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30章 天高皇帝远

白时中的心里依旧是充满怀疑的,大炮,如此利器,怎么可以连武大郎建的城墙都轰不倒呢?

如果真的有那么坚固,那么武大郎的城墙到底是怎么建的呢?

白时中的心里充满了疑问,带着这些疑问,白时中终于是来到了城墙边上。

白时中像原本的那些百姓一样,看到现在的城墙直接愣住了。

为什么这大武城墙还能这么坚挺?

白时中现在有点怀疑人生,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为什么有武大郎的地方,这个世界看起来总是这么的不可理喻呢??

白时中显得有些失魂落魄,他不远千里来到这边,跋山涉水,最后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吗?

相对的白时中的失魂落魄而言,百姓们现在个个都是兴高采烈,他们的高呼呐喊,他们在欢欣鼓舞。

武大郎看着这些百姓的高兴的样子也是相当的欣慰,他能为这些百姓做的就是不让这些百姓失望。

他做到了。

这些吵闹的百姓将愣愣地白时中拉回了现实。

听着这些欢声笑语,白时中感觉很压抑,无地自容之中又带着些许不甘。

白时中依旧站着,现在倒不是在发呆,就是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回京都嘛?

这是白时中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他觉得只有离开这个地方,他才会觉得不会受到这些百姓的嘲笑。

虽然不甘心,但这应该是他现在最正确的做法了。

在白时中思索的时候,他的耳边响起了武大郎的声音。

“白大人,怎么样。

不知道这城墙的考核是过了还是没过呢?”

武大郎走到白时中的身边,淡淡地说道。

白时中咬了一下牙,脸上露出一丝屈辱的神色。

或许武大郎并没有嘲讽他的意思,但在白时中自己听来,武大郎的话充满了得意,还有对他的不屑。

“武大人的城墙确实坚固,是我看走眼了,真实情况我会向陛下讲的。

告辞!”

白时中说着扭头就走,完全不想再听武大郎说一句话,现在武大郎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他极大的讽刺。

白时中想这么不告而别,武大郎哪里愿意,于是便在后面喊道。

“白大人,有空常来玩啊,下次带你去吃静海县的特色菜。”

武大郎朗声喊道。

白时中听了一个踉跄,静海县的特色菜,那是他永远的噩梦,什么黑珍珠、叫花菜、五分熟马排...

白时中站稳身子之后便转过身来,怒目圆瞪地看着武大郎。

“武大郎,我还会回来的。”

白时中说着再次加快的了脚步,马上朝远方走去。

白时中走后,这些百姓们更加开心,就好像是他们打败了白时中一样。

接着百姓便纷纷向武大郎靠拢,看看武大郎对于这次胜利有什么话想说。

看着百姓们围了过来,一脸期待的样子,武大郎知道他这个时候也必须说上两句才行。

而且趁着这个机会,每个人喂一碗心灵鸡汤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人数太多了,后面的人根本就看不到他的身姿,所以武大郎干脆就跨上了马车,这下勉强也能让后面的百姓看到了。

大家都微微抬头看着武大郎,等待着聆听武大郎的教诲。

这里面有一部分百姓是从河间府来的,他们之前听过武大郎的话,武大郎的话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样,让他们热血沸腾,让他们全身畅快。

这个时候的百姓们都很安静,也不要武大郎示意,武大郎便直接说了起来。

“首先,在这里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辛苦,如果没有你们,就不会有这一座巍峨而又坚固的大武城墙。”

“说到大武城墙,我也得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对我的认可,将这一堵城墙命名为大武城墙。

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鞭策,我以后也会不忘初心,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然后我想说的是那些辽兵,那些入侵者。

以前,你们受他们的欺辱,以前没人管你们,但是现在,我武大郎觉不会让他们再越雷池一步。

这大武城墙就是他们无法攀登的高峰。”

“最后说到以后的发展问题,城墙只是一种保护而已,有了保护我们就要努力壮大自己,到时候为我们以前失去的同伴报仇。”

“大家还记得上次那一次战争吗?

是我们的同伴用他们的性命、用他们的鲜血守护着我们的家园,他们不应该白白牺牲,他们值得被铭记,值得我们同样用我们的汗水帮他们复仇。”

“之前那些将士的名字我都记着本子里,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警惕,不能重蹈覆辙。”

“但我一个人记住还不够,我还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光荣的将士。

所以,我决定,等大武城墙建好之后,我就将这些将士的名字刻在大武城墙之上。”

“墙在名在!!”

“大武城墙就是他们不朽的丰碑!!”

“勇士的荣光永远照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

武大郎的口才毋庸置疑,想当年,他一直是商业互吹的杰出代表。

给这些百姓熬鸡汤,那真的只是小菜一碟。

一个个百姓听得如痴如醉,听得热血沸腾。

现在这些百姓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坚定不移的跟着武大郎,只有武大郎才能让他们拥有安全,只有武大郎才能让他们拥有财富,也只有武大郎才能让他们拥有荣耀。

以前,他们在皇帝的带领下,他们会被朱勔这样的奸臣欺负,会被入侵者欺辱。

但武大郎帮他们诛杀奸臣,帮他们抵御入侵者。

百姓向来都是单纯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

现在武大郎对他们有再造之恩,他们自然要坚定不移地追随武大郎。

百姓有这样的心思,再加上武大郎本身又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百姓直接将武大郎当成信仰那都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所谓天高皇帝远,如果是在京都,武大郎当然不敢这么胆大妄为的煽动百姓。

但这里是直沽寨,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他武大郎既然出了京都,自然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本章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