候玉珠。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