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鹿鼎记(198)(1/2)
马佑和慕天颜均想:“这吴知府说的,是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钦差大人没学问,还道是先发达、后发达。”
两人老成练达,也不说穿。
那知“先发制人”
这句成语,韦小宝从小就听说书先生说过无数遍,这一次却不是没学问,而是装傻。
马佑道:“这吴知府好大的胆子!
不知他走了没有?”
韦小宝道:“他还在这里候着,说要跟我商议大计。
哼,他小小知府,有什么大计跟我商议?
打吴三桂的大计,兄弟也只跟两位商议,不会去听他一个小小知府的啰唆。”
马佑道:“是,是。
可否请大人把吴知府叫出来,让卑职问他几句话?”
韦小宝道:“很好!”
转头吩咐亲兵:“请吴知府。”
吴之荣来到大厅,见巡抚和布政司在座,不由得又喜又忧,喜的是钦差大臣十分重视自己的密报,竟将抚藩都请了来一同商议,忧的是讯息一泄漏,巡抚和布政司不免分了自己的大功,当下上前请安参见,垂手站立。
韦小宝笑道:“吴知府请坐。”
吴之荣道:“是,是。
多谢大人赐座。”
屁股沾着一点椅子边儿坐了。
韦小宝道:“吴知府,你有一件大事来跟兄弟商议,虽然你再三说道,不可让抚台大人和藩台大人知道,不过这件事十分重大,只好请两位大人一起来谈谈,请你不可见怪。”
吴之荣神色十分尴尬,忙起身向韦小宝和抚藩三人请安,陪笑道:“卑职大胆,三位大人明鉴。
这个……这个……”
要待掩饰几句,但韦小宝已开门见山的说了出来,不论说什么都难以掩饰。
巡抚和布政司二人的脸色,自然要有多难看便有多难看了。
韦小宝微笑道:“吴知府讯息十分灵通,他说西南有一位手握兵马大权的武将,日内就要起兵造反。
他这一起兵,可乖乖不得了,天下震动,皇上的龙廷也坐不稳了,说不定咱们的人头都要落地。
是不是?”
吴之荣道:“是。
不过三位大人洪福齐天,那自然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定是百无禁忌的。”
韦小宝道:“这是托吴大人的福了。
吴大人,这位武将,跟你是同宗,也是姓吴?”
吴之荣应道:“是。
这是敝宗……”
韦小宝抢着道:“你拿到了这武将的一封信,是他亲笔所写,这封信不会是假的罢?”
吴之荣道:“千真万确,决计不假。”
韦小宝点头道:“这信中虽然没说要起兵造反,不过说到了朱元璋、刘伯温什么的。
兄弟没读过书,不明白信里讲些什么,吴大人跟兄弟详细解说信里意思,要兄弟立刻动手,什么先发后发的,说道这是一百年也难遇上的机会,一场大富贵是一定不会脱手的,兄弟可以封王,而吴大人也能封一个伯爵什么的,是不是?”
吴之荣道:“这是卑职的谬见,大人明断,胜于卑职百倍。
那封信里写的,的确是这个意思。”
韦小宝从右手袖筒里取出吴六奇那封信来,拿到吴之荣面前,身子一侧,遮住了那信,说道:“就是这封信,是不是?
你瞧清楚了,事关重大,可不能弄错。”
吴之荣道:“是,是。
正是这封,那是决计不会错的。”
韦小宝道:“很好。”
将那信收入右手袖筒,回坐椅上,说道:“吴知府,请你暂且退下,我跟抚台大人、藩台大人两位商议。
看来我们三人的功名富贵,要全靠你吴大人了,哈哈。”
吴之荣掩不住脸上得意之情,又向三人请安,道:“全仗三位大人恩典栽培。”
侧身慢慢退了下去。
韦小宝待他退到门口,问道:“吴知府,你的别字叫作什么?”
吴之荣道:“不敢。
卑职贱名之荣,草字显扬。”
韦小宝点点头,道:“这就是了。”
马佑和慕天颜二人当韦小宝讯问吴之荣之时,心中都已大怒,只是官场规矩,上官正在说话,下属不可插口。
马佑脾气暴躁,待要申斥,韦小宝已命吴之荣退下,不由得额头青筋突起,满脸胀得通红。
韦小宝从左手袖筒中取出查伊璜所写的那封假信,说道:“两位请看看这信。
吴之荣这厮说得这信好不厉害,兄弟没读过书,也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
马佑接过信来,见封皮上写的是“亲呈扬州府家知府老爷亲拆”
,抽出信笺,和慕天颜同观,见上款是“显扬吾侄”
。
两人越看越怒。
马佑不等看完全信,已拍案大叫:“这狗头如此大胆,我亲手一刀把他杀了。”
慕天颜心细,觉得吴之荣胆敢公然劝上官造反,未免太过不合情理,然而刚才韦小宝当面讯问,双方对答一句句亲耳听见,那里更有怀疑?
昨日在禅智寺前赏芍药,吴之荣亲口说过吴三桂是他族叔,看来吴之荣料定吴三桂造反必成,得意忘形,行事便肆无忌惮起来。
韦小宝道:“这封书信,当真是吴三桂写给他的?”
马佑道:“这狗头自己说是千真万确。”
韦小宝道:“信里长篇大论,到底写些什么,烦二位解给兄弟听听。”
慕天颜于是一句句解释,什么“斩白蛇而赋大风”
、“纳圯下之履”
,什么“奋濠上而都应天”
、“取诚意之爵”
等典故,一一说明。
马佑道:“单是‘我太祖高皇帝首称吴国’这一句,就要叫他灭族。”
慕天颜点头道:“吴逆起事,听说正是以什么朱三太子号召,说要规复明室。”
正议论间,忽报京中御前侍卫到来传宣圣旨。
韦小宝和马佑、慕天颜跪下接旨,却是康熙宣召韦小宝急速进京,至于敕建扬州忠烈祠之事,交由江苏省布政司办理。
韦小宝大喜,心想:“小皇帝打吴三桂,如派我当大元帅,那可威风得紧。”
马佑、慕天颜听上谕中颇有奖勉之语,当即道贺,恭喜他加官晋爵。
韦小宝道:“兄弟明日就得回京,叩见皇上之时,自会称赞二位是大大的好官。
只不过二位的官做得到底如何好法,说来惭愧,兄弟实在不大明白,只好请二位说来听听。”
抚藩二人大喜,拱手称谢。
慕天颜便夸赞巡抚的政绩,他揣摩康熙的性情,尽拣马佑如何勤政爱民、宣教德化的事来说,其中九成倒是假的。
只听得马佑笑得嘴也合不拢来。
接着慕天颜也说了几件自己得意的政绩,虽言辞简略,却都是十分实在的功劳。
韦小宝道:“这些兄弟都记下了。
咱们还得再加上一件大功劳。
吴逆造反,皇上痛恨之极,这吴之荣要作内应,想叫江苏全省文武百官一齐造反,幸亏给咱们三人查了出来。
这一奏报上去,封赏是走不去的。
兄弟明日就要动身回京,就请二位写一道奏章罢。”