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因果(1/2)
第653章 之前宇文士及要向盛昌打探消息,自然已经把身边伺候的下人打发了出去。
后来李建成前来“兴师问罪”
,在门外声音直接问驸马爷可在。
李建成之前可是一直管宇文士及叫姐夫的,现在突然改口叫驸马爷,是人都知道,李建成必是气不顺。
小人刚想说什么,宇文士及就扬声道: “功予进来吧!”
因为李建成说话的时候,把声音聚成一股,身边的人听起来声音不算太大,但在屋子里的宇文士及和盛昌都能到了。
尤其是宇文士及,以为李建成火山爆发。
但其实在外人眼中,只是宇文士及的耳力极好罢了。
李建成也只是顺手,给宇文士及找点不小小不言地不痛快。
这种事情,宇文士及也不会向手下人求证,刚刚承恩王是不是大努,毕竟都已经耳听为实了。
但对宇文士及手下的人来讲,他们的心情可就不美妙了。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宇文士及的手下背后说些牢骚话,人之常情。
原本宇文士及为人温和,遇事喜欢集思广益,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手下会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当着宇文士及的面,与身人讨论一下。
这样的话,很多都是瞒上不瞒下的。
或者还会常出些酸话…… 说宇文士及的长短,像什么驸马爷不知民间疾苦,上边动动嘴,下为跑断腿之类的。
可现在再回想起来!
我的老母亲啊!
原来宇文士及坐在上边都能听到了。
再一回想宇文士及每每智珠在握的表情…… 其实宇文士及那是世家公子的仪态,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
可现在出了这种事,大家会怎么看宇文士及,以后再与宇文士及相处会不会恨自己身上的心眼儿长得不够多。
毕竟城府这么深的人,让人难安!
小小的埋了根不影响大局刺,把宇文士及拿了自己的钱,结果办起事了,算计自己的场子找回来。
现在,李建成可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干什么要忍!
尤其这种给人下了药,对方还不知道的感觉,不要太美妙!
因此,李建成别看面上淡淡无显,内在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只是腹诽了下盛昌与宇文士及之间的八卦,然后拿起茶碗,看起来像是尽可能地扬起个礼貌性的笑容,冲着盛昌点了下头,表示谢了。
别看盛昌手里有九星暗卫,李建成开始怎么对他,现在依然如故。
并不会因为知道盛昌手握暗卫而改变。
一则如果改变了,便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二则李建成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族下,对人很平和,本就没有看不起去势的人。
原本他们就是弱都,如果能活得下去的话,有哪个男人愿意当太监?
李建成这度拿捏的特别好,既不谄媚,也无鄙视。
但是宇文士及看到盛昌与李建成一个倒茶,一个淡然接受的互动,心头大动。
以前很少有这样私下见面的机会,而这种情况下,表面上就是宇文士及这个驸马,都给给盛昌面子,捧着。
谁让盛昌是杨广陛下的贴身近侍,如果让其不快,到时候在皇帝耳边歪歪嘴,不比枕边风的做用小。
可就是这样的人,现在对李建成行动中带着尊敬。
毕竟世人都有慕强的心理,盛昌也不能免俗。
难倒满朝文武,让杨广陛下都没办法的事,李建成转身就能想出主意来,这样的人有机会交好,谁愿意交恶。
其实不怪宇文士及有胆子算计李建成,也是他不知道李建成私底下给杨广出了多少主意。
盛昌跟在杨广陛下身边,所以他知道,他能不敬着!
最让盛昌敬畏的是,李建成小小的年经,就知道明哲保身,不显山露水。
每每暗中给杨广陛下出了主意多后,马上就能找个借口,不用给他升官,也不用给钱财,用人情就把这个功劳给平了。
就像这次,李建成帮着杨广陛下出了主意化解了杨让人放火烧尸体攻城的事,转手话风一转,把功劳计在了李二头上,连带着保下了萧锐。
当然了,萧锐这事是双刃剑,萧锐以后的发展,还要看他爷萧的表现…… 虽说盛昌并不知道,但以前的桩桩件件,足以让他看清楚。
宇文士及由心往外地发苦,想起他爷宇文述的话: “你以为陛下为什么看重李建成?
因为他能挣钱?
会送礼?
可你看看,不管是我,来护儿,还是裴矩,虞世基…… 光数嘴的人,陛下可看不上。
只不过,为父也不清楚,李建成到底做了什么,让陛下这么看重。”
毕竟像是改进模具什么的……,这都属于百工技巧,不被世人看重。
而且裴弘策这个主管百工的将作大监,又是李建成的姨夫,谁知道是不是用别人的技术给李建成铺路来着。
杨广陛下自然不会说自己问策李建成的事,而且杨广陛下也不认为自己问策李建成。
谁让每每遇到事情,李建成陪伴杨广读书的时候,杨广就能从书里找到解决的办法。
杨广陛下是口嫌体正,心里明白得很,但李建成用的这个办法,最大满足了杨广陛下的面子。
让杨广认为,李建成这个儿子孝顺得很,没想自己之所想,及自己这所及;与那些不听话的矫情世家大不同。
可这事,也就杨广、李建成门清,盛昌与便宜爹李渊从旁有所了解。
别的聪明人最多只是从杨广陛下的态度中窥探到一丝门径。
宇文士及这个挂着尚辇奉御(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五品官职的驸马都尉,哪有可能与李建成有太多的交集。
加上与宇文承趾有龃龉,李建成与宇文府的人不亲近,没有来往哪来的了解。
宇文士及现在觉得后悔了,原以为自己已经高看李建成了,之前觉得李建成以后会是李氏扛旗的,现在交好,以图将来!
而盛昌的态度,让他知道 错了、错了、大错特错!
宇文士及之前因为李建成长驱直入而产生的那点不快,早就不知道跑到哪个爪洼国去了。
当下宇文士及飞快地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脸上的笑意更加真诚,难问: “功予怎么还与我这个姐夫见外了,一家人有什么不能说的!”
盛昌催目,看着案上碟子里的葡萄干: “……”
怪不得能把公主哄得每日找不到北,看看这当然说瞎话的功夫。
明明就是李建成气大了,不想理你;转身就变成了,李建成不好意思…… 唉!
也不知道陛下给南阳公主指了这门亲事,到底是好是坏。
如果陛下寿久,公主的儿子成年之后再有了爵位,公主的好日子就多一些,如果不是的话…… 那就难了哦!
爹当皇帝,和兄弟当皇帝哪能一样。
何况南阳公主的性子……,与兄弟他也聊不到一起去。
盛昌哪怕是腹诽,都说得那么委婉,什么叫聊不到一起去。
不就是与兄弟们处得不好嘛。
其实盛昌就是为了养成这样的习惯,万一哪天说梦话怎么办?!
李建成听了同样的话,却没有盛昌那么多的想法,谁让他早就知道南阳公主原历史中的结局。
虎毒不食子啊,南阳公主因为宇文智及和宇文化及两人挑头造反,就眼看着自己养了十多年的儿子被诛杀,这性子真真一言难尽。
毕竟挑头造反的是宇文智及和宇文化及,宇文士及因为他的媳妇是皇家的公主,被边缘化了。
李建成不是当事人,又因为他是男人,觉得想不明白南阳公主的行事风格,最终只总结出一句 爱有多深,恨有多深。
李建成只觉得宇文士及这张嘴担得起他在历史中留下的名号,死得能说活了。
但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
李建成依然不做声,端着茶碗啜着茶,说是啜,其实更像是猫添;李建成不喝茶,盛昌也知道,只以为李建成不喜欢茶里各种的味道。
因为,李建成有意保护自己的习惯不外泄,省得被有心人事利用。
盛昌看到李建成来了才倒茶,其实让人看生的不是倒茶这件事,而是这件事后代表的一系列意思。
盛昌眼角的余光看着李建成的作派: “……”
哎呦喂,真是活久见,老夫我就没想到,还有一看,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都说李建成面软、好说话,体贴人心,给人留面子。
看来那是因为人家承恩王对你没有意见。
看看到,这世上哪来活着的圣人,当初你们家的二郎把手伸到人家家里,养点没摔掉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