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886章 神雕侠侣(191)(1/2)

郭襄向着国师狠狠的望了一眼,想要埋葬两位朋友,苦无锄头铁铲之属,微一沉吟,提起两人尸身,放在樊一翁的坐骑背上,翻过踏蹬皮索,将尸身绑住了,在马臀上踢了一脚,说道:“马儿,马儿,你送主人回家去罢。”

那马吃痛,疾驰而去。

那晚杨过和黄药师并肩离了襄阳,展开轻功,向南疾趋,倏忽间奔出数十里之遥,卯末辰初,已到宜城。

两人来到一家酒楼,点了酒菜,共叙契阔。

黄药师说起程英、陆无双姊妹十余年来隐居故乡嘉兴,以傻姑为伴。

他曾想携同两人出来行走江湖散心,两姊妹总是不愿。

杨过黯然长叹,颇感内疚。

两人喝了几杯,杨过说道:“黄岛主,这十多年来,晚辈到处探访你老人家的所在,想请问你一件事,直到今日,方始如愿。”

黄药师笑道:“我随意所之,行踪不定,要找我确是不易。

但不知老弟要问我何事?”

杨过正要回答,忽听得楼梯上脚步声响,上来三人。

黄杨二人听那脚步之声,知上楼的三人武功甚强,大非庸手,一瞥之下,杨过识得当先一人乃潇湘子,第二人面目黝黑,并不相识,第三人却是尹克西。

潇湘子和尹克西见到杨过,愕然止步,互相使个眼色,便欲下楼。

杨过轩眉笑道:“故人久违,今日有幸相逢,何以匆匆便去?”

尹克西拱了拱手,陪笑道:“杨大侠别来无恙?”

潇湘子深恨终南山上折臂之辱,这十余年来虽功力大进,自知终非敌手,再也不向杨过多瞧一眼,迳自走向楼梯。

那黑脸汉子也是忽必烈帐下有名武士,这次与尹潇二人来到宜城打探消息。

见潇湘子满脸怒色,当即大声道:“潇湘兄且请留步,既有恶客阻了清兴,待小弟赶走他便是。”

说着伸出大手便往杨过肩头抓来,要提起他摔下楼去。

杨过见他手掌心紫气隐隐,知道此人练的是毒砂掌中的一门,心念微动:“我何不借此三人,向黄老前辈探问南海神尼之事?”

眼见他手掌将及自己肩头,反手一搭,啪的一声,清清脆脆的打了他个耳光。

黄药师暗吃一惊:“这一掌打得好快!”

就只这么一掌,已瞧出杨过自创武功,已卓然而成大家。

只听得啪啪连响,潇湘子左右双颊也均中掌。

杨过念着尹克西举止有礼,便饶过了他。

黄药师笑道:“杨老弟,你新创的这路掌法可高明得紧啊,老夫意欲一睹全豹,以饱眼福。”

杨过道:“正要向前辈请教。”

身形晃动,将那路“黯然销魂掌法”

施展开来,长袖飘动,左掌飞扬,忽而一招“拖泥带水”

,忽而一招“徘徊空谷”

,将潇湘子、尹克西、和黑脸汉子一起裹在掌风之中。

那三人犹如身陷洪涛巨浪,跌跌撞撞,随着杨过的掌风转动,别说挣扎,竟连站定脚步也有不能,到了全然身不由主的境地。

黄药师举杯干酒,叹道:“古人以汉书下酒,老夫今日以小兄弟的掌法下酒,豪情远追古人矣。”

杨过叫道:“老前辈请指点一招。”

手掌一摆,掌力将潇湘子向黄药师身前送来。

黄药师不敢怠慢,左掌推出,将潇湘子送了回去,只见那黑脸大汉跟着又冲近身来,于是举杯饮了一口,回掌将他推出。

杨过凝神瞧他掌法,虽功力深厚,却也并非出奇的神妙,心想:“我若非出全力以赴,引不出他学自南海神尼的掌法。”

当下气聚丹田,催动掌力,将潇湘子、尹克西、黑脸汉子三人越来越快的推向黄药师身前。

黄药师回了数掌,只觉那三人冲过来的势头便似潮水一般,一个浪头方过,第二个更高的浪头又扑了过来,心想:“这孩子的掌力一掌强似一掌,确是武学奇才!”

便在此时,那黑脸汉子忽地凌空飞起,脚前头后,双脚向黄药师面门踹到。

黄药师斜掌卸力,右手不自禁的微微一晃,酒杯中一滴酒泼了出来,跟着尹克西和潇湘子双双凌空,一正一斜的撞到。

黄药师叫道:“好!”

放下酒杯,右手还了一掌。

黄杨两人相隔数丈,你一掌来,我一掌去,那三人竟变成了皮球玩物,给两人的掌力带动,在空中来往飞跃。

“黯然销魂掌”

使到一半,黄药师的“桃华落英掌法”

已相形见绌,他眼见尹克西如箭般冲到,自忖掌力不足以与之对抗,伸指一弹,嗤的一声轻响,一股细细的劲力激射出去,登时将杨过拍出的掌力化解了。

他连弹三下,但听得扑通、扑通、扑通三响,潇湘子等三人摔上楼板,晕了过去。

这“弹指神通”

奇功与杨过的“黯然销魂掌”

斗了个旗鼓相当,谁也没能赢谁。

两人哈哈一笑,重行归座,斟酒再饮。

黄药师道:“老弟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

老夫的桃华落英掌便输却一筹了。”

杨过连连逊谢,说道:“晚辈当年得蒙前辈指点‘弹指神通’与‘玉箫剑法’两大奇功,终身受益不浅,当时便有师徒之分,一直感激在心。

晚辈自创这路掌法,颇有不少渊源于前辈所点拨的功夫,前辈自早已看出。

闻道前辈曾蒙南海神尼指点,学得一路掌法,不知能赐晚辈一开眼界否?”

黄药师奇道:“南海神尼?

那是谁啊?

我从没听过此人的名头。”

杨过脸色大变,站起身来,颤声说道:“难道……难道世上并无……并无南海神尼其人?”

黄药师见他神色斗然大异,倒也吃了一惊,沉吟道:“莫非是近年新出道的异人?

老夫孤陋寡闻,未闻其名。”

杨过呆立不动,一颗心便似欲从胸腔中跳将出来,暗想:“郭伯母说得明明白白,说龙儿蒙南海神尼所救,原来尽是骗人的鬼话,原来都是骗我的,都是骗我的!”

仰天一声长啸,震动屋瓦,双目中泪珠滔滔而下,难以止歇。

黄药师道:“老弟有何为难之事,不妨明示,说不定老夫可相助一臂之力。”

杨过一揖到地,哽咽道:“晚辈心乱如麻,言行无状,请前辈恕罪。”

长袖扬起,转身下楼,但听得喀喇喀喇响声不绝,楼梯踏级尽数给他踹坏。

黄药师茫然不解,自言自语:“南海神尼,南海神尼?

那是何人?”

杨过放开脚步狂奔,数日间不食不睡,只是如一股疾风般卷掠而过。

他自忖唯有疲累如死,才不致念及小龙女,到底日后是否能和她相见,此时实是连想也不敢想。

不一日已到了大江之滨,他心力交瘁,再难支持,见一帆驶近岸旁,便纵身跃上,摸出一锭银两掷给舟子,也不问那船驶向何处,在舱中倒头便睡。

大江东去,浊浪滔滔,杨过所乘那船沿江而下,每到一处商市必定停泊数日,上货卸货,原来是在长江中上落贸迁的一艘商船。

杨过心中空荡荡地,反正是到处漫游,也不怕那船在途中多所耽搁,在舟中只白日醉酒,月夜长啸,书空咄咄,不知时日之过。

舟子和客商贪他多给银两,只道他是个落拓江湖的狂人,也不加理会。

这一日舟抵江阴,听得船中一个客商说起要往嘉兴、临安买丝。

杨过听到“嘉兴”

两字,猛地一惊:“我父当年在嘉兴王铁枪庙中惨为黄蓉害死,说道是‘葬身鸦腹’,难道竟连骸骨也四散无存了?

我不好好安葬亡父骸骨,是为不孝。”

言念及此,当即舍舟上陆。

此时已当十月尽,江南虽不若北方苦寒,这一年却冷得甚早,这几日又适逢大雨,杨过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冒雨南行,第三日上到了嘉兴。

到得城中,已近黄昏,他找一家酒楼用了酒饭,问明王铁枪庙的路径,冒着大雨,大踏步而行。

到得铁枪庙时已二更时分。

大雨稍歇,北风仍紧。

天色昏暗中,依稀见这庙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山门腐朽,轻轻一推,竟便倒在一边。

走进庙去,见神像毁破,半边斜倒,到处蛛网灰尘,并无人居。

悄立殿上,想像三十余年之前,父亲在此处遭人毒手,以致终身父子未能相见一面,伤心人临伤心地,倍增苦悲。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