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50章 体力问题(1/2)

到了三分线,陌闫的打法突然就和东晟有了一个反差,非常像龙舞队的小铁。

东晟有机会是毫不犹豫的冲击内线的,而小铁到了三分线仿佛就是在告诉他,这里就是你的得分区。

你可以得分了。

而陌闫赛前分明被分析出来没有三分球能力的人,非得要在这场比赛狠狠的打所有人的脸。

三分线外,文泰队本来是跟防陌闫的。

陌闫突然急停,起跳,三分球出手。

文泰队的队员虽然被晃开,但还是有做一些干扰的。

可这一球,划过弧线砸在篮筐后沿,非常干脆的进了篮筐。

解说席上的郝豪眼眸微凝,他看出了陌闫的意图。

“陌闫教练一直在投三分是为了调整出手的力度,熟悉出手的感觉。

你看他的三次出手,第一次力度大了,打在篮板上。

第二球则是调小了力度,球打在了篮筐的前沿上。

第三球,他又做出了调整。

然后第三球进的干脆利落。

我们都说陌闫没有三分球能力,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什么点?”

金话筒说。

“我们联赛本赛季最出色的外线射手小铁可就是陌闫教练亲手教导出来的。”

郝豪说。

第四个球,陌闫再次命中。

四次三分球出手,四次命中之后。

文泰队对于防守端再迟钝也不可能没有反应了。

陌闫四次三分是十二分,而文泰队虽然也进了四个球,可是只拿到了八分。

里里外外差出了四分球。

这样拉出的分差挫败感让人是非常难受的。

文泰队终于做出了调整,他们派出了纳尼专门跟防陌闫,不给陌闫提和轻松出手的机会。

第一球,陌闫的投篮受到了影响。

陌闫没有投篮命中。

不过五中四的三分球命中率还是非常恐怖的。

这一球之后,陌闫的打法好像开始有了改变。

第六球,陌闫面对纳尼突破之后的急停中距离跳投。

球精准的命中篮筐。

山羊队的观众席和屏幕前的观众们都疯狂了。

他们期待陌闫这一场比赛能打出精彩的比赛,陌闫做到了,而且做到的足够疯狂。

一打五,而且比分上还取得了领先。

六中五,这tm的是怎样疯狂的表现。

轰轰轰!!!

场馆内每次都会随着陌闫的一个精彩动作出震天的惊呼。

文泰队的进攻也不差,但还是被陌闫压迫的黯然无光。

而且李立轩对于球队的调动越来越熟练。

文泰队想要在山羊队手里得分也不再那么简单。

他们命中率下降,陌闫的命中率也有所下降,但还是要比文泰队这边要高。

上半场十分钟后,陌闫已经拿到了二十六分。

上一场陌闫十分钟二十分已经被人称作疯狂,而这一场更为疯狂,十分钟二十六分。

一分钟二点六分,比文泰队全队的得分效率还要高。

山羊队取得了八分的领先优势。

“令人难以置信啊。

陌闫教练竟然真的凭借一个人的能力压制住了进攻疯狂的文泰队。”

金话筒疾呼。

“不仅仅是陌闫,山羊队的其他人也起到了非常不错的作用。

陌闫在进攻端疯狂输出,但他的命中率也不过是百分之六十。

还不至于打死一支球队,而山羊队在经历了磨合期之后,防守阵型渐渐出来。

除去球员个人能力不说,你可以看到山羊队的防守阵型要比他们原本的防守还要出色。

队员的到位率非常的高。”

郝豪并不是随便说的。

从比赛开始他就在观察,直到此刻他终于观察到这一点。

“如果陌闫能维持火力,那山羊队这一套奇葩的打法说不定真的能打出不错的成绩。”

而就在这时,陌闫的进攻突然就断电了。

陌闫运球过半场的时候没有了之前的度,只是缓慢的推进。

山羊队的其余四个人也跟着来到前场。

陌闫在弧顶运球,李立轩开始指导队友跑战术,制造空位的机会。

可是之前李立轩的锻炼都在防守端。

来到进攻端节奏什么的都需要重新调整适应。

进攻和防守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

山羊队的跑位和场面上一度又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山羊队的得分势头停了下来。

文泰队开始缓慢的缩小分差。

八分的分差来到了六分,四分,两分,零分追平。

纳尼和文泰队其余四人终于露出了笑容。

“教练打比赛,还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

老东西,你不是很牛吗?

怎么了?

才十分钟就没劲了。”

纳尼得意的嘲讽陌闫。

纳尼很享受这种感觉。

平时作为球员怎么可能有向教练喷垃圾话的机会。

就算是对方教练也不可能。

虽然知道山羊队没有替补会出现体力问题而有恃无恐,可五个人被对方一个人压着打,几乎就是摁在地上摩擦了。

终于在十分钟,他们迎来了陌闫体力殆尽的机会。

陌闫把山羊队其余人带过来参与进攻就是因为他自己已经不可能完成进攻。

再看看可怜的山羊队,混乱的跑位、缓慢的传球根本制造不出任何的得分机会。

没有陌闫,他们制造不出空位,没有陌闫,他们没有人能够突破文泰队羸弱的防线。

说明山羊队的其余四个人的突破能力为零。

冷炎坐在场边看的着急。

打算给山羊队喊了一个暂停,让陌闫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可他起身却被陌闫阻止了。

冷炎有点摸不着陌闫的想法,其实场上唯一能明白陌闫意图的就只有李立轩一人。

陌闫在给他锻炼机会。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